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010 被引量:2,155H指数:17
相关作者:刘吉发陈怀平杜向民戴生岐周玉琴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8篇文化科学
  • 247篇经济管理
  • 231篇政治法律
  • 136篇哲学宗教
  • 39篇社会学
  • 30篇历史地理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艺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学
  • 2篇军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4篇乡村
  • 96篇主义
  • 87篇政治
  • 83篇文化
  • 83篇教育
  • 79篇高校
  • 52篇生态
  • 52篇思想政治
  • 46篇农村
  • 42篇社会
  • 42篇社会主义
  • 38篇大学生
  • 37篇马克思主义
  • 35篇逻辑
  • 33篇治教
  • 32篇政治教育
  • 32篇视域
  • 31篇思想政治教育
  • 30篇哲学
  • 25篇意蕴

机构

  • 868篇长安大学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11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四川省社会科...
  • 8篇西安科技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4篇西安邮电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陕西国防工业...
  • 3篇西安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安康学院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23篇桑业明
  • 23篇孙百亮
  • 22篇王立洲
  • 22篇金栋昌
  • 20篇陈怀平
  • 19篇刘吉发
  • 19篇薛睿
  • 18篇周玉琴
  • 16篇代建鹏
  • 13篇田猛
  • 12篇黄蜺
  • 12篇曹爱琴
  • 11篇杜向民
  • 11篇宋琳
  • 11篇姜建芳
  • 10篇丁永刚
  • 9篇戴生岐
  • 9篇王慰
  • 8篇宋鑫华
  • 7篇郭晓鸣

传媒

  • 103篇经济研究导刊
  • 35篇环渤海经济瞭...
  • 26篇长安大学学报...
  • 21篇新西部(中旬...
  • 20篇新西部
  • 18篇改革与开放
  • 16篇中国集体经济
  • 14篇世纪桥
  • 14篇理论导刊
  • 13篇新闻知识
  • 11篇西部学刊
  • 9篇内蒙古社会科...
  • 9篇社会科学家
  • 9篇产业创新研究
  • 8篇人文杂志
  • 8篇唐都学刊
  • 7篇齐齐哈尔大学...
  • 7篇陕西教育(高...
  • 6篇思想理论教育...
  • 6篇佳木斯大学社...

年份

  • 28篇2025
  • 99篇2024
  • 118篇2023
  • 112篇2022
  • 97篇2021
  • 78篇2020
  • 61篇2019
  • 37篇2018
  • 18篇2017
  • 14篇2016
  • 50篇2015
  • 43篇2014
  • 45篇2013
  • 35篇2012
  • 29篇2011
  • 4篇2010
1,0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依据与原则被引量:2
2018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通过生活过程而进行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人本论、实践论、社会交往理论,理论依据是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其现实依据是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走出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必然选择。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主导灌输与有机渗透相结合、方向性与多元性相协调、先进性与广泛性同兼顾的原则。
谢安国曹淼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3
2023年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发展、励志成长成才等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地位虚化、重视程度不够、内容空泛、资源开发和使用不足等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围绕完善科学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劳动教育的元素、充分发挥学校各种主体作用、创新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等方面开展,以提升育人实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郭云珠薛伟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
用毛泽东群众路线教育干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现阶段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基于国家治理的"活动"和"建设"维度,把豁显和葆有由人民群众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并由毛泽东总结的群众路线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从根本上讲,只有豁显和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戴生岐郭婷王方方
关键词: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构的历史考察及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全面执政地位的确立、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建构文化领导权,通过批判非无产阶级思潮,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展旧文艺改造工作,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事业;明确文化建设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意识。这些举措极大推动了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推进了党的文化领导权建构。
郑人杰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
2025年
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与关键策略,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应依托新型生产力作为导向,带动乡村的全面进步。文章通过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剖析,阐述了其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生态改善、文化繁荣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实践,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南潇静刘梓林
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将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者有机结合,推动创新发展,引领高质量乡村建设,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和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环境下,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逐渐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下也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视野下,促进城乡经济循环,探寻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充实乡村治理体系新内容,提高乡村供给质量和水平,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金铭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形成逻辑与当代价值
2024年
“新质生产力”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首次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一理论强调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跃升为核心。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揭示了生产力在新时代的新特征。这一理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带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罗兮苒杨书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试论韩国圆佛教的人文关怀及其当代价值
2015年
圆佛教作为韩国的一种新兴宗教,颇具有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创教宗旨方面,强调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第二,在教化内容上,以四恩四要、三学八条等作为提升人的精神的手段;第三,将精神修养和宗教事业的发展置于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圆佛教是在改造传统宗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传统佛教的继承与效仿;第二,对于现实需要的把握与引导;第三,对理想人生的设计与建造;第四,对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准确把握。
闵军
关键词:人文关怀
价值观、道德观与技术理性:理解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三重维度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从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技术理性三个方面对网络交往主体异化进行分析。认为主体的失当价值观、失当道德观是引起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两重原因;认为技术目标的单一性、目标设定的过度理性化等是引起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技术理性根源。
黄蜺郝亚芬金栋昌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观
要上好“抗击疫情”时期的特殊思政课被引量:9
2020年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抗疫”阻击战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勇敢、关于付出、关于责任和担当……它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鲜活的感人的事例与素材。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这场灾难,可能你想告诉学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责任;也可能你想告诉学生什么是爱、什么是红色的信念与信仰;又或者你想教会他们什么是规则、什么是感恩……但归根到底,思政课教师们都是想要用源于内心的热爱与信仰,来捍卫和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
王立洲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唤醒学生真善美
共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