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作品数:58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任晓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艺术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艺术
  • 7篇影像
  • 5篇当代艺术
  • 4篇社会
  • 4篇网络
  • 4篇教育
  • 3篇山水
  • 3篇网络社会
  • 3篇文化
  • 3篇媒体
  • 3篇教学
  • 2篇影像艺术
  • 2篇展览
  • 2篇知识
  • 2篇社会研究
  • 2篇身体
  • 2篇书法
  • 2篇主义
  • 2篇美术
  • 2篇美学

机构

  • 46篇中国美术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阿姆斯特丹大...
  • 1篇苏州博物馆
  • 1篇柏林艺术大学

作者

  • 2篇管怀宾
  • 1篇任晓栋
  • 1篇马楠
  • 1篇朱沈钰
  • 1篇王洪喆
  • 1篇高士明
  • 1篇刘克成
  • 1篇李洋
  • 1篇陈卫星
  • 1篇吕豪
  • 1篇许捷
  • 1篇王思渝
  • 1篇王霖
  • 1篇张乐
  • 1篇杨艺
  • 1篇李超然
  • 1篇任晓栋

传媒

  • 4篇新美术
  • 4篇美术教育研究
  • 3篇艺术当代
  • 3篇艺术评论
  • 2篇东方艺术
  • 2篇美术观察
  • 2篇美术大观
  • 2篇艺术教育
  • 2篇建筑与文化
  • 2篇诗书画
  • 2篇杭州文博
  • 1篇中国书法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流行色
  • 1篇艺术科技
  • 1篇美术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湖南包装
  • 1篇浙江画报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探艺术类专业资料室的功能拓展与角色转型——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为例
2014年
资料室作为院系的主要信息资源中心理应成为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但就艺术类系科而言,却因利用度低而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遇。对此,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专业资料室针对目前艺术类系科资料室建设中存在的文献归类难、利用率低、学术活动参与度弱等问题,在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学术资料收集网络,提升资料室的资料加工与信息管理功能的基础上,以"大资料室"的理念促进资料室角色转型。将院系专业资料室打造成一个多向度、综合性、多层次的教研信息服务系统,以此来积极回应艺术类学科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需求。
朱沈钰任晓栋
艺术系统与艺术批评
2011年
如果不把艺术批评当作一个技术性行业,而是把它理解成一种跟艺术、跟世界打交道的方式,那么我们就首先要反思一下,艺术批评所面对、所处理的对象是怎样的?在艺术批评的写作现场,是艺术、艺术家、作品这些互相纠结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中,作品和艺术家都比较实在,而唯独"艺术"比较虚,"艺术是什么?"这一追问既无答案,又不可或。
高士明
关键词:艺术家
孙过庭“知音论”考辨
2021年
"知音论"自先秦以来就拥有深厚传统,孙过庭是首先将"知音论"引入书法领域的理论家,其意义不言而喻。孙氏"知音论"所用的语词、立意,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知音篇"契合甚多,同时采录曹植《与杨德祖书》语句以作完善补充。其理论与后来人们熟悉的赏鉴论不同,一方面延续了"知音论"本来所带有的形而上意味的玄鉴特色,另一方面也生发出分析赏鉴的面向,这在中国书法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冬亮
关键词:知音文心雕龙孙过庭老庄
一次现代汉语的写作实验——关于《中华竹韵》的访谈
2015年
高士明:说起来,王霖兄对《中华竹韵》这本书是最熟悉的。王霖:是的,但到最后,我发现最想为这部书写一篇书评却觉得最难写的反而是我。实际上对于此书,我最了解的是它诞生的过程,其中包括范老师写作计划和体例上的变化。因为在范老师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是自始至终跟他探讨较多的一个人。他会谈及撰写此书的一些心得,或每个阶段对语言的更深入的想法(我们讨论语言最多),或内容上的增删及其用意,等等。
王霖高士明刘晶晶
关键词:现代汉语写作计划写作过程感受力从心所欲不逾矩
