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4,769 被引量:28,666H指数:58
相关作者:黄耀坚高亚辉宋思扬王义权林益明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34篇期刊文章
  • 761篇会议论文
  • 2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03篇生物学
  • 1,058篇农业科学
  • 1,055篇医药卫生
  • 35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2篇化学工程
  • 1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8篇理学
  • 78篇天文地球
  • 65篇文化科学
  • 3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机械工程
  • 9篇经济管理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哲学宗教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60篇细胞
  • 412篇基因
  • 364篇蛋白
  • 355篇植物
  • 262篇红树
  • 227篇病毒
  • 198篇活性
  • 159篇红树林
  • 150篇克隆
  • 147篇肿瘤
  • 128篇肝炎
  • 123篇蛋白质
  • 123篇免疫
  • 119篇白质
  • 114篇抗体
  • 111篇红树植物
  • 94篇硅藻
  • 92篇水稻
  • 90篇污染
  • 88篇酸酶

机构

  • 4,719篇厦门大学
  • 163篇国家海洋局第...
  • 94篇集美大学
  • 68篇福建省农业科...
  • 59篇福建农林大学
  • 53篇中国科学院
  • 37篇泉州师范学院
  • 36篇福建医科大学
  • 32篇福建师范大学
  • 30篇福建省林业科...
  • 30篇汕头大学
  • 30篇厦门出入境检...
  • 24篇漳州师范学院
  • 23篇福建省水产研...
  • 23篇国家海洋局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2篇厦门市第一医...
  • 20篇华中农业大学
  • 19篇中山大学
  • 18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82篇林鹏
  • 245篇陈清西
  • 197篇夏宁邵
  • 157篇郑天凌
  • 146篇高亚辉
  • 142篇张军
  • 139篇苏文金
  • 126篇陈亮
  • 110篇田惠桥
  • 107篇林益明
  • 105篇黄河清
  • 103篇郑忠辉
  • 97篇李祺福
  • 88篇黄耀坚
  • 87篇陈小麟
  • 80篇彭宣宪
  • 79篇龙敏南
  • 74篇王三英
  • 69篇王重刚
  • 66篇王勤

传媒

  • 1,027篇厦门大学学报...
  • 182篇台湾海峡
  • 99篇海洋科学
  • 56篇海洋学报
  • 49篇病毒学报
  • 45篇细胞生物学杂...
  • 44篇生态学报
  • 44篇微生物学报
  • 4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0篇武夷科学
  • 35篇微生物学通报
  • 3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2篇生态学杂志
  • 30篇亚热带植物科...
  • 28篇中国人兽共患...
  • 26篇中国生物化学...
  • 26篇应用生态学报
  • 24篇分析化学
  • 24篇中国人兽共患...
  • 22篇实验生物学报

