海南绿色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机构: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高温沿海地区特殊要求(发布稿)
-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长江以南的高温沿海地区使用的符合NB/T 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札的技术条件》规定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下文简称“充电机”)的特殊要求。高温沿海地区环境条件参见附录AA。
- 一种跨区域清洁能源互联网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区域清洁能源互联网系统,包括:子站服务器网关,包括采集单元、子站处理单元和子站数据库,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子站的运行数据,所述子站处理单元用于分析所述子站的运行数据,并将子站分析结果转发至云端管理平台和...
- 杨湛晔
- 文献传递
- 海南全岛性集中式实时气象数据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19年
- 针对光伏站点遍布全岛的实际需求,现给出了一种海南全岛性集中式实时气象数据服务系统的设计过程及设计要点,该系统采用C/S架构,利用稳定高性能远程传输模块(DTU)和可靠成熟通信技术设计完成一套适应海南气候的气象数据服务系统。能实现实时反映所在地光伏气象数据状况,为全岛全年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提供依据。
- 陈锴
- 动力余热驱动的功冷并供技术
- 王宇兴隋军刘锋赵力赵彦杰刘宝郑杰张虎润杨湛晔林曼妮左亚冰黄云帅麦佳欣张旭光劳帮飞庄小委陈建寿贾光斌戴宇泽徐聪薛润峰马传豪王忠楷符传奇马亮陈周青初喜章张旖冯乃华陈皇言陈益华张晓琳杨彬许伟聪赵东鹏陈瑞华
- 该成果针对中温动力余热的高效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各单位研究成果如下:1、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负责课题整体任务执行并在南海岛屿建成了内燃机电冷除湿联供系统的示范应用工程;2、天津大学提出了基于混合工质的功冷并供循环设计方法,...
- 关键词:
- 一种新的基于泛在互联的虚拟电厂系统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的基于泛在互联的虚拟电厂系统。该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物联网体系的虚拟电厂组织架构,包括云端管控平台、边缘计算设备、用户终端通设备等。所提出的虚拟电厂参与日前和实时能源市场的最优运营策略,使分布式能源资源...
- 杨湛晔韦延方李达焕张凯郑杰张虎润
- 一种面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的边缘计算架构与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尚未应用于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控制中。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面向微电网的边缘计算架构,并介绍了边云协同的主要功能,其次阐述了该架构的构建方案,包括数据处理、网络通信及安全机制的实现,最后介绍了该架构在华南南海某海岛上的应用实践。
- 徐楚轲吴昌宏舒杰舒杰张虎润
- 关键词:微电网
- 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优化分析
- 2022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环境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目标。基于能量品位进行梯级利用、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是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将正向有机朗肯循环和逆向制冷循环耦合的冷电联合循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喷射器是冷电联合循环中的关键部件,应用一维等压混合模型对喷射器进行建模,并对循环进行热效率和㶲效率分析,包括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蒸汽发生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压力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对系统进行㶲分析发现,在蒸汽发生器、冷凝器和喷射器中㶲损失最大。
- 王宇兴赵彦杰杨湛晔张虎润林曼妮
- 关键词:喷射器热力学分析热效率
- 光伏电站直流侧设备要素编码规则研究
- 2019年
- 建立一套完整的光伏电站编码基础是实现光伏电站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从光伏电站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完整的直流侧编码系统,以光伏组件基础数据为主体,将光伏组件、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作为编码对象,利用数据库软件建立一种能反映它们电气位置和物理位置的编码规则体系。
- 陈锴
- 关键词:信息化物理位置
- 一种基于三阶段数据物联虚拟电厂的动态构建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三阶段数据物联虚拟电厂的动态构建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三阶段技术型虚拟电厂运营模型,以优化在未来一天的能源市场中运营的各种分布式能源的调度,同时考虑电网管理的限制。基于对网络拥塞、电压分布和功率...
- 杨湛晔韦延方张玉丹李达焕符传奇符家湖
- 一种基于边云协同计算的多储能联合优化主动调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云协同计算的多储能联合优化主动调控方法,涉及能源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分布式多储能协调,通过边缘控制模块承上启下,构建云边协同的三层控制系统,包含云端经济性调控应用,边缘侧协调控制应用,端侧紧急控...
- 杨湛晔张虎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