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品数:349 被引量:1,588H指数:19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7篇经济管理
  • 22篇文化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4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8篇金融
  • 21篇企业
  • 19篇数字经济
  • 19篇保险
  • 16篇流域
  • 15篇黄河流域
  • 15篇河流域
  • 14篇经济增长
  • 13篇技术创新
  • 12篇生态
  • 12篇农业
  • 12篇乡村
  • 12篇绩效
  • 11篇农村
  • 10篇中介
  • 10篇普惠
  • 9篇能源
  • 9篇普惠金融
  • 7篇政府
  • 7篇审计

机构

  • 338篇西安财经大学
  • 42篇西北大学
  • 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昆明理工大学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西安外国语大...
  • 3篇南京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西南财经大学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2篇兰州财经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任保平
  • 5篇王静
  • 4篇惠宁
  • 4篇赵景峰
  • 4篇王薇
  • 4篇程锐
  • 3篇邓晓兰
  • 2篇刘娟
  • 2篇赵敏娟
  • 2篇朱承亮
  • 2篇睢党臣
  • 2篇樊秀峰
  • 2篇赵增耀
  • 2篇吴勋
  • 2篇马莉莉
  • 2篇冯宗宪
  • 2篇张伟
  • 1篇孟生旺
  • 1篇徐海成
  • 1篇薛冰

传媒

  • 14篇统计与决策
  • 14篇统计与信息论...
  • 11篇市场周刊·理...
  • 11篇西安财经大学...
  • 7篇商场现代化
  • 7篇中国商论
  • 7篇产业创新研究
  • 6篇中国市场
  • 6篇新西部
  • 6篇合作经济与科...
  • 6篇全国流通经济
  • 5篇商业经济研究
  • 5篇时代金融
  • 5篇现代商业
  • 4篇科研管理
  • 4篇西部财会
  • 4篇保险职业学院...
  • 4篇中小企业管理...
  • 3篇山西师大学报...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67篇2024
  • 48篇2023
  • 54篇2022
  • 62篇2021
  • 68篇2020
  • 34篇2019
  • 5篇2018
3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与发展被引量:2
2019年
习近平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论断。生产力的极大进步,使人民产生了内涵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生产力在较高水平上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又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生产力与人民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辩证运动,推动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白暴力傅辉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合作与自由贸易区战略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一带一路”合作与自贸区战略联动问题,回顾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和自贸区战略实施进程,将其分为起步实践、稳步发展、快速推进和扩展升级四个发展阶段;并应用拓展的双层-三层博弈模型,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和自贸区协定谈判阶段,指出二者的行动路径和法律保障差别;比较分析了区域合作和自贸区谈判的博弈类型、难易程度,方式及内外互动转折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的合作,扩展高品质自贸区网络;巩固拓展已有自由贸易区成果,推进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升级;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引导服务业开放,促进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增强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等建议。
冯宗宪于璐瑶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双层博弈
企业金融化、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被引量:8
2022年
近年来实体企业普遍呈现金融化的倾向,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实体经济“脱实向虚”进而抑制企业创新的担忧与探讨,但其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文章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探究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维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高管薪酬激励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企业金融化与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适度金融化可以促进企业创新;(2)对国有性质与低融资约束的企业,金融化从“适度”到“过度”的临界点相对较高,金融化可在更宽幅度内促进创新;(3)高管薪酬激励在两者之间承担部分中介效应,金融化与创新的倒“U”型关系通过其与高管薪酬激励的倒“U”型关系实现传导。
王军生贠欣屹薛勇
关键词:高管薪酬激励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企业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基于美中贸易战
为了积极应对西方经济制裁尤其是美国为首提倡的脱钩断链,本文基于中美贸易战这一外生冲击,首先理论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如何影响到中国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其次,运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
赵景峰张月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战
国内快递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影响研究
2021年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商的蓬勃发展,国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国内快递业的劲头也是突飞猛进。 从中国邮政到顺丰、中通、圆通等许多民营的快递公司的出现,不仅给国民带来了改革般的购物体验,即“足不出户全球购”,更甚者对经济增长做出了众多贡献。 文章阐述了快递业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梳理了快递业对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和影响,最后对于国内快递业提出了改善建议。
何津津
关键词:快递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多维经济空间下金融机构股票收益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风险评价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以我国44家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构建多维经济空间和空间计量经济复杂网络层次模型,用于分析金融机构间的空间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造空间在险价值(S-VaR)。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身相关性、区域行政以及跨区域的引力空间权重矩阵都可以刻画我国金融机构间显著的空间效应,且基于跨区域的引力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效应测算更加精准,引入空间效应的条件在险价值可以有效地测度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风险。
陈少炜郭隆
关键词:股票收益
工业化后期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以陕西为例,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收入结构等维度分析了处于工业化后期区域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趋势。针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发展趋势中呈现的不合理问题,提出发挥三次产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各自优势;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与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促进农民工就业结构优化发展的对策。
何秀玲郭文鹏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结构
中国社区电商现存问题及建议
2021年
21 世纪以来,互联网电商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网上购物发展到直播电商,如今社区电商规模开始逐步壮大。 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产品质量结构不稳定、市场垄断严重等。 文章在探讨社区电商发展问题的同时,为其提出解决措施,给出相应对策。 同时,针对目前社区电商发展状况,给出我国社区电商发展的进一步趋势。
权格格
关键词:电商团购
国有收费公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收费公路行业绩效问题愈发凸显,但针对政府还贷公路运营载体的国有收费公路企业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为此,以2000~2019年21家国有收费公路企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半参数估计法及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法对国有收费公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动的内在结构性因素进行实证测度,得到如下结论:①国有收费公路企业TFP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非生产性投入不但未对企业自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抑制了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产出的贡献。②国有收费公路企业TFP增长缓慢,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是影响TFP变动的主要因素。集团化改制虽然可以带来短期的技术进步,但对企业TFP持续增长的贡献程度有限。③国有收费公路企业TFP呈东、西、中递减的态势。中部省份企业TFP呈现出显著的追赶效应,其主要源自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东西部省份企业TFP的提升则主要依赖技术进步。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转变行业传统发展观念,激发技术进步内生动力,促进管理体制根本变革,推动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国有收费公路企业TFP提升的主要路径;提升路径的实现有赖于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及国有收费公路企业的长期协同合作。
徐海成徐兴博安羽霏
关键词:交通工程TFP
土地财政情境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双边影响机制
2024年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财政情境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双边影响机制,为科学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策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供双边经验启示和系统研究参考。研究方法: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线性视角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存在双边差异,出让用地指标能够有效降低政府债务规模,而购买用地指标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2)非线性视角下,出让用地指标的降债效应存在边际递减规律,购买用地指标在初级阶段会增加政府债务规模,后期影响却不显著。(3)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对耕地占补平衡交易的降债效应存在异质性影响,经济增长处于中等水平时,出让用地指标能够最大化降低政府债务规模,而购买用地指标则会增加政府债务规模;经济增长处于低阶水平和高阶水平时,耕地占补平衡有利于降低交易双方债务规模。研究结论:耕地占补平衡交易要摆脱土地财政依赖,应通过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扩大边际收益,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李勃昕冯雅萱贾智滔韩先锋
关键词:土地财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地方政府债务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