年份

  • 12篇2024
  • 26篇2023
  • 45篇2022
  • 35篇2021
  • 26篇2020
  • 48篇2019
  • 49篇2018
  • 78篇2017
  • 87篇2016
  • 93篇2015
  • 89篇2014
  • 86篇2013
  • 142篇2012
  • 170篇2011
  • 202篇2010
  • 219篇2009
  • 371篇2008
  • 283篇2007
  • 358篇2006
  • 285篇2005
4,7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碳离子对甜菊生长和叶绿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研究了能量为100 keV,剂量为1015/cm 2 的碳离子对甜菊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发育及叶绿体结构的影响.证明被注入种子出现萌发迟缓、生长速度减慢、植株株型变矮和生物量减少等生物学性状变化;幼叶细胞的叶绿体发育分化减慢、基质类囊体形成滞后、基粒数及基粒类囊体片层减少;部分幼叶细胞叶绿体膜破损、基质片层断裂直至叶绿体解体(约占二十分之一).表明该能量剂量的碳离子注入将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其原因之一是叶绿体发育迟缓和叶绿体的损伤.该研究为低能碳离子对甜菊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罗茂春沈明山徐金森蒋先志邵寒娟陈睦传陆挺舒世珍
关键词:甜菊叶绿体诱变育种
Cd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秋茄幼苗生长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导致的河口重金属污染等的影响,红树林退化与消失的趋势相当严重,红树林的保育恢复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立足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红树植物的共生关系,以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S.,L.)Yong)为试材,在施加重金属Cd(0,5,10,20,40mg/kg)的条件下,通过接种与不接种混合AMF,对比研究从红树林生境中筛选扩繁的优势AMF菌种对秋茄幼苗生长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AMF使得秋茄幼苗的生物量增加,但株高未出现明显变化.Cd胁迫引起了秋茄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的持续上升,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低含量下刺激,高含量下抑制的效应.接种AMF使得MDA含量显著减少,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从而能够更好地清除活性氧,减轻Cd胁迫下秋茄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护植物.研究揭示AMF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潜在的抗重金属污染生理生态功能,为红树林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谢翔宇翁铂森赵素贞严重玲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CD抗氧化酶系统秋茄
花鲈逆转指环虫病病理学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对花鲈的逆转指环虫病进行了病理学研究 .结果表明 ,逆转指环虫寄生于花鲈的初级鳃丝 ,轻度感染导致鳃丝组织完整性的破坏 ;中度感染引起鳃丝组织增生、肿胀和融合 ;重度感染引起鳃丝组织坏死、崩解以及粘液细胞数量的极剧减少 ,并有粘液物质的排空 .研究还表明 。
李立伟杨文川
关键词:病理学寄生虫病致病机理寄生部位
福建东山几种木麻黄的物质与能量特征被引量:37
2004年
对福建东山 7种木麻黄 (普通木麻黄、粗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肥木木麻黄、山神木麻黄、鸡冠木麻黄、滨海木麻黄 )及其距海岸不同远近的普通木麻黄的小枝的物质和能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东山 7种木麻黄小枝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因种而异 ,灰分含量在 3.0 6 %~ 5 .98%之间 ,干重热值在 19.4 6± 0 .0 7~ 2 0 .82± 0 .15 k J/ g之间 ,去灰分热值在2 0 .5 9± 0 .0 5~ 2 1.4 8± 0 .15 k J/ g之间 ;其中 ,山神木麻黄小枝的灰分含量最低 ,而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最高 ,符合理想燃料对低灰分含量和高热值的要求 ;木麻黄小枝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值现象 (特别是山神木麻黄 )是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适应环境的结果 ,在小枝中进行了高能化合物的积累。木麻黄对环境的特殊适应也反映其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 ,是植物自身的高能量对物质的一种补偿作用 ;7种木麻黄小枝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 (P<0 .0 5 ) ;干重热值与粗脂肪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P<0 .0 1) ,而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P>0 .0 5 ) ;(2 )距海岸不同远近的普通木麻黄小枝的物质与能量特征存在差异 ,灰分含量在 3.5 8%~ 8.75 %之间 ,平均为 6 .0 3% ;干重热值在 2 0 .33± 0 .0 0~ 2 1.
林益明郭启荣叶功富林玲林鹏
关键词:木麻黄
