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

作品数:414 被引量:1,139H指数:13
相关作者:顾健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35篇手术
  • 32篇肿瘤
  • 27篇切除
  • 24篇动脉
  • 24篇预后
  • 24篇术后
  • 24篇切除术
  • 23篇血管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7篇护理
  • 16篇网膜
  • 16篇成像
  • 15篇蛋白
  • 15篇视网膜
  • 14篇外科
  • 12篇老年
  • 12篇基因
  • 10篇玻璃体

机构

  • 402篇扬州大学
  • 58篇大连医科大学
  • 12篇扬州大学附属...
  • 1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0篇江苏省苏北人...
  • 8篇徐州医科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江苏大学
  • 3篇扬州市第一人...
  • 3篇泰州市人民医...
  • 3篇扬州市妇幼保...
  • 3篇南京市妇幼保...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8篇张育
  • 7篇沈维干
  • 5篇周玮
  • 2篇佟小光
  • 2篇徐兵
  • 2篇刘宇
  • 2篇张翠军
  • 2篇彭晓燕
  • 2篇沈鹤军
  • 2篇景涛
  • 2篇丁雪飞
  • 2篇何胜虎
  • 2篇戴永梅
  • 2篇卜平
  • 2篇陈勇
  • 2篇罗维
  • 1篇余洪松
  • 1篇刘寅
  • 1篇吉文庆
  • 1篇常荣华

传媒

  • 44篇实用临床医药...
  • 13篇中华麻醉学杂...
  • 9篇中华实验眼科...
  • 8篇临床眼科杂志
  • 6篇中华眼底病杂...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中华肺部疾病...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中华眼外伤职...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江苏医药
  • 4篇江苏卫生事业...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年份

