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研室
- 作品数:316 被引量:307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丽李同全张之强刘克强王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分类解析及反思
- 2014年
-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的成长史,阅读名著能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性情,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化素养大有裨益。
- 张妍南洋
- 关键词:阅读试题名著中考陶冶性情审美体验
- 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读《云南冬天的树林》课例有感
- 2012年
- 于坚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作品平易却蕴涵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哲学认知的作家。《云南冬天的树林》这篇诗化的哲理散文,对高中生而言的确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本。面对这样不好对付的课文,熊老师凭借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底。在把握文本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教学价值”做了合理的取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入课前熊老师通过引入圣经故事(巴别塔的故事)和海德格尔、
- 龙祖胜
- 关键词:高中生
- 地理教学整体改革实验报告
- 1988年
- 一、实验目的: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对照各国教改趋势来看,我国地理教学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如何改革旧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及相应改革考试制度等,所有这些问题,其本身以及相互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
- 崔雯佩马志强吕佩兰
-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学体系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形式课内外相结合思想教育
- “对不良诱惑说‘不’”教学设计
- 2009年
-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 刘淑敏杜爽
- 关键词:教学设计诱惑教学目标价值观
- 基于生态作文教学的作文互动态的建立
- 2010年
- 若把作文看作生态体系,我们最终没有在现实中普遍收获令全民,包括学科教学设计者、教学实践者(语文教师)满意的“优质的作文”,这表明问题不仅可能出现在作文的创造者——学生身上,还和触发写作行为的现实生活,包括学习生活有关,甚至和进行作文行为导控的教师有关。也正是这些和“作文生产”息息相关的“要素”和“条件”协调作用,才形成了“现有的作文”(现实作文)。作文不是孤立的文章,它是生活现象,是语言现象,也是人际交互现象。我把应用这一理念,基于作文生态而进行的作文教学,称为生态作文教学。
- 赵福楼
-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态体系语文教师写作行为教学设计者
- 天津在线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 2002年
- 教育基础理论、教育评价和教育发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程中,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 高淑印齐国英蒋宪津
- 关键词:在线考试信息技术教育
- 我们对青少年修养课教学改革的想法
- 1986年
- 近一、二年,我市在调查研究青少年修养课教学现状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教育心理学关于品德及其形成和贯彻“三个面向”中的德育问题,做了一些教学改革的试验研究。我们在试验中,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首先从方向上总体上设计改革试验方案,革除弊端,使其出现新面貌。我们是按照如下思路考虑教学改革的: 1.
- 任宝阳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育科学理论教学原则德育问题道德习惯
- 走向综合的语文学习与课堂形态的适应性改变
- 2011年
- 语文自从现代教育实行分科教学以后,一直处于落寞之中,并苦苦探寻自己的出路。甚至语文老师要问:什么是语文?这个学科的功能是什么?作为语文教师我能干什么?所谓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争,究其实质就是旧语文(封建时代的书塾与官学语文)学科功能被分化后所引发的教师的内心焦虑和失落的一种心理投射反映。语文学科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关联最为密切,
- 赵福楼
- 关键词:语文学习课堂形态适应性语文学科语文教师学科功能
- 学习地理要有哪些地理意识?
- 2004年
- 认识是人的心理的概括性、预见性、能动性和制约性的综合表现,也是人地协调的理念和行为。地理学习就是不断形成地理意识的过程,有了较强的地理意识.就有了认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观念和方法。学习地理要有哪些地理意识呢?
- 王丽
-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意识
- 行而知之
- 2013年
-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行”。
- 天津考生刘克强
-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