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通化师范学院医药学院

作品数:122 被引量:328H指数:9
相关机构:延边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23篇文化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抗氧化
  • 19篇活性
  • 13篇药理
  • 13篇中药
  • 12篇药学
  • 11篇学成
  • 11篇化学成分
  • 11篇高校
  • 10篇药理作用
  • 10篇教学
  • 8篇药理作用研究
  • 8篇中药学
  • 8篇活性研究
  • 7篇药理作用研究...
  • 7篇植物
  • 7篇课程
  • 6篇地方高校
  • 6篇淫羊藿
  • 6篇植物化学
  • 6篇植物化学成分

机构

  • 119篇通化师范学院
  • 17篇延边大学
  • 10篇长春中医药大...
  • 6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长春海关
  • 3篇宁波卫生职业...
  • 3篇通化市园艺研...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阿拉巴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省科学技...
  • 2篇吉林省通化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市政集...

作者

  • 9篇夏广清
  • 8篇薛长松
  • 6篇张立秋
  • 6篇李成华
  • 4篇武子敬
  • 3篇朱俊义
  • 3篇金莉莉
  • 3篇王丹萍
  • 2篇张辉
  • 2篇于俊林
  • 2篇关颖丽
  • 2篇臧皓
  • 2篇赵凌志
  • 2篇王朝辉
  • 2篇沈鹏
  • 2篇李丽
  • 2篇滕国生
  • 2篇徐倩
  • 1篇越皓
  • 1篇阮洪生

