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0N49)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胡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地震报道
  • 2篇话语
  • 2篇话语分析
  • 1篇地震
  • 1篇新闻语篇
  • 1篇语篇
  • 1篇玉树地震
  • 1篇中国日报
  • 1篇日报
  • 1篇时报
  • 1篇纽约时报
  • 1篇批判话语分析
  • 1篇批评性
  • 1篇批评性话语
  • 1篇批评性话语分...
  • 1篇汶川地震报道
  • 1篇媒体
  • 1篇美国媒体
  • 1篇互文
  • 1篇互文性

机构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作者

  • 2篇胡婷婷

传媒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互文性看美国媒体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形象被引量:2
2011年
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下的互文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除了说明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也揭示了美国媒体意图塑造中国负面形象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再一次论证了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胡婷婷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互文性新闻语篇
中美主流英语媒体话语与框架——以玉树地震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选取2010年4月14日至2010年4月23日之间《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国玉树地震的相关英文报道为样本,结合新闻传播框架理论及批判话语分析来对比分析中美主流英语媒体对玉树地震报道的话语建构及话语策略的异同。
胡婷婷杨小易
关键词:玉树地震批判话语分析《中国日报》《纽约时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