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766 被引量:1,085H指数:13
相关作者:董一冰贺彦凤程守梅周柏春蔡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1篇文化科学
  • 182篇政治法律
  • 81篇经济管理
  • 75篇哲学宗教
  • 29篇历史地理
  • 17篇社会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艺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主题

  • 145篇教育
  • 125篇政治
  • 108篇思想政治
  • 89篇高校
  • 82篇治教
  • 81篇大学生
  • 78篇政治教育
  • 76篇思想政治教育
  • 64篇主义
  • 52篇教学
  • 43篇文化
  • 30篇社会主义
  • 29篇社会
  • 27篇高校思想
  • 27篇高校思想政治
  • 26篇道德
  • 25篇思政
  • 24篇政府
  • 23篇大学生思想
  • 21篇民生

机构

  • 624篇牡丹江师范学...
  • 23篇吉林大学
  • 13篇牡丹江医学院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汕尾职业技术...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呼伦贝尔学院
  • 3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63篇董一冰
  • 35篇周柏春
  • 34篇蔡丽华
  • 32篇贺彦凤
  • 24篇程守梅
  • 22篇孔凡瑜
  • 21篇李忠华
  • 19篇李学锋
  • 17篇张丽
  • 16篇石海泉
  • 12篇齐小军
  • 12篇徐国超
  • 11篇朱泓
  • 10篇霍雪辉
  • 10篇段满江
  • 9篇张云霞
  • 8篇徐文煜
  • 8篇陈永亮
  • 8篇李爱芳
  • 8篇王桂枝

传媒

  • 63篇牡丹江师范学...
  • 50篇世纪桥
  • 39篇产业与科技论...
  • 21篇学术交流
  • 20篇农村经济与科...
  • 20篇未来与发展
  • 17篇成才之路
  • 14篇才智
  • 13篇教育与职业
  • 1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1篇戏剧之家
  • 11篇黑龙江高教研...
  • 8篇佳木斯大学社...
  • 8篇毛泽东思想研...
  • 8篇前沿
  • 8篇科教文汇
  • 7篇理论探讨
  • 7篇知与行
  • 6篇牡丹江医学院...
  • 6篇继续教育研究

年份

  • 31篇2024
  • 51篇2023
  • 43篇2022
  • 31篇2021
  • 23篇2020
  • 32篇2019
  • 30篇2018
  • 38篇2017
  • 32篇2016
  • 48篇2015
  • 38篇2014
  • 28篇2013
  • 29篇2012
  • 26篇2011
  • 41篇2010
  • 22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7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7
2007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课程设置、体系、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调整和改革,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张丽李宗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宗教批判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批判理论的前提,它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提供了理论准备。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无论是在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还是在宗教理论发展层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尤其是马克思对宗教进行批判的方法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解决与宗教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二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先进文化的建设。三是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努力。
贺彦凤于辉
关键词:宗教批判和谐社会
新时代抗美援朝精神价值探究
2021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助力战胜新时代前进道路风险挑战;同时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需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财富,对我国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启发意义。新时代继承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营造新时代创新的深厚氛围。
张乐张德才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
试谈生态消费文化的构建被引量:4
2013年
生态消费文化的提出,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消费的需要。生态消费文化提倡节约、注重质量、追求生态环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和谐消费。构建生态消费文化,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政府职能、重视发挥企业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段满江宋大权
关键词:生态危机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策略选择被引量:1
2012年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判国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平与效率双重杠杆的调整下,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但与之伴生的是分配不公的日益凸显,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也已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瓶颈。
周柏春
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政府公民
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日益凸显。泛娱乐化不仅裹挟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甚至以恶意诋毁他人、故意扭曲事实等手段来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抢占主流文化的传播空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容易被他们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异化消费行为、削弱语言素养、降低审美能力以及弱化家国情怀等不良影响。为有效抵御这一现象,需要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发挥主流媒体育人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课程思政体系,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大学生思辨性思维等对策入手。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规范娱乐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娱乐空间。
张雯李学锋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泛娱乐化媒体传播
疫情形势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关涉与切入路径被引量:5
2020年
疫情教育是一堂生命大课。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熟的主观需求,也是非常时期教育的使命担当。疫情之下,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要面向生命个体、面向现实遭遇,遵循情感逻辑与认知逻辑,着力疏解困惑、抚慰人心,引导大学生深化生命认知、强化生命意志、领悟生命关系,追求生命意义。加强课程供给、采取差异化教育策略,形成高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切入的现实路径。
朱晓庆蒋丽萍
关键词:疫情大学生生命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学意蕴——基于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相关命题的讨论
2023年
学界已从多学科多角度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从美学角度审视也必不可少。依据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实践密不可分,社会发展建构过程中表现出的善即美,是美的真实内涵。从这个角度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了深厚的美学意蕴,这主要可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美的规律的相关命题中总结提炼出来。具体而言,从“穷人无法欣赏美的景色”命题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目标之美;从“经营矿物的商人看不到矿物的美”命题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美;从“劳动生产美”命题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人民的劳动之美。马克思的“美的规律”理论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这种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审美建构中才能得到最佳展现。
徐国超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美学共同富裕
建立多元立体高效的中国话语体系
2023年
中国话语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自我表达,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要超越物理距离、文化区隔和国家边界,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推进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缩短与受众的物理距离,克服国际传播中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提升信息到达率;利用定制化传播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消解国际传播的飞去来器效应,增强话语说服力;依托多元主体克服与受众的社会距离,破解国际传播的“回音室”效应,强化传播穿透力。平台、形式和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广度、精度和能见度,形成多元立体高效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霍雪辉霍雪辉
关键词:中国话语具象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2年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自然走向自由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一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思想在批判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建立“真正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建构基础、价值追求和生态共识等重要内容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从理想到现实,理论批判到共生共赢,暴力革命到和平治理等方面开辟并展现出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发展境界,实现了对其目标跨越、治理思维、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李岚林琳
共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