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716 被引量:2,798H指数:22
相关作者:胡林峰范文秀陈娜杨理张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0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9篇理学
  • 164篇化学工程
  • 59篇农业科学
  • 58篇文化科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4篇医药卫生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电气工程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生物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0篇光谱
  • 53篇教学
  • 52篇纳米
  • 47篇光度
  • 46篇光度法
  • 42篇分光光度法
  • 42篇催化
  • 36篇注塑
  • 32篇光谱法
  • 30篇原子
  • 29篇离子
  • 26篇分子
  • 24篇微量元素
  • 24篇表面活性
  • 23篇活性
  • 23篇活性剂
  • 23篇光度法测定
  • 22篇原子吸收
  • 22篇化合物
  • 20篇色谱

机构

  • 705篇河南科技学院
  • 8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1篇新乡医学院
  • 16篇郑州大学
  • 1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清华大学
  • 8篇济源职业技术...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4篇河南机电高等...
  • 4篇四川大学
  • 4篇新乡学院
  • 4篇焦作大学
  • 3篇洛阳师范学院
  • 3篇平原大学
  • 3篇开封大学
  • 3篇中原工学院
  • 3篇国际竹藤网络...
  • 3篇新乡天祥药业...

作者

  • 66篇范文秀
  • 64篇张甲敏
  • 53篇侯振雨
  • 48篇张裕平
  • 42篇杨风霞
  • 39篇王雪静
  • 38篇姜小莹
  • 35篇孟志芬
  • 31篇亓新华
  • 29篇胡林峰
  • 29篇祝勇
  • 29篇荆瑞俊
  • 28篇谷永庆
  • 27篇许光日
  • 26篇李淑梅
  • 26篇侯玉霞
  • 25篇朱芳坤
  • 25篇李晓波
  • 24篇李英
  • 23篇王玉洁

