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 作品数:99 被引量:482H指数:11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22年
- 微塑料一般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具有稳定性高、粒径小及迁移性强等特性,能长期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并且充当各种污染物迁移的载体,甚至通过植物富集等方式经食物链逐级传递,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然而,由于土壤基质的复杂性和分析技术的限制,关于土壤微塑料的研究尚存很多空白。开展土壤微塑料分析技术的研究是探索微塑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评估微塑料生态风险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分离提取和识别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土壤样品的适用性,并对未来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文章认为,密度分离法作为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操作简单且分离效果良好,但存在无法有效去除有机物和分离小塑料颗粒(<50μm)的问题;新兴的加压流体萃取技术会对微塑料结构造成一定破坏,但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率高,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他替代方法(如油提法、磁性分离法等)的应用相对有限,其对土壤样品的适用性还有待研究。不同强度的消解方法均会对微塑料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增强有机质消解效率往往以牺牲微塑料回收率为代价。现阶段的识别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借助显微镜的目视鉴定方法、以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及其衍生技术为主的光谱分析方法以及与质谱或色谱等联用的热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应用于土壤微塑料识别时存在耗时长、微塑料尺寸和样品量大小受限或破坏微塑料结构等诸多问题,将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有望解决这些不足。此外,由于研究者采用的分离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研究结果难以横向比较。考虑到现有分离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在于:(1)建立一套适合土壤中微塑料分离提取和识别定量的标准方法;(2)探索适合小颗�
- 陈雅兰孙可韩兰芳高博
- 关键词:土壤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学发展新路径——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 2024年
-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数字革新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要趋势。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作为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及科研逻辑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为例,探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课程数字革新、实验数字革新及科教融合方面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旨在为全面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及科学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期为教育数字转型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效果改善及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孙丽韩兰芳王鹏飞任芝军张光明吕龙义
-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科教融合
- 潮滩冲淤扰动下外来与乡土红树植物幼苗稳定性差异被引量:2
- 2021年
- 引种外来树种是我国各地在红树林修复实践中常用的措施。由于更容易在困难立林地存活,外来树种被认为更具竞争优势。为弄清外来与乡土红树植物物种在困难立林地存活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本研究选取典型外来引种先锋树种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与乡土先锋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实验探究潮滩冲淤扰动条件下幼苗稳定性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幼苗抗侵蚀能力与幼苗根冠比显著正相关,泥沙淤积抑制幼苗根系生长,而底床侵蚀则促进根系伸长。与白骨壤相比,拉关木幼苗的主根更长,根冠长度比更大,更能抵抗底泥的侵蚀扰动,且通过根系伸长以增强幼苗稳定性的能力也更强。拉关木幼苗比白骨壤更能适应潮滩冲淤扰动,其竞争优势从幼苗阶段就已经建立。本研究结果可为红树林修复实践中树种和宜林地的选择提供参考,亦可为评估外来红树物种入侵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 潘炜杰祝振昌蔡宴朋杨志峰
- 关键词:白骨壤幼苗稳定性
- 广东省水与能源利用效率与部门使用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核算了广东省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的水-能源资源要素强度,在此基础上,量化了广东省与中国其他地理区域间的资源流通情况,分析了广东省各部门的资源最终使用情况,以期精确量化资源利用效率,发掘资源节约的重点关注部门.结果表明:农业的水资源强度(619.25 m^(3)·(万元)^(−1))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能源强度(120.64 GJ·(万元)^(−1))显著高于其他部门,部门平均用水效率和能耗效率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与能源的相互利用效率高于中国及世界平均水平.区域贸易中,由中国其他地区净流入广东省的水资源量为81.45亿m^(3),占广东省直接用水总量的1/4;净流入能源量为5.53×10^(9) GJ,占直接能源消耗量的66%,地区发达的经济和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形成较强的集聚效应.建筑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部门具备较大的水与能源最终使用量,是广东省水与能源节约及其双向资源调控中的重点关注部门.
- 洪思扬王红瑞程涛
- 关键词:投入产出法
- 高铁酸盐对生活污水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类新兴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其种类繁多,许多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虽然PPCPs在环境中大多以痕量浓度存在,但因其生物累积性和潜在的生态风险性,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文中阐述了高铁酸盐对污水环境中PPCPs的降解,并介绍了高铁酸盐与其他技术联用降解PPCPs的研究进展及高铁酸盐的发展前景,为其实际应用于污水中PPCPs的降解去除提供思路.
