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KS072)
- 作品数:24 被引量:77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遐见王汉林卢彪刘正峰芮鸿岩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应然与实然: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态的建构被引量:3
- 2012年
-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树立整体性的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教育生态,保持核心价值体系应然与实然教育的张力。通过提炼高校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具体化;通过关注高校师生的现实境况,让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师生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从而增强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化。
- 陈章龙
- 关键词: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态
-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模式的完善被引量:1
- 2015年
- 完善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模式必须明确其教育内容,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利益,充分尊重大学生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遵循以学生为本、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隐性渗透等原则,推行"全员育人"理念,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 陈章龙
- 关键词:大学生
- 论现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被引量:4
- 2014年
- 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局限以及现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折射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的必然趋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为研究生开放性学习提供有利条件;研究生自主性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活力";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与探究性导学相结合,可以最佳发挥现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效。
- 李雯娜王遐见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学习
- 双循环模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被引量:5
- 2015年
- "双循环"模式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为目标,以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为手段,通过校内、校外教育要素的循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操作模式。校内循环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课堂内外的互融互通,共同构建起明确目标—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校园文化实践—修正目标的校内教育循环体系,全力拓展、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校外循环是基于同一目的,充分挖掘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起明确目标—信念教育—社会实践—行为转化—修正目标的校外教育循环体系,形成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两个循环相互融通需要以顶层设计来促进循环合力最大化,以支撑条件来保障循环流程最佳化,以跟踪评估实现循环效果最优化。
- 芮鸿岩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 国外高校价值观教育状况及启示——对国外及来华人士的调查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国外高校价值观教育具有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开展、社会协同进行、自我善于实践等特点。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需要各级各类学校以生为本、勇于担当,创新工作、提高效果;需要家庭、社区、社会的协同,从而形成教育学生与引领社会的良性互动局面;需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密切校地联系,使价值观教育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 王汉林刘诚戴玉琴张曌
-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
-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中国民生观被引量:2
- 2013年
-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5页)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当代中国民生观,正是根据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和民众的基本价值诉求逐渐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体系,并将随着对民生的改善、民生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深化对当代中国民生观的科学理解和系统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模式、有效做好民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王遐见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民生观《邓小平文选》
- 中外大学核心价值实践教育途径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外大学核心价值实践教育可二分为实践认知教育和实践养成教育。核心价值主题参观访问活动、暑假主题社会实践等是我国大学富有特色的核心价值实践教育途径。教材编写、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志愿服务课程化、专业实践、校园民主政治实践养成正式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卫生实践养成非正式文化活动等是国外大学值得我们借鉴的核心价值实践教育途径。我们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类型化分析,开发内容与之相应的实践教育途径,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教育的绩效。
- 刘正峰
- “美丽中国”的核心价值追求被引量:1
- 2016年
- 指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中国作为建设的客体,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也为我国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美丽中国"是价值多元取向的统一,是以"地球美好家园"作为价值多元体系建设大厦的基础;以"中国"作为价值多元体系建设大厦的客体;以"生态文明"作为价值多元体系建设大厦的屋脊。"美丽中国"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中国,怎样建设生态中国"这个基本问题的中国表达、中国理念和中国梦想,将指引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时代转向。
- 卢彪
- 关键词: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被引量:22
- 2012年
-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往往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主体性的展示,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精神和灵魂的交流活动,不仅要有主体性,而且更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主体性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强调在"人的实在"中交往、在"以人为本"中对话,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主体间性中有效实现。
- 陈章龙卢彪
-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 浅析当代中国高校人才价值观教育中的理性分析与能力塑造
- 2013年
-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的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分析理性分析能力在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通过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以增强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方法建议。
- 王潇
-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