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2,712 被引量:2,966H指数:16
- 相关作者:王志清刘成才张祝平胡斌连登岗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K歌节目兴起原因探析
- 2009年
- 继“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唱歌选秀类节目之后,“K歌”再次成为综艺节目的关键词。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等K歌节目在取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同类节目的出现。
- 刘倩
- 关键词:综艺节目节日超级女声湖南卫视
- 女性的独处能力与“自己的房间”
- 2010年
- 女性独处能力较弱,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悖论:生活的适应性与其思想的依附性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其独处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导致了女性在社会性别格局中弱势地位的不利处境。在这种处境下,女性主体有必要在提升女性自觉意识的前提下,适时适地保持与异性必要的性别距离,打造属于"自己的房间"——不仅是"阴性"的,也是"隐性"的,既能"排他"也能"容他"的"自己的房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女性自我的独立意志与独立判断。
- 宋新军
- 关键词:女性适应性独立性
- 扬雄《方言》中方言词“芔”“耸”“融”考证
- 2022年
- 扬雄《方言》中的一些方言词如“芔”“耸”“融”与其通语词存在字形意义上的联系,本文主要借助古籍文献,论述《方言》中存在方言词和通语词在字形意义上有联系的现象,并对照词典进一步探究,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一些方言词的消亡、意义变化等情况。
- 沙琳徐佳敏梁晔
- 关键词:扬雄《方言》词义变化
- 彭士奇与元代科举经义的著述和编选
- 2013年
- 一、彭士奇生平及其科举活动彭士奇是元代科举活动的参加者,他的著述以及科举活动与元代科举及元代“股体”作义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关于他的生平却鲜见提及,朱彝尊提及“彭氏奇”《诗经主意》时止云:“按:奇,未详何时人,书载叶氏《菜竹堂目录》。”
- 张祝平
- 关键词:著述编选经义参加者朱彝尊生平
- 那么多春天熙熙攘攘
- 2017年
- 茅屋
我也想
有这么一间茅屋
褪色的黑木板作门
门上扣环斑斑锈痕
- 许春蕾
- 关键词:冬夜风萧萧上扣
- 中古汉语中的词尾“如”——从“忽如一夜春风来”谈起
- 2020年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一词的解释至今没有定论,比较常见的看法是将其译为“忽然好像”,或是“好像”。实则此中的“忽如”是一个附加式合成双音词,义同“忽然”,可译为“一下子,突然地”,“如”为词尾,无实义。结合先秦文献和中古文献用例,推断“如”是一个源于先秦文献中的衬字成分,其作为汉语复音词的基因,在中古汉语中广泛作为构词语素使用。基于此,我们判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可译为“(仿佛)一夜春风吹过,突然间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
- 万久富张莹莹
- 关键词:中古汉语词尾忽然
- 姚鼐诗歌意气相御说及活法论
- 2025年
- 姚鼐承祧前人雅洁与神气论,梳理意、气关系,提出诗歌意气相御之说。他主张意高辞雅,注重内蕴之气,提倡内圣外王,强调高尚的人品气节。其创作与批评均重蓬勃诗气,常以古文起承转合的气脉入诗,亦以“承”“收”“以上”“以下”“首尾”等术语评述曲折跌宕的结构布局与百转千折的情感表达。他还将活法论视作诗歌意高辞雅与气脉蓬勃之不二法门,倡导袭古人之神而灌之以性情、才学,由遍学前贤至自成一体,即“模拟—脱化”的诗学路径。姚鼐以古文气脉入诗的核心诗论,技法上臻于纯熟,既保持了诗歌之抒情主导,又具有感性逻辑,是古典诗学传统叙事议论化的转型,更是“三美”新格律诗之先声。
- 孟毅苗
- 关键词:姚鼐
- 略谈南通方言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0年
- 南通方言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较早地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通方言研究大致情况和重要成果.并强调了利用地理语言学方法研究南通方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蔡华祥万久富
- 关键词:南通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方法
- 汉大赋主客问答与政治文化被引量:3
- 2010年
- 对话在大赋中除了"首引"的功能外,其结构全篇的功能也值得重视。以政治文化视角来考察,主客关系设置乃是文本设定与现实政治产生交叉融合的表现,大赋主客关系与政治的"阴阳组合结构"模式"异质同构"。这是大一统专制时代赋体文学的历史选择,也是赋家体制化生存的必然结果。
- 陈春保
- 关键词:汉大赋政治文化异质同构
- “红香绿玉”试释被引量:4
- 2007年
- 徐乃为
- 关键词:《红楼梦》元春宝玉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