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三医院
- 作品数:1,617 被引量:5,455H指数:26
- 相关作者:刘建新唐宗椿杨术真李仓霞戴捷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1982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发生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为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某院2014年1月-12月19 82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4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1.73%,感染例次数367例次,例次感染率1.8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和泌尿道;科室分布以ICU(5.73%)为主,其次是心血管内科(4.08%)和中医科(3.18%);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 d,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发生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 徐樊李莉莉韩雪玲陈晓丹景丽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表皮生长因子对全胃肠外营养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TPN+EGF组。测定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对小肠粘膜组织形态学进行观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地高辛随机引物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小肠粘膜EGF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TPN+EGF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较TPN组明显降低(P<0.05),小肠隐窝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以及小肠粘膜EGF受体、EGF受体mRNA的表达均较TPN组增加(P<0.01)。结论GGF能促进TPN大鼠小肠粘膜EGF受体及其基因的表达,启动隐窝细胞分裂,恢复隐窝细胞生成率,保护肠粘膜机械屏障,从而达到减少细菌易位的作用。
- 赖俊浩王俊义张国祥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胃肠外营养肠道细菌易位
- 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效果评估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我院4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75.0%。治疗前后眼病体征明显改善。结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王科文张亚萍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 1997年
- 近几年来有关高血压病IR及高胰岛素血症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文献认为IR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特征.但也有认为未能证实胰岛素抵抗的存在.本文旨在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进一步了解IR的存在有否普遍性.并探讨与血压、血脂及肥胖的关系.
- 薛成相李德华汤洪陈万强李洪田林玉梅方红梅苏秀鱼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病理
- 指动脉串联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脱套伤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总结指动脉串联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指端脱套伤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9~62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冲压伤5例,机器绞轧伤7例,挤压伤1例。损伤指别:示指6例,中指4例,环指2例,小指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0cm×1.8cm~3.0cm×2.5cm。合并末节指骨骨折3例,伸、屈肌腱止点断裂各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h30min~12h,平均4h。术中在同一供区切取指固有动脉走行上相邻的两块皮瓣瓦合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指根部近端皮瓣切取范围为1.2cm×1.0cm~2.0cm×1.5cm,远端皮瓣为1.1cm×1.0cm~1.5cm×1.3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1例皮瓣术后2h发生血管危象,经间断拆线后解除;其余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末次随访时两点辨别觉为7~11mm;手指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指动脉串联逆行岛状皮瓣是利用远侧指间关节指固有动脉交通支的解剖特点,在同一供区切取指固有动脉走行上相邻的两块皮瓣修复指端脱套伤,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 刘刚义席志峰王从虎朱修文刘宗义王芳
- 关键词:创面修复
- 多点接触接骨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应力变化的试验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多点接触接骨板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对比研究,探讨多点接触接骨板的应力变化。方法:20只山羊以线锯锯断双侧股骨致完全骨折,分别以多点接触接骨板(实验组)和同等材质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照组)内固定,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记录有关数值,同时描记载荷形变曲线。结果:两种接骨板在固定早期,其抗弯及抗扭力学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骨折愈合中后期,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取出接骨板后各项力学指标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点接触接骨板在骨折固定早期,能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多点接触接骨板的固定强度逐步下降,应力遮挡逐步消失,允许折端承受一定的应力刺激,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与塑形,减少甚至避免再骨折的发生。
- 付清海孟新文许向东汪丙昂席志峰侯德门丁春华于良
- 关键词:长管状骨骨折应力动力加压钢板
- 阑尾原发性粘液腺癌2例
- 2000年
- <正> 例1 男,5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于1997年4月5日入院。查体T37.6℃,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腰大肌试验阳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22.3×10~9/L,N0.816,L0.184。诊断:急性阑尾炎。于4月9日常规切除阑尾。病理检查:阑尾长9cm,直径3cm,呈囊状扩张,浆膜面覆白苔,腔内充淡黄粘液,粘膜面粗糙。镜下:阑尾粘膜为粘液腺癌组织代替,癌细胞高柱状,核长位于基底,异形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多见,癌组织侵及阑尾肌壁深层。免疫组织化学:CEA阳性。病理诊断:阑尾原发性粘液腺癌,
- 朱峰张翀王慧静赵玉宁
- 关键词:阑尾肿瘤粘液腺癌病例报告
- 硫酸镁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硫酸镁对急性颅脑损伤后白介素 1β (Interleukin 1β,IL 1β)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镁离子保护创伤神经元的可能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镁离子对颅脑损伤后IL 1β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大鼠大脑局部损伤区及周围神经细胞中IL 1β阳性产物表达明显增加 ,伤后 4h ,8h ,12h较 1h升高非常显著 (P<0 0 1) ;伤后给予硫酸镁可以抑制IL 1β的过高表达 ,其组织学中神经组织变性、坏死及血管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 颅脑损伤后 ,受损脑组织中IL 1β表达增加 ,硫酸镁可以通过抑制伤后IL 1β表达 ,起到保护创伤神经元的作用。
- 张迅李拴德毛小林杨喜民王晓峰李迎国
- 关键词:硫酸镁急性颅脑损伤白细胞介素-1Β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自发性出血的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诊断中的成像特点,以提高MSCTA对颅内自发性出血病因分析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颅内出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根据MSCTA成像特点,分析评价MS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病因中的影像价值。结果:在164例患者中,动脉瘤合并出血者37例;血管发育不良伴出血者48例;动静脉血管畸形继发出血者13例;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出血者49例;白血病颅内浸润继发出血者3例;脑转移瘤伴出血者5例;凝血机制障碍继发颅内出血者2例;原因不明出血者7例。治疗前MSCTA检查明确出血原因者总计132例。MSCTA诊断与最终病理结果符合率达80.5%。结论:MSCTA能够作为颅内自发性出血的一种筛查手段,可为临床明确自发性颅内出血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 范治国林鸣戴捷李艳王小妮马振国刘坤毛世梅董宇杰
-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
- 病案首页966处缺陷的排列图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运用排列图对病案首页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病案首页缺陷的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966处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把影响病案首页缺陷的因素限制在可控制范围内,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 昌齐张惠芳
- 关键词:病案首页排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