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 作品数:339 被引量:255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晓楚守涛朱清泉张灿毅李雯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滨州学院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对少儿古筝教学的几点思考
- 2014年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对待每个学筝的孩子,根据孩子爱玩的天性适合孩子学习的快乐的环境,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少用批评多表扬方法鼓励学生勤学苦练,总之一切从孩子的利益出发。
- 田盈盈
-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演唱
-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 2014年
-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叫做“节奏”。节奏训练在钢琴教学中十分重要,每个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各种各样的节奏类型,了解它们的内在形态和风格特点,培养节奏感。从而使学生能更完整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 张慧
- 关键词:幼儿教育节奏训练
- 浅析谭盾在作曲技法上的融合与创新被引量:3
- 2011年
- 结合音乐作品对谭盾在作曲技法上的融合与创新进行了分析。
- 卢艺
- 关键词:谭盾作曲技法
- 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的主题发展手法
- 2011年
- 舒伯特的音乐在主题展开时采用了多样的发展手法,这些手法体现了他对作曲技术熟练把握、不拘一格的创作特征。通过对主题材料的保持与变动的控制,音乐整体表现要素的特征得以体现。
- 楚守涛姜文
-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主题发展
- 我国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探析
- 2014年
- 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是我国传统的美育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青少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审美教育还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因而,还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层次。审美教育在当前更是受到教育家们的重视。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查和实践教课经验总结了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缺失,并相对应地提出补救方式,以便更好地完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发展,使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踏入新的境地。
- 王敏
-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课程设置文化市场
- 声乐演唱中的内心听觉被引量:1
- 2011年
- 声乐演唱是一门听觉艺术,它是靠人的心灵去感悟和体味的。良好的内心听觉可以使声乐演唱者提高声音的辨别能力,音乐的理解能力,提高演唱者自身的歌唱水平,因此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对声乐演唱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育良好的内心听觉需在听、背、想三方面进行有效的训练,多听是培养良好内心听觉的前提;多背是其形成的关键;多想则是其发展的动力所在,三者相辅相成。演唱者如果具备了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将会更加完美的表现声乐作品。
- 徐亚辰
- 关键词:声乐演唱内心听觉
- 视唱练耳的学科属性及其社会功能分析
- 2011年
-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各级音乐类专业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培养学生识谱、视唱和听觉、听辨能力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近年来,素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学科交叉渗透等理念的提出赋予视唱练耳扩展学科知识领域,加强学科间知识交流等任务。视唱练耳学科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势在必行。但是,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都要以其本体属性和功能为基础,才能使人们更深、更广的理解其意义,并付诸于实践。因此,对视唱练耳的学科属性及社会功能的分析是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前提。
- 牟雪莲
- 关键词:视唱练耳社会功能
- 谈琵琶曲《秦俑》的音乐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作于1985年的琵琶曲《秦俑》,是其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的感怀之作,归其为刘德海作品的“人生篇”系列。该文章从曲体结构、节奏节拍、音色变化三个角度分析该乐曲的音乐特征,以对音乐的创作特征作出简明而清晰的概括。
- 吕晓慧
- 关键词:秦俑音乐特征
- 声乐演唱中的支点论被引量:2
- 2011年
- 支点的重要性在物理学、数学领域非常明显,同样声乐演唱中的支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声乐演唱效果。通过梳理支点的定义及支点在歌唱中的作用及意义,对声乐演唱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 赵沛霞
- 关键词:声乐演唱艺术
- 浅析歌曲《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音乐特征
- 2013年
- 本文从艺术语言的角度透视和理解歌剧选曲《飞出这苦难的牢笼》,对该歌剧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音乐织体等方面做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和诠释,重点分析歌剧的旋律特点及伴奏织体的巧妙性与灵活性,强调贯穿全曲的情感表现和人物的心理刻画,把对爱情、对人生的思考融入歌曲演唱中来。
- 李志艳
- 关键词:旋律特点曲式伴奏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