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30B07)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汪之和陈必文朱孔辉郭丰红齐自元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对虾
  • 1篇亚硝态氮
  • 1篇涂膜
  • 1篇微冻
  • 1篇南美白对虾
  • 1篇可食性
  • 1篇可食性涂膜
  • 1篇冷藏
  • 1篇急性毒性
  • 1篇急性毒性试验
  • 1篇分子氨
  • 1篇白对虾
  • 1篇半致死浓度

机构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汪之和
  • 1篇施文正
  • 1篇郭丰红
  • 1篇齐自元
  • 1篇朱孔辉
  • 1篇陈必文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子氨和亚硝态氮对鳜鱼成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4
2009年
活体运输过程中,水体中往往积累了较高浓度的分子氨和亚硝态氮。为了探讨分子氨和亚硝态氮在鳜鱼成鱼运输水体中的安全浓度,在水温为18~20℃,盐度为3‰~4‰,pH7.31~7.57,溶解氧(DO)8.2~8.5mg/L的条件下,采用常规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分子氨和亚硝态氮对鳜鱼成鱼(adult Siniperca chuatsi)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氨对鳜鱼成鱼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89、0.295、0.193mg/L和安全浓度为0.0193mg/L;亚硝态氮对鳜鱼成鱼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96.32、91.69、75.4mg/L,安全浓度7.54mg/L。因此,水体中分子氨对鳜鱼成鱼的毒性作用非常明显,易造成鱼体的死亡,而鳜鱼成鱼对亚硝态氮的耐受性稍强。建议保活运输过程中要加强水体的监测,有效地控制水体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以提高成活率。
郭丰红汪之和陈必文朱孔辉
关键词:分子氨亚硝态氮毒性半致死浓度
可食性涂膜对南美白对虾微冻冷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为改善南美白对虾易于黑变及货架期短的问题,采用M1(4-己基间苯二酚(4-HR)0.05g/L+壳聚糖1.5g/L+乳酸链球菌素(Nisin)0.2g/L)和M2(4-己基间苯二酚(4-HR)0.05g/L+酪蛋白酸钠1.5g/L+聚丙烯酸钠0.5g/L+乳酸链球菌素(Nisin)0.2g/L)两种保鲜剂配方对南美白对虾涂膜保鲜,(-3±1)℃条件贮藏。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南美白对虾经M1和M2两种保鲜剂处理后,在(-3±1)℃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丙二醛(MAD)增加缓慢,黑变被有效抑制。M1组有最佳抑菌效果,M2组有最佳的感官评分,M1和M2两种保鲜剂均可将货架期延长1倍多。
齐自元汪之和施文正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涂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