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气象局
- 作品数:1,427 被引量:7,999H指数:46
- 相关作者:段旭琚建华陶云陈艳孙绩华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云南省东部地区导线覆冰厚度模型研究
- 杨竹云杞明辉王磊李磊胡娟许迎杰刘博文
-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
- 热带区域冬玉米物候发育的模拟与模型检验被引量:4
- 2015年
- 为探索热区环境下冬播玉米物候发育的温度效应,建立具有较好解释性的冬玉米物候发育模拟模型。基于云南陇川、瑞丽、芒市三试点分品种和播期的3年试验资料,比较不同模拟方法对冬玉米物候期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以0℃、6℃、8℃、10℃为下限温度的积温模型,预测精度均不高,根均方差(RMSE)为7~11天。因此本研究在WOFOST模型基础上,以日最高温、日最低温2个驱动变量取代日均温,为不同物候期分别设置基点温度,基于物候期分段函数、建立了新的冬玉米物候发育模拟模型。模型采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检验,对两供试品种物候期预测的RMSE分别为4.42天和4.19天。模型体现了日温变化对发育速率的影响,体现了不同物候期温度效应的差异,具有较好的机理性,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 李超李文峰钱晔
- 关键词:冬玉米物候期积温
- 台风Chanchu(0601)强度日变化特征分析
- 2018年
-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模拟了台风Chanchu(0601),模式再现了台风Chanchu的路径、强度及结构。利用模式资料分析了台风Chanchu发展增强过程中其流出层和流入层风速的日变化特征、造成该日变化特征的机制及其对台风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台风Chanchu流出层和流入层的风速均存在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表现在低层径向入流和高层径向出流在夜间至清晨明显增强,在白天增加缓慢;切向风变化趋势同径向风类似,位相较径向风落后约6 h。通过对比夜间和白天云顶温度(CTT)和垂直速度频率(CFADS)的分布,发现夜间对流较白天更加活跃,这与夜间云顶冷却所导致的静力稳定度降低有关。利用切向风倾向方程进行收支分析,结果显示太阳辐射日变化通过调节对流日变化,引起高低层径向气流的日变化,进而造成切向风速的日变化,从而影响台风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日变化对台风强度变化的指示意义。
- 廖玥王咏青张弛张秀年
- 关键词:台风风速日变化
- 中国春末5月区域降水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8
- 2003年
- 利用典型相关理论,研究了中国15个区春末5月降水指数与其前期(1~4月)和同期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5月降水和前期及同期500 hPa环流场的相关性以前期1月和同期5月的最好。前期500 hPa环流场对我国5月降水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全球性,而同期的高相关区主要出现在上游的欧亚地区。此外,前期不同的大气环流运动变化形式对5月降水有不同的影响,即对于时间相隔较长的1~2月,中高纬度超长波的发展变化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对于相邻4月和同期5月更主要是不同类型遥相关的变化,如前期4月的西太平洋型(WP)和西大西洋型(WA)对我国5月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降水有着相当的影响。另外还发现,5月降水和1~5月高度场相关的典型特征向量分布在东部地区由南向北呈正负相间的波列结构,在全国范围内的东西方向上,相关区也是正负交替出现。
- 严华生陈艳郭世昌王会军
- 关键词:高度场
- 云南省农业气候相似研究
- 该成果收集了国外496个台站和国内638个台站基本气候资料,建立了云南134个台站所对应的国内、外农业气候相似距库和云南省内之间的农业气候相似距库。根据气候相似与农业气候相似理论,对与农业有关的气候要素进行了多种组合,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数据库引种气象资料气象条件农业
- 奇异值方法模型对降水的预测试验
- SVD方法由于可以用来研究两个气象场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其与多元回归结合作短期气候预测试验,并用它对云南雨量与海温进行分解,客观地反映出海洋和大气的耦合关系,所选高相关区的预报因子物理意义清晰,并与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预测效...
- 张万诚解明恩
-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海温
- 文献传递
- 昆明城市暴雨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利用昆明市水文、气象部门站点的城市暴雨资料,分析了昆明城市暴雨特征,为昆明城市防洪排涝的规划、建设及减轻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 黄英王宇
- 关键词:暴雨特征
- 大气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变化的时空结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1948-2006年NCEP/NCAR的温度场、风场和对流层顶气压场的逐日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及其方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①南北两半球对流层顶断裂区附近以及青藏高原是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变化的显著区域,南半球纬向平均加热率随纬度的波动比北半球剧烈;②赤道附近对流层顶的热量收支处于相对的准平衡态,而加热率突变性最强的区域位于海陆交界的洋面上空;③全球对流层顶的平均热量收支是处于大气冷却为主的热力学状态结构中,而且平均加热强度的主要年代际演变呈现出整体降低的趋势,年际变化则具有显著的QBO现象;④南北半球对流层顶正负加热率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空间波列结构,夏季加热率的经向梯度较弱,而冬季经向梯度增强并具有多样性;⑤对流层顶断裂带所在区域为加热率方差常年显著的带状区域,方差的高值带随着季节的转换存在着南北向的移动和东西向的伸缩现象,冬季是对流层顶空间热量收支变化最活跃的季节.
- 王卫国刘晓璐王颢樾孙绩华陈新梅樊雯璇杨利群左群杰
- 关键词:对流层顶加热率年际和年代际变化QBO
- 云南年降水多周期叠加与连续特大气象干旱关系及趋势预估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选用Morlet连续复小波变换(cmor)分析1959—2012年云南全省125个气象站的逐年站平均降水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分布特征,解析云南2009年以来降水异常特少导致连续特大干旱的成因,用各主周期的小波系数实部数据建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模拟年降水距平的时间演变,预估未来5 a逐年降水趋势.结果表明:云南年降水存在明显的26、16~17、9~10、4 a 4个时间尺度不同的振荡主周期;其中26 a周期最为明显,且最持续稳定,次明显的是9~10 a周期,也有持续稳定的特点;1992年前、后的振荡主周期差异明显;自2009年以来,4个不同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均进入或处于谷期,4个主周期谷底效应的叠加,是云南降水连续4 a异常偏少导致连续特大干旱的重要成因之一;云南的降水偏少时段可能在2014—2015年结束,以持续年降水异常偏少为特征的云南连续特大气象干旱也将可能随之结束.
- 彭贵芬刘盈曦
- 关键词:降水量小波分析
- 城市化对西双版纳辐射雾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1年
- 利用景洪气象站和大勐龙气象站的资料 ,对西双版纳辐射雾减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6 0— 1984年 ,地形地质条件相近的景洪站与大勐龙站的年雾日数、年均气温、年均湿度、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一致 ,可认为两站的自然气候变化是一致的。而 1985年以后 ,两站年雾日数和年平均湿度的变化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对人文条件的对比发现 ,景洪市的城市化进程远远大于大勐龙站 ,因此 。
- 黄玉仁沈鹰黄玉生谭应中
- 关键词:城市化辐射雾年均气温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