传媒

  • 46篇人参研究
  • 26篇通化师范学院...
  • 6篇中草药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针刺研究
  • 1篇花卉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电子技术(上...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3篇2025
  • 14篇2024
  • 31篇2023
  • 20篇2022
  • 11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11篇2018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基酪醇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确定羟基酪醇的最佳合成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溶剂、反应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羟基酪醇收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羟基酪醇的最佳合成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为80℃,反应投料比为3.5∶1,反应时间为4h,羟基酪醇收率为71%.结论:该方法具有步骤短、收率高的特点,为羟基酪醇的合成提供了参考依据.
臧皓徐倩张露云田冬娜
关键词:合成工艺单因素实验
升麻葛根汤抗炎镇痛及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升麻葛根汤抗炎镇痛及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以及热板法实验三种模型,观察升麻葛根汤高剂量组(347.1mg·kg^(-1))、中剂量组(231.4mg·kg^(-1))、低剂量组(115.7mg·kg^(-1))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K-B纸片扩散法研究升麻葛根汤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升麻葛根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1或P<0.05),抑制率分别为24.45%、18.93%.升麻葛根汤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P<0.05),抑制率为23%.高剂量组、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延长热板法试验中小鼠舔后足的时间(P<0.05).升麻葛根汤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7.17%、57.17%,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1)、50mg·mL^(-1).结论:升麻葛根汤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秦汝兰王丹萍吕重宁
关键词:升麻葛根汤抗炎镇痛体外抑菌
细茎银莲花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安全性评价
2025年
目的以细茎银莲花甲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成分含量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清除实验、铁离子和铜离子螯合实验、CUPRAC和FRAP实验、过氧化氢和次氯酸清除实验、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等,评价细茎银莲花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细茎银莲花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除ABTS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抑制β-胡萝卜素漂白的能力。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其提取物具有较低的急性毒性。结论细茎银莲花甲醇提取物被证实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表现出较低的急性毒性,这为其作为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冯丽仙孙爽庞浩马云梅李丽臧皓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急性毒性
三肋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2年
三肋果属是菊科的一个属,全球分布有38种,该属植物富含黄酮类、甾醇类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同时具有抑制胆碱酯酶和葡萄糖苷酶、抗菌、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药理作用。本文总结了三肋果属植物在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以期为该属植物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陈美华何旭夏广清臧皓
关键词:菊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罗布麻叶中黄酮的稳定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储存时间、温度等条件对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稳定性的影响,为提取和贮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光照、储存时间、温度、pH、氧化物、还原物、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各条件下总黄酮的吸光度值,分析各条件对总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总黄酮在避光下,贮藏10天无明显变化;60℃~80℃温度提取较完全并在弱酸条件下稳定;H_(2)O_(2)、蔗糖、苯甲酸对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稳定性无影响;Na_(2)SO_(3)、柠檬酸、抗坏血酸可能会破坏黄酮结构影响稳定性;当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遇到Fe^(3+)时会不稳定。结论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在提取和贮藏过程中,避免接触过碱性物质、Na_(2)SO_(3)和铁类容器,食品添加剂可选择蔗糖。
王爽王欣雨吕重宁关颖丽秦汝兰
关键词:罗布麻叶黄酮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
苍耳子炮制前后植物蛋白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以苍耳子中的植物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苍耳子炮制前后植物蛋白的变化.方法:双缩脲试剂与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苍耳子炮制前后植物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苍耳子炒制后植物蛋白的含量下降,样品溶液在595 nm处有最大吸收,标准蛋白液溶液3.62~18.25 m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0.284 X+0.5698(r=0.9972),平均回收率95.4%,RSD为1.24%.结论:苍耳子经炒制后,其植物蛋白的含量较生品低,达到炮制降毒的目的,而且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植物蛋白的含量快速、简便、易行.
武子敬徐佳新李明达朱成光
关键词:苍耳子炮制品植物蛋白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中药学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被引量:1
2022年
在东北地区应用型普通高校中药学专业,利用科研助理教学形式,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置导师,组织受训学生组建团队,以认知学徒制理论和方法,设计并执行教学内容,开展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效地帮助受训中药学学生顺利的实现了知识迁移,发展了专业实践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好的完成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薛长松薛长松王爽张立秋
关键词:创新创业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应用型高校
百里香挥发油及其主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本实验以GC-MS技术鉴定了19种百里香挥发油的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1%,主要成分有百里酚、γ-萜品烯、龙脑、邻伞花烃、β-石竹烯、3-甲基-4-异丙基酚.本研究对挥发油及其主成分进行了抑菌、抗氧化、胆碱酯酶抑制及降糖等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挥发油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γ-萜品烯抑菌活性最好;挥发油表现出一定的DPPH清除能力和较强的ABTS清除能力,百里酚和3-甲基-4-异丙基酚的ABTS清除能力高于阳性对照;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均显示出弱的抗胆碱酯酶活性;挥发油、β-石竹烯和3-甲基-4-异丙基酚均显示出良好的α-葡糖苷酶抑制活性.本研究对百里香挥发油进行了多种生物活性研究,为其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臧皓张露云于帅徐倩夏广清于俊林
关键词:百里香挥发油GC-MS主成分生物活性
RP-HPLC法同时测定五加参口服液中10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加参口服液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茯苓酸和松苓新酸10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ADZU-GL Wondasil C18-WR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结果: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茯苓酸和松苓新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74~80.55、7.04~52.8、2.932~21.99、2.232~16.74、5.84~43.8、10.42~78.15、2.544~19.08、1.9~14.25、3.272~24.54、0.642~4.815μg·mL^(-1)(r=0.9993~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9.8%、99.9%、100.2%、99.8%、100.0%、99.9%、100.0%、99.9%和99.7%(RSD<1.0%,n=6)。3批样品中的10个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357~1.423、0.853~0.881、0.353~0.364、0.265~0.276、0.731~0.748、1.282~1.311、0.322~0.331、0.239~0.246、0.391~0.411、0.079~0.081 mg·mL^(-1)。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可同时测定多种成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加参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姚会婷苏凤艳姚慧敏
关键词: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去氢土莫酸茯苓酸
基于“天地人”三才思想对《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从“天地人”三才思想出发,以《中医学基础》中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为框架,认为“天地人”三才思想要从教学内容安排的角度切入,以体现中医思维概念为主线,讲解每个知识点时应利用广泛的学科知识树立整体观念。“天地人”三才中的地对应自然科学,在课堂上采用有趣的小体验,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主观能动性;人对应人文素养,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做人做事的人生哲理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天对应自然规律,依据“天地人”三才思想,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道德情操、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李丽武子敬沈鹏田静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