传媒

  • 80篇光谱实验室
  • 29篇工程塑料应用
  • 26篇河南科技学院...
  • 23篇广东微量元素...
  • 23篇河南科技学院...
  • 21篇广州化工
  • 2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0篇无机化学学报
  • 10篇河南师范大学...
  • 10篇材料保护
  • 10篇理化检验(化...
  • 9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电镀与精饰
  • 8篇化学试剂
  • 8篇电镀与涂饰
  • 7篇有机化学
  • 7篇塑料工业
  • 7篇河南省化学会...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9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16篇2020
  • 19篇2019
  • 30篇2018
  • 24篇2017
  • 8篇2016
  • 21篇2015
  • 25篇2014
  • 26篇2013
  • 47篇2012
  • 57篇2011
  • 64篇2010
  • 48篇2009
  • 88篇2008
  • 49篇2007
  • 79篇2006
  • 56篇2005
7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树叶酸预处理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以柳树叶为底物,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底物的稀HCl预处理工艺。首先通过四因素五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预处理温度、HCl浓度、预处理时间和底物浓度对总还原糖(TRS)的影响;然后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对柳树叶的预处理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柳树叶HCl预处理工艺的四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HCl浓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和底物浓度。最佳预处理工艺为HCl浓度0.90%、预处理温度123.62℃、预处理时间53.06 min和底物浓度9.45 g/L,此时总还原糖浓度最大为378.44 mg/g,说明HCl预处理可以较好地提高柳树叶的糖化率。
崔茂金祝勇周玉
关键词:正交实验响应曲面法
铁(Ⅲ)-钙镁试剂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2005年
在pH4.3的HAc-NaAc水溶液中,铁(Ⅲ)-钙镁试剂在滴汞电极上,于-0.56 V(vs.SCE)处有一良好的极谱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铁(Ⅲ)浓度在9.1×10-8~2.2×10-6 mol/L (r =0.999, n=10)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3×10-8 mol/L.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和极谱波的性质.该方法已用于生物样品中铁的测定.
李永芳董文举
关键词:络合吸附波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禽卵蛋白质被引量:6
2007年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方法已基本成熟。本实验参考该电泳法对普通鸡卵、草鸡卵、乌鸡卵、山鸡卵、鸭卵、鹌鹑卵的蛋清、蛋黄进行了电泳分离和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禽卵蛋清、蛋黄的电泳图谱与鸡血清的图谱相似,呈现5条色带,并用吸光度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为进一步探讨禽卵蛋白的含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董彩霞黄建华祝勇杨会平
关键词:卵蛋白电泳图谱分光光度计
白苏乙醇提取物及挥发油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分别采用溶剂浸提和水蒸汽蒸馏法对白苏叶进行提取,并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种白苏叶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在0.1 g干样/mL下,白苏叶乙醇提取物在3~5 d的培养时间内能够完全抑制辣椒疫霉病菌的生长,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60%。白苏叶挥发油在测定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白苏叶挥发油在0.5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供试7种供试病菌的生长。白苏挥发油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测定表明,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677mg/mL和0.1050 mg/mL。
陈根强胡林峰朱红霞谢延峰
关键词:白苏乙醇提取物挥发油抑菌活性
二硫键桥联双二茂铁芳胺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p、m-二茂铁苯胺和p-乙酰硫基苯甲醛反应,合成了两个含p-乙酰硫苯基的二茂铁席夫碱化合物,硼氢化钠还原碳氮双键的同时对乙酰硫基脱保护,得到了两个二硫键桥联双二茂铁芳胺化合物。用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电化学循环伏安研究表明,p、m-二茂铁苯胺所形成的席夫碱及其还原脱保护产物的循环伏安性质略有差异,其中仲氨基和二茂铁处于对位的二硫键桥联双二茂铁芳胺容易失去电子。电化学研究表明,通过二硫键的均裂和Au-S键可将含刚性芳香环的二茂铁分子通过自组装的方法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可作为潜在的生物化学传感器。
李长恭何欢欢尚静艳吴少伟王留成
关键词:二茂铁衍生物电化学
混合金属离子滴定中酸度控制问题的再探讨
2006年
对络合滴定中酸度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再探讨,提出了混合金属离子滴定适宜酸度范围的新的计算方法。
娄天军王天喜
超分子聚集体的构建及其微结构调控热力学
目前研究最多的药物载体类型是由两亲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超分子聚集体[1-4],通过分子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对于目标药物的活性保护、减小副作用、提高生理环境下的载体稳定性、靶向释放和控制释放等要求。当加载的客体分子是水难...
白光月过治军赵文琦王玉洁
关键词:热力学分子间相互作用药物载体
文献传递
氯酸钾-甲基红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甲醛被引量:6
2004年
在H2 SO4 介质中 ,利用甲醛催化氯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 ,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 0 0 4~ 0 80 μg·mL- 1,检出限 1 74× 1 0 - 9g·mL- 1。本法应用于化妆品中甲醛的测定 。
侯振雨张玉泉王有臣
关键词:甲醛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甲基红
钠离子掺杂制备α-Fe_2O_3纳米棒被引量:1
2006年
用NaOH和Fe(NO3)3.9H2O共沉淀法制备了半导体纳米材料α-Fe2O3的前驱体。分别在350℃、550℃、700℃焙烧得到α-Fe2O3。通过XRD、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由于少量钠离子的存在制得的α-Fe2O3呈棒状,用该方法所制得的α-Fe2O3纳米棒在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1]。
王天喜娄天军杨凤霞游红伟
关键词:纳米管氧化铁均相沉淀
表面活性剂与球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热力学及光谱研究
表面活性剂与酶的相互作用,依赖于表面活性剂和酶蛋白的结构,具有使酶变性、失活、活性保护及超活性等功能。酶蛋白的构象主要依赖于蛋白质中丰富的氢键和疏水作用,任何构象的改变都将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表面活性剂的双亲结构与蛋白质之...
王玉洁刘君玲李艳娜王九霞白光月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