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作品数:107 被引量:126 H指数:5 相关作者: 赵赟韵 黄承箱 向本涛 陈林 黄祖平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政治法律 更多>>
苏州地区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 2021年 江南丝竹是江浙一带具有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其"轻、小、细、雅"的音乐风格和"即兴"性的演奏手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苏州地区是江南丝竹发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本文以苏州地区的江南丝竹音乐为研究对象,就其音乐传承与创新实践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江南丝竹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江南丝竹音乐的持续性发展。 龚瑛关键词:江南丝竹音乐 音乐传承 音乐创新 借“琴”之论以言“筝”——《溪山琴况》“和”的思想在传统筝乐中的体现 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借"琴"之典籍——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以言筝,分别从"指与弦和""弦与音和""音与意和"三个方面,结合对三首传统筝曲的演奏、理解、分析和艺术处理而就传统筝乐在"和"方面的渗透谈之,提出笔者的感悟和拙见。 刘沙路关键词:古琴 传统筝曲 浅析古筝曲《黔中赋》的创作意境与技艺的交融 被引量:1 2017年 古筝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近些年来,古筝现代风格的新作品使得古筝艺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古筝演奏技法的变革。《黔中赋》这首经典的古筝作品,创作手法新颖,表现力丰富。根据多年来对这首作品的学习演奏,笔者对其音乐结构、表现手法、内涵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中国画写意性的表现方式对作品的三个部分进行形象的描述。此外,在对乐曲的艺术处理及演奏技巧运用的形式等方面,结合自己的感悟予以阐述。此论文对这首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起到引领的作用,为古筝爱好者的演奏给予明确的指点和启发。 刘沙路关键词:古筝 意境 音程循环的贯穿发展与有机统一——以巴托克《组曲》(Op.14)为例 2017年 音程循环作为一种作曲技术广泛运用于后调性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不同音程循环之间既可以互相转换,又可以做到有机展开,这些手法在音乐作品中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本文以巴托克的钢琴《组曲》(Op.14)为例,通过对四个乐章中音程循环技术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各乐章之间的音程循环不仅贯穿发展,而且四个乐章还具有起、承、转、合有机统一的特点。 陈林关键词:巴托克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联系普遍增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由此,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音乐与音乐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此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越来越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焦点。教育部在《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的音乐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本文基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基础上,探究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以期指导我国中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 朱迅关键词:多元文化 中学音乐教育 双簧管室内乐《瑶乡音画》创作技法探究 被引量:1 2020年 《瑶乡音画》是我国新生代作曲家刘灏于2018年创作的一部单乐章作品。该作品在借鉴我国粤北瑶族传统歌舞鼓乐素材特性基础上,运用双簧管家族乐器以及"异时空对置作曲法"构成丰富的音响效果,藉以表现作品的音乐内涵。其民族传统和声的运用与创新作曲技法相结合,显示了作曲家探索新的音响色彩和民族音乐元素,以及和声思维与对位等其他多声部技法思维相融合的特性。本文将从创作技法、音乐素材的组织与调用、音乐风格及作品演绎等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阐发对作品创作的相关理解。 邓韬导师负责制与音乐艺术硕士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8年 2005年3月,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下发通知,正式设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涉及音乐、戏剧、舞蹈、美术、设计等八个领域。2015年教育部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明确指出:在音乐领域中,培养过程中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本文提出构建"导师负责制"的音乐专硕人才培养体系,意在强调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让导师全程参与音乐专硕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凸显导师主体功能,助推音乐专硕人才质量提升。 黄祖平 冯瑾关键词:导师负责制 高等音乐教育的延伸与衔接——评王爱国《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 2017年 本文以介绍和解读了王爱国副教授《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的论述内容及观点,提出社会音乐教育对高等音乐教育的延伸与衔接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赵赟韵关键词:高等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 衔接 论现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单声部复调思维及技法类型——由两种同源技法的智性、联系而引申 2020年 单声(部)复调既是一种起源可溯的复调技法,又可称为一类作曲手法或思维,在20世纪现当代音乐创作中大放异彩。单声部思维以多声部呈现是单声复调的主旨,需要的是单旋律原型的凝练;而单声部复调虽与单声复调同源,但前者是后者的反向思维,即多声部思维以单声部呈现,其要点在于多(双)线性的强对比。文章在音乐作品创作中所产生的单声部与多声部思维的关系、矛盾和融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解释,并以20世纪作曲家贝里奥、拉赫曼等人的经典单声部作品为例,论述其中所隐含的复调思维,在概念、技法层面和类型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王馨密德艺双修思路下的舞蹈课堂思政的基本实践——以《舞蹈排练》课程为例 被引量:1 2021年 新形势下,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以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的"舞蹈排练"课程为例,通过梳理该学院近年来的舞蹈实践教学活动,就如何开展思政能力建设,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初步归纳。 向本涛关键词:民族文化精神 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