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作品数:12 被引量:48 H指数:4 相关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濮阳市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报告濮阳市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濮阳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分离株S、M、L片段分子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点,用Vero细胞分离病毒,提取SFTSV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构建多重PCR法对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利用二代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DNAStar、MEGA11等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14 d内均无旅居史,有野外作业史,无蜱虫叮咬史;血液样本检测SFTSV核酸阳性;SFTSV基因型为E型,其S、M、L片段基因均为E型,与GenBank中已知的SFTSV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8%~99.9%、94.0%~99.8%、95.7%~99.7%。结论:该患者确诊为濮阳市首例SFTSV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河南近年来分离株基因分型差异较大,与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近,考虑病毒存在从河南省内其他地方及湖北等地输入的情况,需加强监测和宣教,同时关注病毒的进化与变异。 陈泽倩 李懿 王笑阳 裴书君 索文帅 贺志权 尤爱国 郝义彬 黄学勇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基因测序 同源性 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卫生现状,分析影响水质微生物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4年对河南省新乡市8个县(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采样,并开展卫生学状况调查(水源类型、水期类型、供水规模、季节、地方病和消毒情况等),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影响因素,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4年分别采水样824、820、526和636份。供水水源以深井水为主(90.0%),未经任何处理的饮用水水样占70.6%。4年水样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6.0%、75.5%、66.5%和72.6%;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依次为97.3%、94.9%、99.6%和94.3%。2011—2014年消毒供水的菌落总数超标率均低于未消毒供水(P〈0.05);2012—2014年末梢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出厂水(P〈0.05);2013年和2014年中型供水能力(100~1 000t)工程的供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低于大型供水能力(≥1 000t)和小型供水能力(〈100t)的供水工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丰水期的水样中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枯水期(χ^2=12.31,P〈0.001);消毒能够降低菌落总数超标率(χ^2=85.32,P〈0.001);以除氟和解决苦咸水为目的的供水工程供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较低(χ^2=34.44,P〈0.001;χ^2=39.44,P〈0.001)。Poisson回归分析,丰水期(χ^2=6 972.75,P〈0.001)、未消毒(χ^2=5 415.46,P〈0.001)、末梢水(χ^2=97.64,P〈0.001)、运营时间长(χ^2=26.57,P〈0.001)、供水能力小(χ^2=4 502.57,P〈0.001)、以除氟和解决苦咸水为目的的改水工程(χ^2=6 226.68,P〈0.001;χ^2=13 441.50,P〈0.001) 任静朝 张光辉 郝鹏飞 陈璐 范中原 王宽 杨海燕 段广才关键词:集中式供水 微生物 卫生监测 总大肠菌群 2005-2021年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与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河南省人间布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布病疫情概况及三间分布特征;分别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布病空间分布规律和发病热点地区,并采用时空扫描分析河南省布病时空聚集区域。结果2005-2021年河南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39862例,年均发病率为2.44/10万,各年发病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1127.85,P=0.001)。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3-7月,共占59.00%(23517/39862),5月为发病峰值(5478例)。全省157个县(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2.52∶1.00(28542/11320);职业以农民为主,共32985例(82.7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5岁,共20226例(50.74%)。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06-2008年外,其余年份全局莫兰指数均>0,均Z>1.96,均P<0.05,均呈空间聚集性;进一步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2012-2021年均存在高-高和低-低聚集区(均P<0.01)。时空扫描分析显示,高发病人数区存在1个时空聚集区,低发病人数区存在2个时空聚集区;高发聚集区以内乡县为中心,覆盖了嵩县、汝州市等48个县(市、区),聚集时间为2014-2021年;2个低发聚集区分别以永城市、博爱县为中心,分别覆盖了58和18个县(市、区),聚集时间分别为2016-2021、2005-2012年。结论2005-2021年河南省布病发病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且河南省存在布病时空聚集区域。 索文帅 裴书君 王笑阳 陈泽倩 易志杰 吕家锐 张白帆 叶莹 黄学勇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空间自相关 CRISPR1上游侧翼序列用于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鉴定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JSPR)1上游侧翼序列对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鉴定和评价效果。方法通过BLAST重复序列识别并获得全基因组测序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CRISPRs和CRISPR相关基因(CRISPR-associated,cas),并分析其种系;选取CRISPRs上、下游各500bp侧翼序列,使用ClustalX进行序列比对;采用PCR方法扩增CRISPR1上游侧翼序列,以确定其对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鉴定和评价效果。结果73.4%(149/203)的大肠埃希菌存在I-E型CRISPR/Cas系统,包含了A、B1、D种系;8.4%(17/203)的大肠埃希菌存在I-F型CRISPR/Cas、17.2%(35/203)的大肠埃希菌不存在CRISPR/Cas,这2种大肠埃希菌均属于B2种系;9株志贺菌均存在I-E型CRISPR/Cas。在大肠埃希菌(B2种系外)、志贺菌CRISPR1上游和大肠埃希菌(B2种系)各存在61bp侧翼序列,序列一致性为99%,且有种属特异性,PCR扩增此区域鉴定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91%。