  • 74篇2024
  • 65篇2023
  • 70篇2022
  • 51篇2021
  • 45篇2020
  • 45篇2019
  • 1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0
4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TUG1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si-TUG1、si-NC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基质胶成管实验分析敲低lncRNA 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烷基化修复蛋白B同源物5(ALKBH5)基因与lncRNA TUG1的相关性。采用放线菌素D实验验证ALKBH5与lncRNA TUG1的调控关系。通过细胞功能实验分析敲低ALKBH5对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敲低lncRNA TUG1后,SGC-790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血管生成能力均较对照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胃癌中,ALKBH5与lncRNA TUG1表达呈正相关(r=0.37,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敲低ALKBH5的SGC-7901细胞lncRNA TUG1的RNA稳定性下降,且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血管生成能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KBH5通过诱导lncRNA TUG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
范鹏范鹏谢翔宇汪刘华王道荣
关键词:胃癌增殖迁移
股青肿的急诊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8年
股青肿(phelegmasia cerulea dolens,PCD)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一种少见而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极易导致肢体坏疽甚至死亡。我们自2012年11月—2017年3月采用复合手术或全腔内技术治疗PCD患者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张喜成陈兆雷孙元徐淼王磊井元虎
关键词:急诊外科治疗股青肿有效救治肢体坏疽腔内技术复合手术
UG-FNAC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对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美国放射医学会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4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1年0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经超声检查评估为ACR-TIRADS4类的甲状腺结节471例,所有病例均行UG-FNAC及BRAF^(V600E)检测并行手术治疗,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处理UG-FNAC标本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V600E)突变,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构建UG-FNAC、BRAF^(V600E)检测以及两者联合诊断ACR-TIRADS4类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UG-FNAC或BRAF^(V600E)突变检测诊断TIRADS4类结节的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75.8%、98.8%和56.7%、98.8%,两者联合诊断的Se和Sp分别为95.6%和98.3%。UG-FNAC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970)高于单独应用UG-FNAC(0.873)和BRAF^(V600E)检测(0.778)(P<0.05),联合诊断TIRADS 4a、4b、4c类结节的AUC分别为0.961、0.972和0.981。结论UG-FNAC联合BRAF^(V600E)检测能显著提高ACR-TIRADS4类结节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田姝琪汪耘吉谭孟李春华祝玉祥闫彩凤冯尚勇
关键词:细胞学技术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85例)。其中对照组单纯开展腹腔镜下治疗,研究组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卵巢功能、炎症指标、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首次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各项QO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微创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内分泌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吴婧卢丹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内分泌指标生活质量
双气囊小肠镜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双气囊小肠镜(DBE)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肠息肉患者实施DBE下息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DBE下息肉切除术中各类附件使用经验,以及穿孔、出血、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34例患者中除1例因息肉过大阻塞肠腔转为外科手术,其余33例均成功完成DBE下小肠息肉切除术;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在内镜下成功止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0%,所有患者经悉心护理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21±0.47)d。结论DBE下息肉切除术切除小肠息肉安全可靠,充分的术前准备、医护默契的术中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是DBE下小肠息肉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孙建萍叶小芳孙超
关键词:息肉切除术双气囊小肠镜小肠息肉护理穿孔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治疗及随访结果。2例行乳突扩大切除术,3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颞肌修复术,1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深叶部分去除术+颞肌修复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2~8年,随访5年以上者5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不易及时确诊,肿瘤生长缓慢,容易复发和发生肺部转移。手术治疗结合术后辅以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是治疗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有效方法。
杨丹丹徐丽关兵王莹焦成严齐
关键词:外科手术外耳道
NYX基因新致病突变引起X连锁隐性遗传先天性静止性夜盲1例
2022年
先证者Ⅱ-14,男,53岁,2017年8月1日因双眼夜盲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既往体健,3岁时发现双眼夜盲,有类似家族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08,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14.00 DS/-2.50 DC×90=0.1;左眼裸眼视力0.15,BCVA-15.00 DS/-1.50 DC×75=0.2。双眼眼球轻微震颤,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中央及周边前房深,KP(-),房水闪辉(-),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未见混浊;扩瞳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边界清,色红,视盘颞侧可见脉络膜萎缩弧,动静脉走行及比例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减弱,无明显色素沉着(图1A,B)。
徐敏杜伟
关键词:裸眼视力家族病史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视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2022年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可分层获取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图像,评估视盘和黄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血管形态及血流灌注情况,为视神经疾病的描述和量化、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和评价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近年来,OCTA在神经眼科的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OCTA可辅助诊断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特发性颅内高压所致的视盘水肿等疾病,并在一定程度评估患眼视功能。OCTA对视盘及黄斑区的血管形态和定量分析对于各种病因所致视盘肿胀和不同类型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能具有鉴别价值,并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视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OCTA在视神经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及局限性。目前,OCTA在神经眼科中尚未进入有意义的临床应用阶段,但今后会有更多有意义的研究和发现,OCTA在神经眼科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
刘晓蓉(综述)陈放(审校)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
12例左心室导线内留置导丝的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左心室导线内留置导丝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为固定反复脱位的左心室导线,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江苏省多中心共有12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左心室起搏导线内留置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导丝.随访观察患者的起搏阈值、阻抗及X线胸片.结果 有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X线影像上可辨认的导线断裂.有2例在术后1个月出现起搏阈值升高伴膈神经刺激,行左心室导线重置术中见留置导丝断裂.有2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出现起搏阈值升高,随访至今(1~3年)未见起搏阈值继续升高,阻抗及X线影像未见异常.有7例随访至今(1.5 ~4.0年)起搏阈值、阻抗以及X线影像均未见异常.结论 左心室导线内留置导丝有损伤导线的风险,临床应禁止使用.
蓝荣芳吉文庆狄文成李晓宏余洪松王如兴顾翔杜荣增徐伟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层叠技术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例被引量:4
2019年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10%[1],受伤原因常见于高能量损伤,随之带来更多的粉碎及明显移位骨折。虽然内固定材料的发展为临床治疗锁骨骨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术中在处理粉碎性骨折的时候并非容易。最近学者提出了针对复杂骨折、粉碎性骨折处理的新技术——层叠技术[2]。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小钢板来维持骨折块的复位、提供稳定性。笔者采用该技术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例,现报告如下。
梁远王静成何金山张佩王骅陈鹏涛
关键词:锁骨骨折钢板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