- 陈丹莉栾天罡栾天罡
- 关键词:高铁酸盐
- 三维电氧化-光芬顿-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试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采用"三维电氧化+光芬顿+电催化氧化"组合的高级氧化工艺,以深圳某垃圾填埋厂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处理对象,进行了120d的中试,考察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对膜浓缩液中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并评估了处理成本。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组合工艺对膜浓缩液中COD的去除率达到98.3%,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8.9%,总氮的去除率达到94.5%,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排放要求。每吨浓缩液的处理成本为61.45元。
- 赵建树张金松欧阳峰金青海何頔
- 关键词:电催化氧化
- 黄河口盐沼湿地植被群落适宜生境模拟Ⅰ:理论被引量:6
- 2021年
- 黄河口三角洲天然盐沼植被呈明显的带状分布,为厘清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土壤水盐条件的响应及其对盐沼植被分布的影响,针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不同盐沼植被带,对其地下水和土壤水盐进行了野外原位监测,获得了不同盐沼植被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盐沼植被的空间扩散,改进Logistic模型模拟盐沼植被的种群增长和种间竞争,耦合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改进的Logistic模型,构建了盐沼植被种群增长-竞争动力学模型。基于MODFLOW模型和广义可加模型模拟得到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盐沼植被种群增长-竞争动力学模型结合,构建了土壤水盐协同-生长扩散植被群落适宜生境及生物量模拟模型。模型能够模拟不同径流和潮汐作用下,河口三角洲地下水动力过程及土壤水盐条件,进而获得不同盐沼植被的适宜生境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
- 易雨君谢泓毅宋劼杨志峰
- 关键词:地下水动力潮汐生境
- 非点源特征区水环境承载力预警与调控研究—以承德市为例
- 2023年
-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是当前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现有水环境承载力预警大多停留在评价层面,预警技术方法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以水环境承载状态指数为预警指标,以经济社会发展、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等14个指标作为调控指标,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水环境承载力预警调控模型,并以非点源为主要污染源的承德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现状趋势发展,承德市未来水环境承载状态指数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并于2023年开始超载.3种调控方案的结果显示,污染治理调控方案不能满足水环境系统支持承载力的要求,推荐经济社会发展调控与污染治理调控双约束方案,该方案下,2035年水环境承载状态指数为0.65,可承载的GDP为3866亿元,人口数量为368万人,需通过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再生水回用率、污水处理率、以及调整种植结构和畜禽养殖规模等实现.本文为以非点源污染为特征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预警与调控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并为承德市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定量化方案.
- 王西琴贾宝珍姜智强高伟
-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SD模型非点源污染预警
- 海绵小区蓝绿基础设施的生态效益综合评估与应用潜力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促进和完善蓝绿基础设施和海绵小区建设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能值分析和实地调研方法,针对森林类、湿地类、草地类、特殊类等4种蓝绿基础设施类型构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并在全国选择7个城市20个小区进行实证,探究蓝绿基础设施的空间异质性和各类设施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潜力。该方法可为海绵小区的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 李诗雨柏云声龚静仪许可陈钰杨青李慧袁秋玲孟凡鑫范振林刘耕源
- 关键词:能值分析空间异质性
- “三生”空间格局演化“碳流”分析——以唐山市为例被引量:9
- 2020年
-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碳代谢分析研究,对实现区域"三生"空间要素整合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唐山市为例,通过构建显性"碳流"模型和生态网络效用分析方法,定量化跟踪、评估了2010-2015年唐山市"三生"空间碳要素的流动过程、途径及其影响。结果显示:2010-2015年,唐山"三生"空间格局演变造成了区域碳排放量的增加,净"碳流"为负值;其中,消极"碳流"主要由于生态空间向生产空间的转变;而积极的"碳流"主要来自生产空间向生态空间的转变。唐山市"三生"用地类型在碳代谢系统中的生态关系主要以限制掠夺关系为主,其中以生活空间城镇用地以及生态空间未利用土地占主导。
- 林刚江东付晶莹付晶莹李祥李增黄诗棋
- 关键词:碳代谢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