结论基于CRISPR1上游序列可用来鉴定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梁文娟 梁文娟 段广才 刘慧莹 段广才 郗园林 杨海燕 陈帅印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 侧翼序列 Th1/Th2细胞因子在暴露粉尘工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在煤工尘肺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Thl/Th2细胞因子在暴露粉尘工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煤工尘肺病(CWP)早期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纯随机法,从某煤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选取CWP壹期患者90例及新确诊的19例CWP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采用单纯随机法从某煤业集团下属9个煤矿的粉尘作业工人中,选取180例诊断为“尘肺观察对象”的工人作为观察组;以1:1的比例匹配年龄相近、胸片结果正常的暴露粉尘工人180名作为接尘组;以就业前体检结果正常且未从事过粉尘作业的工人161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尘组、对照组总称为非尘肺组。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职业史,并检测血清中IL-1B、IL-8、IFN-γ IL-6、IL.10的表达水平,并以其表达水平对CWP进行筛检。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确定最佳截断值,并进行筛检实验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评价。结果对照组、接尘组、观察组及病例组的年龄分别为(27.4+5.0)、(43.4±10.7)、(48.2±6.2)、(64.7±7.0)岁,病例组IL-1B、IL-8、IFN-γ、IL-6的表达水平M(1638.30、2099.49、815.18、140.32pg/m1)高于非尘肺组M(1445.57、1402.26、736.38、95.73pg/m1)(P〈O.05);观察组IL-8(1503.99pg/m1)高于对照组(1295.67pg/m1)和接尘组(1376.94pg/m1),而IL-10(654.08pg/m1)低于对照组(596.64pg/m1)。IFN-γ/IL-6的比值介于5-8之间,病例组(5.87)低于非尘肺组(7.61)。接尘组不同工龄调查对象的IL.6、IL-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IL-1β、IL-6、IL-8、IL-10和INF-1的界值分别为1582.65、116.53、1791.54、581.08和792.69pg/m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895、0.859、0.716、0.637。研究结果显示,IL-6和IL.8可用作筛检CWP的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和0.859、灵敏度分 姚三巧 杨宁伟 郭菲菲 秦天榜 朱秀萍 董志刚 李志春 姜碧杰 高景顺 姚永成 张国富 刘扬 卢遥 李海斌 帅建飞 白玉萍 金玉兰关键词:尘肺 血清 TH1/TH2型细胞因子 母亲妊娠期和围生期因素与青少年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因素和围生期因素与子女青少年期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3-1995年无锡市建立的出生队列于2011-2013年(青少年期)进行随访,开展问卷调查、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采用x。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因素二项式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随访到年龄16-18岁之间 的青少年2256人。调整性别、青少年期年龄、青少年期超重或肥胖、青少年期生活行为因素,将母亲妊娠期和围生期相关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母亲产时有妊高症的对象,青少年期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血压升高比例”增加(RR=1.54,95%CI:1.26~1.90);随着出生身长的增加,青少年的收缩压升高。结论母亲产时妊高症是子女青少年期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妊高症的发生。 李玉艳 武俊青 赵瑞 任静朝 戎芬 周颖 纪红蕾 高尔生关键词:孕妇 血压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报告传染病系统中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用河南省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构建ARIMA预测模型,用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以该模型预测的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疫情防控期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为预测值,同期报告数据为真实值,采用阶跃变化、脉冲变化两种评价方法,分析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的MA1=0.43(t=3.14,P<0.001),SMA1=-0.62(t=6.94,P<0.001);根据AIC、AICC和BIC最小,LL最大,确定其为最优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20%。疫情防控期间估计的手足口病发病数阶跃变化为-3471(95%CI为-11794~4852)例,估计的脉冲变化为每月9210(95%CI为3153~15268)例。结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降低了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 李言言 李鑫潇 张冰洁 薛晨路 王永斌关键词:手足口病 SARIMA模型在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对河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河南省2011年7月—2019年6月的手足口病月发病率建立SARIMA预测模型,选取2019年7—12月病例评测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河南省2011年7月—2019年6月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预测模型SARIMA(1,0,1)(0,1,1);的参数估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BIC)值最小为2.920,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Ljung-Box=13.578,P>0.05),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拟合精度。结论 SARIMA(1,0,1)(0,1,1)12模型拟合河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效果较好,可用于河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短期预测。 易志杰 裴书君 索文帅 王笑阳 王博昊 王若琳 李懿 许汴利 黄学勇关键词:手足口病 SARIMA模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23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蜱媒传染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病死率可高达30%。SFTS的流行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本文综述近年来我国SFT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展,从而为SFTS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陈泽倩 裴书君 索文帅 王笑阳 李懿 黄学勇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死亡危险因素 基于CRISPR1上游侧翼序列鉴定沙门菌的效果评价 2020年 目的评价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1上游侧翼序列鉴定沙门菌的效果。方法在NCBI里通过已知的重复序列BLAST识别并获得全基因组测序沙门菌的CRISPRs和CRISPR相关基因(CRISPR-associated,cas)信息;选择并提取确定CRISPRs的上、下游各500bp的侧翼序列,使用Clustal X软件比对侧翼序列;采用PCR方法扩增沙门菌的CRISPRs序列和CRISPR1上游特异侧翼序列,与金标准API方法鉴定的菌株比较,评价CRISPR1上游特异侧翼序列检测对鉴定沙门菌的效果。结果329株全基因测序和38株实验室保存的沙门菌均存在I-E CRISPR/Cas,除猪霍乱沙门菌C500外,其余所有菌株均存在CRISPR1和2两个位点。在沙门菌的CRISPR1上游侧翼序列存在61bp的特异序列,一致性为99%,且具有种属特异性,通过PCR扩增此序列鉴定沙门菌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9.1%。结论基于CRISPR1上游侧翼序列鉴定沙门菌的方法灵敏特异,效果良好。 梁文娟 王鹏飞 段广才 郗园林 杨海燕 陈帅印关键词:沙门菌 侧翼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