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作品数:57 被引量:67H指数:4
- 相关作者:丁妮娅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人格与认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凉山学前教育过去与未来发展举措
- 2022年
-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彝族地区考察时就指出了发展凉山地区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凉山地区学前教育的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在2010年前,凉山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通过努力,到2021年,凉山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落实了“一村一幼”政策,结束了山区没有幼儿园的现状,而且学前教育设施、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水平等都有了普遍提升。
- 吴军李庆华单成莉吕林芬
- 关键词:学前教育数据分析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 精神分析视域下组织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
- 2022年
- 精神分析作为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其在组织管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与方法、研究枢纽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组织管理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试图为组织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缺陷导致既往研究信度不足,需要从方法学上改进,应采用发展出的以沙盘游戏为代表的各类个人精神分析调查方法开展组织管理的研究。而在研究内容上,应按照情结影响人格及人格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逻辑,将人格作为精神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枢纽。
- 黄远春陈振宇农晓瑜
- 关键词:人格沙盘游戏
- 中小学管理中有效激励的策略探析被引量:1
- 2022年
- 通过有效激励以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为此,要求中小学的管理者在管理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人性观,科学看待学校教职员工以保证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在教师管理方面应深入分析、了解教师的特点和需要,善于沟通以实现管理激励的针对性;在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做到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以实现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在校内分配制度方面引进良性竞争机制以实现分配的科学、公正、合理,最终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 贺新宇
-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
- 凉山彝区学前教育现状及思考
- 2020年
- 分析了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存在普通话推进困难、教学中小学化现象突出、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改变学校及家长观念、加强相关文件的执行与监督、提高师资水平等建议,以促进凉山彝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 易莉李娜沈良杰
-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研究
- 流动与联结:凉山流动人口媒体使用与城市融入
- 2024年
- 自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成了城市里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影响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众多因素中,媒介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凉山彝族流动人口的媒体使用与其城市融入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媒体成了流动人口在情感、空间、时间与人际关系上的联结物,流动人口在身体和观念上虽呈现出流动变迁的状态,但在情感与人际关系中依然处于联结状态。
- 米忠美苏呷莫惹扎洛伍拉卓
- 关键词:流动人口媒体
- 我国儿童绘本的研究热点与趋势(2009-2024)——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2025年
-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展开可视化分析,选取2009年至2024年间发表于“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的270篇儿童绘本研究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定性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儿童绘本研究的现状与热点议题,归纳我国儿童绘本研究的知识演进,并探析未来儿童绘本研究的趋势。研究发现,2009年至2024年间,儿童绘本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波动上升、高位稳定三个阶段,涉及绘本内容创作与文化价值、绘本设计与发展、绘本阅读与儿童发展、绘本技术应用与创新等多个领域;研究的主要作者为高校教师和出版社研究者,但尚未形成明确的核心作者群体,合作关系相对较弱;该研究受到了多学科领域的关注,并在不同地区得到了支持与推动,但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依然薄弱。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持续扩展学科领域,增强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并拓展研究主题,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宽儿童绘本研究的视野。
- 杜天凤岳亮陈婷
- 关键词:儿童绘本可视化分析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与评价优化策略研究
- 2024年
- 随着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和深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当前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课程实施与评价优化机制的构建策略。包括构建有效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增强课程实践内容的实质性、优化评估反馈机制和强化评价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 陈梅琴王珏茹
- 关键词: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
- 微课程与设计再思考被引量:4
- 2018年
- 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利用微视频形式,通过网络快速发展。微课程有明确目标,以视频作为载体,围绕单一的知识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具有一定的半结构化特征。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可以将微课程划分为讲授型和展示型。对微课程设计进行再思考,提出"1234"微课程设计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以简单易记、有趣有用为设计原则,以选题、教学策略、表现手法为设计关键,以选题、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和视频录制为设计流程。
- 李俊佐
- 小学全科教师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 2020年
- 小学全科教师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小学教师的新内涵,明晰小学全科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感,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跨学科教学的能力,以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为了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要求,本文从职业情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角度,提出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策略。
- 边仕英谷淇
- 两所高校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在四川省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对于“小学全科教师”及其培养模式有着不同的理解,而这些都几乎体现在其课程设置上。选择西昌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发现两所高校在课程目标中都体现出其对于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诠释。西昌学院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更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课程安排上更是将“语、数、英、音、美等”都作为必修课程的学习,这充分体现“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全”,但又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成都师范学院则是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好地保障“一专”的效果,但其“全科”的体现不够具体、明确。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探讨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及其培养的标准;通过调整各类理论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对于实践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改革来完善四川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 边仕英郭春梅
- 关键词: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