稻米粒形的QTL定位及上位性和QE互作分析(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广陆矮4号×佳辐占水稻重组自交系构建了SSR标记的遗传图谱.联合2007年和2008年获得的两组稻米粒长(GL)、粒宽(GW)、长宽比(L/W)数据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以及加性QTL、上位性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1)在加性效应分析中两个群体共检测到4个控制粒长的QTL,4个控制粒宽的QTL,5个控制长宽比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3.81%、15.36%和16.29%.(2)在上位互作效应分析中两个群体共检测到2对控制粒长的互作QTL,1对控制粒宽的互作QTL,3对控制长宽比的互作QTL,贡献率分别为5.77%、2.59%和7.42%.(3)环境互作检测中,发现共有13个加性QTL和4对QTL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与环境产生了互作效应.结果表明,上位性效应和加性效应都影响稻米粒形遗传,QE互作效应也对粒形有着显著的影响.
王伟叶志云郑景生黄育民黄荣裕王侯聪江良荣
关键词:水稻粒形数量性状座位
从假单胞菌1896中分离到的5个环二肽类化合物被引量:4
2011年
以海洋细菌假单胞菌1896(Pseudomonas sp.1896)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30 L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并通过1D,2D-NMR和ESI-MS光谱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cyclo-(L-pro-L-tyr)(Ⅰ)、cyclo-(D-pro-L-tyr)(Ⅱ)、cyclo-(D-pro-L-val)(Ⅲ)、cyclo-(D-pro-D-trp)(Ⅳ)、cyclo-(L-pro-D-met)(Ⅴ).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中蕴藏着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环二肽,是开发微生物药物的重要资源.
石妞妞徐俊沈月毛
关键词:海洋细菌假单孢菌次级代谢产物
福建宁化县的常绿阔叶林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分析了宁化县现状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基本特征及划分其类型.据对其19处具代表性样地、每样地取100m^2面积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共含维管束植物115种,分隶46科81属.群落区系主要有壳斗、冬青、茜草、杜鹃花、越桔、山矾等科属;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居多数,分别占总属数的42.2%和27.0%.全县常绿阔叶林可分甜槠林等10个群系,上层树种以甜槠、栲树和细柄蕈树等为主,属典型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但具较大次生性而切需加强保护.
郑世佑吴河流张绍基丘喜昭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黑眶蟾蜍蝌蚪的适应性温度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实验报道了黑眶蟾蜍蝌蚪(Bufo melanostictusdyi Schneider)在9℃、16℃和23℃三个不同驯化温度下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9℃实验条件下,蝌蚪的最适温度是17.2℃,逃避温度是26.4℃;在16℃条件下,蝌蚪的最适温度是23.6℃,逃避温度是31.3℃;在23℃的条件下,25.9℃和33.5℃为黑眶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和逃避温度。实验的高温致死温度范围是39~41℃,而低温致死温度均是2℃。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驯化温度对最适温度与逃避温度影响差异显著(P<0.05),而驯化温度对蝌蚪的致死温度没有差异显著性(P>0.05)。通过对黑眶蟾蜍蝌蚪进行热耐受性调节,能提高其对环境温度波动的适应性。
徐大德徐大德罗斯特
关键词:最适温度致死温度
APC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细胞骨架的关系被引量:15
2004年
编码APC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基因的缺失突变会导致家族性和散发性的结肠癌,APC蛋白除了能直接参与Wnt信号途径调节b-catenin的浓度之外,最近的研究表明APC蛋白能够与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微管和微丝直接或间接结合,通过调节微管的解聚和聚合,间接调节染色体的分离,作为潜在的细胞骨架调节分子将细胞骨架与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紧密联系在一起。
马宗源李祺福
关键词:APC细胞骨架微管
中国鲎胚胎发育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孵化中国鲎 ,详细观察研究中国鲎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特点及其规律 .中国鲎的胚胎早期发育可分为卵裂和囊胚形成期 (所需时间约 6d)、原肠胚和附肢原基形成期 (约 11d)、组织分化期 (约 17d)、快速生长期 (约 16d) .在组织分化期 ,胚体共进行 3次胚内蜕皮 ,并在第 2次蜕皮的同时卵胶膜破裂蜕去 ,完成 3次胚内蜕皮的胚体身体扁平 ,各组织器官基本成型定位 .在快速生长期内 ,胚体完成最后一次胚内蜕皮 ,蜕皮后胚体进一步扁平 ,各组织器官进一步完善 .第 4次蜕皮后 35d时间胚体破坏内卵膜而孵化为自由游泳的一龄幼鲎 ,开始胚后发育 .孵化的一龄幼鲎大约经过
洪水根李祺福陈美华黄大川
关键词:中国鲎胚胎发育卵裂原肠胚组织分化
共47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