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2087)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林艳金玉郑长青林连捷刘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二四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癌
  • 3篇腺癌
  • 3篇基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杂合性
  • 2篇杂合性缺失
  • 2篇芯片分析
  • 2篇基因组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胰腺肿瘤
  • 1篇肿瘤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二四五医...

作者

  • 3篇刘香
  • 3篇林连捷
  • 3篇郑长青
  • 3篇金玉
  • 3篇林艳
  • 1篇谭明旗
  • 1篇王玉峰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加索人和日本人胰腺癌基因组杂合性缺失比较
2008年
目的研究胰腺癌细胞基因组范围内的杂合性缺失(LOH),比较高加索人和日本人的异同。方法应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和分析软件,研究12种高加索人和8种日本人胰腺癌细胞株基因组范围内的LOH。结果每一种胰腺癌细胞基因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LOH,其中T3M-4细胞频率最高(54.5%);高加索人和日本人胰腺癌细胞株不同染色体臂出现LOH频率不同,高加索人中最常见的LOH是9p(12/12,100.0%),而日本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q(7/8,87.5%)。高频率的(50%以上)共同的LOH出现在染色体臂3p,8p,9p,13q,17p,18q和22q。结论胰腺癌全基因组范围内出现多处LOH。不同种族LOH出现可能频率不同,高频率的杂合性缺失区域可能含有新抑癌基因,为今后胰腺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
林连捷王玉峰郑长青刘香金玉林艳
关键词:杂合性缺失胰腺癌
应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分析胰腺癌细胞基因缺失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胰腺癌癌变过程中的基因异常,研究胰腺癌基因组的纯合性缺失。方法应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17种胰腺癌细胞株基因组的纯合性缺失,并利用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PCR验证纯合性缺失位点。结果17种胰腺癌细胞基因组中,发现70个区域纯合性缺失,其中28个区域无已知基因,42个区域有基因。35个区域经过PCR验证,29个区域经证实为纯合性缺失,芯片的准确度为82.9%,其中最小缺失区域为6kb。结论应用高解析度的SNP基因芯片可以检测胰腺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精细的纯合性缺失位点。
林连捷谭明旗郑长青刘香金玉林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纯合性缺失胰腺癌基因芯片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分析胰腺癌基因组杂合性缺失
2008年
目的:研究细胞基因组范围内的杂合性缺失(LOH),比较白种人和日本人的异同.方法:应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检测14种白种人和7种日本人胰腺癌细胞株基因组范围内的LOH.结果:每一种胰腺癌细胞基因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LOH,染色体臂9p的LOH频率最高(19/21,90.5%);白种人和日本人胰腺癌细胞株不同染色体臂出现LOH频率不同,白种人中最常见的LOH是9p(14/14,100.0%),17p(13/14,92.9%),18q(13/14,92.9%)等,而日本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q(6/7,85.7%).白种人和日本人共同的高频率的(50%以上)LOH出现在染色体臂3p,8p,9p,13q,17p和18q.结论:胰腺癌出现多处LOH;不同种族LOH出现可能频率不同.
林连捷林艳郑长青刘香金玉
关键词:杂合性缺失胰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