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锦山鱼种场 作品数:9 被引量:86 H指数:6 相关作者: 沈土山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于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浙江湖州进行了赤眼鳟池塘培育和规模化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粗蛋白含量大于22%的配合饲料和紫萍为饵料,经6个月池塘培育,大部分1龄个体的性腺已基本成熟,2龄个体性腺成熟率达100%;池塘培育的1龄赤眼鳟的绝对怀卵量为(7.07±0.43)×104粒,相对怀卵量457.0,成熟系数23.0%。2龄赤眼鳟的绝对怀卵量为(12.18±0.89)×104粒,相对怀卵量233.5,成熟系数13.3%;拉网等应急剌激对亲鱼产卵有明显影响,每口培育塘繁殖次数不宜超过2次;赤眼鳟人工繁殖宜1次注射、自然产卵,雌鱼适宜剂量为1 000 IU HCG+10μg LRH-A/kg,雄鱼减半,雌雄亲鱼比应控制在7/4以内;浙北地区的人工催产时间在5月底至6月初、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宜。经池塘培育的2龄亲鱼的催产率95.9%、受精率75.3%~88.4%、孵化率86.6%~94.1%。 宓国强 沈土山 许谷星关键词:亲本培育 人工繁殖 杂交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被引量:6 2011年 在水温(24±1)℃条件下,对翘嘴鳜(♀)×斑鳜(♂)杂交所得的杂交鳜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PNR)。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鳜仔鱼4日龄开口,此刻仔鱼卵黄囊已吸收完毕,但油球仍在,仔鱼发育进入混合营养期。7日龄仔鱼油球吸收完毕,进入外源营养期,仔鱼混合营养期仅为3d。杂交鳜仔鱼初次摄食率开始时为15%,高峰期出现在油球即将耗尽时的6日龄仔鱼,可达70%。仔鱼不可逆点出现在7~8日龄,杂交鳜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4~5d。 练青平 宓国强 王雨辰 胡廷尖 沈土山关键词:翘嘴鳜 斑鳜 饥饿 不可逆点 鳡的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 被引量:22 2007年 于2003年至2006年,在浙江湖州市锦山鱼种场进行了鳡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2龄野生鳡在池塘中经3年专塘培育后,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10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催产,产卵率达100%、受精率86.5%、孵化率88.3%。与此同时,对鳡的胚胎发育作了详细观察。鳡受精卵在21~23℃下孵化至出膜,有效积温为705.34℃·h。 宓国强 沈土山 许谷星 黄鲜明 顾志敏 贾永义 刘启文关键词:亲本培育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6 2009年 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翘嘴鳜(♀)×斑鳜(♂)人工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漂浮卵,微粘性,卵径1.6~1.8mm。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1h45min,胚盘隆起;2h30min,进入卵裂期;3h15min,进入桑椹期;4h15min,进入囊胚期;11h,进入原肠期;13h40min,进入神经胚期;14h20min,进入胚孔封闭期;17h20min,进入肌节出现期;20h10min,进入视泡期;25h,进入尾芽期;26h40min,进入肌肉效应期;31h,进入晶体出现期;35h10min,进入心跳期;49h10min,进入眼色素形成期;51h20min,进入血液循环期;59h10min后,开始出膜。整个胚胎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偏向于母本翘嘴鳜。 宓国强 练青平 王雨辰 沈土山关键词:翘嘴鳜 斑鳜 杂交子一代 胚胎发育 池塘培育鳡鱼夏花鱼种技术探讨 被引量:2 2007年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宓国强 沈土山 许谷星 朱惠新 陈掌林关键词:鳡鱼 夏花 池塘 饲料 花(♀)×唇(♂)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为探索花(Hemibarbus maculates)(♀)×唇(H.labeo)(♂)远缘杂交的可行性,2009—2011年进行花(♀)×唇(♂)的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人工干法授精获得花(♀)×唇(♂)杂交受精卵,受精卵在(20±1)℃水温下孵化,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分别达到89.3%、72.6%和67.9%。杂交子一代仔鱼在受精后68h,30min出膜。经过25~30d饲养,夏花鱼种体长达到3~4cm,成活率66%。试验结果证明花(♀)×唇(♂)杂交子一代受精卵能够正常发育,且鱼苗、鱼种及成鱼都能正常生长发育。 练青平 宓国强 胡廷尖 刘士力 李倩 王雨辰 沈土山 周国华关键词:远缘杂交 唇鱼骨、花鱼骨及其杂交F_1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21 2011年 运用3种多元分析法分析了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花鱼骨H.maculates及其杂交F1(唇鱼骨♀×花鱼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杂交F1在体形和体色上完全偏向于母本唇鱼骨,仅背部的小黑点是继承了花鱼骨的形态特征;唇鱼骨、花鱼骨和杂交种F1的可数性状中背鳍、臀鳍、胸鳍和腹鳍条数基本上一致,各项差异均不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9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的形态与唇鱼骨形态较为相似。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3种鱼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6.7%~100%(P1)、87.9%~100%(P2),综合判别率为94.4%。 练青平 宓国强 胡廷尖 王雨辰 沈土山 姚子亮关键词:花[鱼骨] 外源激素诱导唇排卵作用的研究 2007年 于2005年4月在浙江湖州地区进行了外源激素单一剂种和2种、3种剂型配伍对唇鲭的诱导排卵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DOM诱导,剂量为10mg/kg时,其排卵率为80%,LRH—A剂量为20μg/kg,排卵率为20%,HCG剂量为2000IU/kg时,排卵率为0。当各组的剂量减至1/4时,其排卵率均为0;2种以上激素配伍诱导时,凡有DOM加入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有较好的排卵效果,DOM剂量为5mg/kg时,排卵率为70%-100%。 宓国强 姚子亮 顾志敏 黄鲜明 沈土山 刘启文 许谷星关键词:外源激素 诱导排卵 杂交鳜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22 2009年 通过对斑鳜(♀)×翘嘴鳜(♂)人工杂交F1胚胎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了其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杂交F1的卵裂方式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2 h 30 min进入2细胞期,受精后4h 30 min进入囊胚期,受精后13 h进入原肠期,受精后19 h 40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22 h 30 min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117 h 30 min仔鱼出膜。杂交F1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母本基本一致。 宓国强 练青平 王雨辰 沈土山关键词:斑鳜 翘嘴鳜 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