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作品数:567 被引量:8,066H指数:45
- 相关作者:吴守一方如明江涛涛查青陈仲翔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SIMCA模式识别方法在近红外光谱识别茶叶中的应用被引量:75
- 2006年
- 茶叶快速准确识别方法研究是当前茶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采用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模式识别方法对茶叶进行识别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选取6500~5300cm-1波长范围内的光谱,通过标准归一化(SNV)预处理后,利用SIMCA的模式识别方法分别为龙井、碧螺春、祁红和铁观音等四类茶叶建立了类模型。主成分数分别为4、5、2和3时,类模型对未知样本的识别效果最佳。在α=5%的显著性水平下,四类模型的对未知茶叶样本的识别率分别是90%、80%、100%和100%,拒绝率全是100%。本论文为快速准确识别茶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陈全胜赵杰文张海东刘木华
- 关键词:茶叶近红外光谱SIMCA
-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被引量:4
- 2007年
- 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和水质模型,在GIS平台提供的强大空间功能基础上集成开发了水资源管理决策系统。针对长江镇江段采用河流数字网络模型、水质模型与GIS的耦合,对时空实时处理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利用该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空间特性和属性信息进行查询、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可以分析水质变化和未来趋势,实时监控水质情况和污染源,防止污染,并进行辅助决策分析。
- 郑铭秦高峰沈翼军
-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决策系统
- 一株菌红素产生菌的鉴定及色素组分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对分离自腌鱼的高产菌红素 (bacterioruberin)的菌株r-fish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r-fish为球形的嗜盐古菌。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r-fish与HalobacteriumtrapanicumNCIMB784菌株的相似性为99.8% ,归入Na trinema属。用TLC法对r -fish的色素进行了分析 ,r -fish的色素组分包括菌红素(bacterioruberin)、脱水菌红素 (anhydrobacterioruberin)、双脱水菌红素 (bisanhydrobacterioruberin)和一未知色素。与Halobacteriumhalobium和Halococcusmorrhuae的色素组分相似。
- 崔恒林代春华董英陆玲秦怀兰
- 关键词:嗜盐古菌
- 桑椹与胡萝卜汁混合饮料的开发
- 2006年
- 研究了桑椹、胡萝卜混合饮料的工艺。注重提高桑椹饮料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并指出工艺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技术参数,为开发桑椹新型保健饮料提供依据。
- 贾俊强马海乐吴琼英
- 关键词:桑椹胡萝卜混合饮料工艺参数
- 米糠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06年
- 对米糠的稳定化方法、米糠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利用食用菌发酵进行米糠转化利用的研究结果。米糠稳定化方法有湿热法、干热法、微波加热法、挤压法等;米糠的综合利用有:毛米糠油的综合利用包括制备精制米糠油、提取谷维素、糠蜡利用、提取谷甾醇等;脱脂米糠的综合利用,包括提取植酸钙、植酸、蛋白质、米糠营养纤维、米糠多糖以及制取肌醇、活性肽、糙米酵素、饮料、γ-氨基丁酸、神经酰胺、面包、比萨饼等。本文利用食用菌灰树花发酵米糠,使得米糠多糖含量由原来的0.54%提高到3.16%(固态发酵)和11.41%(液态发酵)。
- 杨锁华刘伟民杨小明陈庶来
- 关键词:米糠稳定化综合利用发酵
- 辣木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被引量:33
- 2006年
- 辣木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功能神奇的植物资源,其叶、种、花、皮和枝均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对辣木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对国内外辣木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对我国辣木种植和开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钟慧慧马海乐张涛朱祖襄
- 关键词:辣木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
- 水气射流风机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 水气射流风机具有无运动部件、无碰撞及摩擦火源优点,较为适用于输送爆炸性气体场所.本文分析了水气射流风机的工作原理和水气射流风机风量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理论确定水气射流风机结构参数可应用的资料及实验用水气射流风机的...
- 赵锋马中飞
- 关键词:参数优化射流风机气体输送
- 文献传递
-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银杏酸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 ,为银杏外种皮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 :用石油醚回流提取银杏外种皮得粗提物 ,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银杏酸混合物 ,用HPLC法分析了其中银杏酸的含量 ,采用菌落生长直径测定法测定了它们对 12种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粗提物和银杏酸混合物中银杏酸含量分别为 58.6%和 86.3 % ,它们对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活性 ,具有相同的抗菌谱 ,两样品对花生网斑病菌生长的抑制率最高。结论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是抗菌活性成分之一 ,还含有其他抗菌活性物质 。
- 吴向阳仰榴青陈钧付海珍夏国华
- 关键词:银杏外种皮银杏酸病原真菌抗菌活性
- 银杏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建立银杏酸的简便预净化处理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LC DAD ESI MS对银杏酸进行定性鉴定。银杏叶经正己烷提取、硅胶柱色谱净化处理 ,HPLC测定。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为InertsilODS 2 ,流动相为甲醇 3%HAc溶液 (92∶8) ,流速 1 0mL·min- 1 ,柱温 40℃ ,紫外检测波长 310nm。结果 银杏叶中存在 5种银杏酸C13∶0 ,C15∶0 ,C15∶1,C17∶1和C17∶2 ,其中C15∶1和C17∶1约占银杏酸的 85 % ,C17∶2银杏酸未见国内文献报道。银杏叶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处理后 ,其HPLC谱中除银杏酸峰外 ,几无其他杂质峰。平均回收率 97 0 % ,RSD为 1 7%(n =6 )。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靠 ,可用于银杏酸的定量分析。
- 仰榴青吴向阳陈钧
- 关键词:银杏酸银杏叶LC/MS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桑黄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综述了桑黄的生物学特征和人工培育的研究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其药理作用(抗菌、抗癌、抗纤维化、抗氧化等)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桑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周存山马海乐
- 关键词:药理作用生物学纤维化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