园思物语——东方空间美学介入当代艺术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后冷战时代以来,伴随着世界战略情势与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一种新的全球化价值观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世界的各个地区和领域。当代艺术领域也无不例外,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走出自身封闭的文化系统的同时,也被这股西方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和理论体系所牵制,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这个新的全球化文化共建的行列之中,并且追随着世界最新流行的美术样式。
管怀宾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物语美学意义西方现代艺术后冷战时代造园
物象·意象·影像——实验影像的语言探索
2019年
意象是主观抽象之情志思维透过客观的物象与事象,经艺术媒介和比喻、象征之手法表达出来的具体形象。相较于传统影像的叙事传统,在当代艺术影像实践中,注重意象化修辞的“个人影像方式”,以其独有的语言特征而成为艺术家在描绘思想、观念、感觉等看不见的世界时的有效手段。
赵莉
关键词:语言特征意象化影像物象叙事传统
对话Ⅲ:陈浩(主持),刘克成、宋向光、杨艺、刘畑、王晓松、黄洋
2022年
陈浩:按照我们主办方的议程,我们进入了交流与对话的环节。请三位评议人先说一说。首先请王晓松老师发表一下您的看法。王晓松:因为我从前到后听了一上午,前面刘老师(刘克成)和宋老师(宋向光)的发言我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比较专业,再一个说得非常完整。杨艺老师介绍的苏州博物馆西馆我没去过,我挺感兴趣,因为之前去过几次苏州博物馆,主要是看贝聿铭的建筑。
陈浩刘克成宋向光杨艺杨艺王晓松黄洋
关键词:贝聿铭
称之为命运——致“向阳花开”的一代
2014年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原不在你心外.——王阳明归一藏许江画葵,已逾十载.2003年8月的某日,在马尔马拉海附近的小亚细亚高原上,许江邂逅了那一片广袤的葵原.那是他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艺术生涯的决定性瞬间,对他和葵的这次不期而遇,许江写道:
高士明
关键词:艺术生涯亚高原
以中国画为阵地的文化救亡事业——论郑午昌的现代知识分子属性
2021年
本文使用郑午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于民国期刊的相关有价值的著述,希望能够在郑午昌的研究中打开更多元的面向,进而能在20世纪的美术史中找到更宽广的研究理路。本文以郑午昌如何以画学重建民族历史记忆,如何提倡发挥个性的创作欲求,以及如何让画家职业阶层成为社会核心力量的一部分为观察点,由此窥见个体在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显示出的复杂性。
张雯
关键词:中国画现代知识分子职业阶层
跨媒体实践与实验艺术教育被引量:3
2016年
如果你是美术院校非实验艺术专业的在读大学生,你理解的当代艺术是何种状态?在信息爆炸与文化思潮不断进步的当下,当代艺术已不再是一堆不知所云的生活现成品,抑或是血肉模糊中湿淋淋的内容物;不再是一把具有攻击性的滴血的匕首和胳膊上带着刺青、耳朵上打着耳洞的不良少年。我们已经能够试着理解当代艺术中陌生的形式以及尝试了解当代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与成长的上下文。阻碍人们欣赏当代艺术的欲望和能力的因素正日益消减。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带头人,管怀宾致力于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创作。他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解构并融入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与创作并驾齐驱的高校教学方面,管怀宾更关注:"当实验艺术正名艺术教育的属下,实验的针对性何在?经验不能简单地成为方法论而进入到艺术教育的建构,课程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学术逻辑。"他一直在教学上保持警醒,希望自己的经验成为与学生交流中负责催化剂的那部分,而非左右学生做决定的那股力量。他希望提示多种可能的逻辑演变以及创造性方式的建立,培养学生遭遇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思想的维度与深度。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唯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令艺术魅力无穷,管怀宾的团队正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管怀宾
关键词:实验艺术艺术教育在读大学生媒体实践跨媒体感知方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