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353)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凯李世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集群
  • 3篇产业集群
  • 2篇契约
  • 2篇集群治理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行为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模块
  • 1篇治理逻辑
  • 1篇企业
  • 1篇企业集群
  • 1篇契约治理
  • 1篇群发
  • 1篇逻辑
  • 1篇机会主义
  • 1篇集群发展
  • 1篇集群剩余
  • 1篇产业集群发展
  • 1篇产业政策

机构

  • 4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李世杰
  • 4篇李凯

传媒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产业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产业集群治理逻辑:一个分析框架被引量:10
2009年
作为介于纯市场与企业科层之间的"中间性组织",产业集群内洽了契约属性,是由众多成员基于分工-交易关系构建起来的契约网络,集群成员之间的契约指向是对集群剩余的控制与分配。由于集群契约的不完备性,集群成员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集群治理需要借助一系列激励机制和约束制度安排,降低集群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使得成员之间高效协作、有序竞争,维持产业集群的稳定存在和持续发展。本文研究发现,集群剩余的创造是集群治理的物质基础和激励根源,其市场化分配过程形成对集群成员的有效激励;而"声誉"则构成了产业集群内生约束机制,限制集群成员机会主义倾向。
李世杰李凯
关键词:产业集群契约集群治理集群剩余机会主义
企业集群的契约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企业集群内洽了契约属性,集群成员之间的契约指向是对集群剩余的控制与分配。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集群成员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集群治理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降低集群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使得成员之间有序竞争,维持企业集群的稳定存在和持续发展。集群剩余是集群治理的物质基础和激励根源,其市场化分配过程形成对集群成员的有效激励;而"声誉"则构成企业集群约束机制,限制集群成员机会主义倾向。
李世杰李凯
关键词:企业集群契约集群治理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政策启示: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被引量:17
2009年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李世杰李凯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政策政府行为
产业集群的结构本质:模块化耦合被引量:8
2010年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模块化已经在改变人们对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认识与研究思维。研究发现,产业集群是一个由众多半自律性的功能模块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集群网络可以看作是系统功能分解与相似功能再整合的模块化结构,模块化耦合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本质。基于供应链与价值链关系,产业集群模块化耦合结构可以分解为生产模块耦合、价值模块耦合与知识模块耦合,三层耦合结构的外显程度与耦合机理不同,生产模块化与价值模块化均以知识模块耦合为载体,并体现其耦合的程度。同时,本文也指出,模块化耦合是一种"允许浪费"的价值创造系统,在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需要研究产业集群的模块化成本、效率边界和治理机制。
李世杰李凯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模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