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作品数:791 被引量:2,724 H指数:20 相关作者: 袁超 徐翠莲 杨国玉 李聪 王顺 更多>> 相关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更多>>
微波辐射在麦秸木质素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1,4-丁二醇水溶液作为萃取剂,微波辐射从麦秸中提取木质素.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和萃取剂质量分数对麦秸中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其最佳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900 W,微波辐射时间40 m in,固液比1/12(g.mL-1),萃取剂质量分数为90%,木质素萃取率为45.5%. 陈钢 周玲妹 赵士举 苏同福关键词:微波辐射 木质素 麦秸秆 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清洗液中混合醇的含量 被引量:1 2007年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清洗液中混合醇含量的方法。此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89%~110%之间,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 李鑫 李伟 吴娟关键词:气相色谱 热导检测器 混合醇 PCR-RFLP定量检测川贝母真伪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8年 建立了一个适合中药材川贝母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PCR-RFLP)的分子鉴定方法。以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酶切反应,真品川贝母扩增产物含有Sam I酶切位点,在100~250 bp之间存在明确的2条酶切条带,而伪品贝母扩增序列中没有Sam I酶切位点不能被切出。此外,还基于PCR-RFLP技术针对川贝母真伪性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量10%及以上的真品川贝母能被稳定检测出。 赵仲麟 常志远 袁超 李瑞歌 王成 王永 兰青阔关键词:川贝母 分子鉴定 PCR-RFLP 基于399 nm激光调制转移谱的频率锁定及频移测量 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获得高信噪比的激光检测光谱,激光光源的频率必须实现锁定,本研究仿真了不同调制频率下的调制转移谱信号,并在实验上利用空心阴极灯中的调制转移光谱技术实现了399 nm激光稳频,同时测量了镱原子同位素~1S_0-~1P_1跃迁频移。结果表明,调制频率的最佳选择值是0.8Γ;闭环锁定后,399 nm激光器的激光线宽小于±1.3 MHz,可以得到很好的谱线信噪比;利用调制转移谱还可以获得精确的~1S_0-~1P_1跃迁的同位素频移。 张梦娇 李瑞歌 李辉 豆根生 郑宝周 袁超关键词:激光稳频 激光检测 Luminol-SCN-化学发光法测定土壤中有效钼 被引量:7 2008年 用草酸-草酸铵为浸提剂,采取超声波法提取,以Luminol-SCN-化学发光体系测土壤中有效钼。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土壤中有效钼的测定。 刘炎超 孟磊 王海娟 高向阳 王志荣 胡小宁 贾玮关键词:化学发光 土壤 有效钼 关于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探索 被引量:5 2010年 大学物理作为基础学科在农林院校的地位相对较低,学科发展缓慢。如何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改革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在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改革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性建议。 李聪 袁超 马斌强关键词:农科院校 大学物理 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双语教学 野外作物环境无线监测系统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 2013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野外作物环境监测系统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方案。该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四部分,具有功耗低、精度高、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滕红丽 丁云健 于占英 陶丽英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 ZIGBEE CC2530 慕课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随之不断更新,"慕课"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教育方式。慕课的出现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慕课中学音乐的应用实践探索,不断找到慕课与音乐教育的结合点,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 李瑞歌 张会娜 安万凯 路玲 张梦娇 曹占奇关键词:中学音乐 中学教育 教育模式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2021年 本研究从分析开展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提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措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富强 谷小青 郑宝周关键词:高频电子技术 高校 专业课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柱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06年 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于氨丙基硅烷化硅胶上制成手性固定相.并以β-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手性柱上进行对映体的拆分.结果表明:当使用手性固定相和含有手性添加剂的流动相分离手性化合物时存在手性两相协同作用,其中以2,3,6-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为流动相添加剂时的效果最好. 袁超 孟磊 李方楼 李建才 张更喜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Β-环糊精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