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IA090052)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余小波陈怀芳王蕾沈明明杨召君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国内大学排行指标体系设置理念的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指标体系的设置理念是大学排行的灵魂,在思想层面上对大学排行起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排行的结果。以民间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为选取原则,以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国内广为流行的四大民间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设置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以期对大学的民间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 余小波陈怀芳
- 关键词:大学排行指标体系
- 大学社会评价论略被引量:16
- 2015年
- 大学社会评价是除政府和大学之外的社会力量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大学社会评价具有主体的多元性、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和标准的差异性等特点。随着教育评价活动的日趋活跃,大学社会评价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大致可分为评议、排行和认证三种基本类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引入大学社会评价,是完善政府宏观质量管理的需要,是推进大学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导质量保障全社会动员的有效途径。
- 余小波陆启越王蕾
- 关键词:大学评价社会评价排行
- 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发展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大学社会评价是指除政府和高校以外,社会评价中介组织、新闻媒体、用人单位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对大学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大学社会评价的起步阶段(1985年~1992年);二是大学社会评价的探索阶段(1993-1998年);三是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研究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历程,总结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对发展我国大学社会评价活动和完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余小波郑恩杨召君
- 关键词:社会评价
- 也谈大学排行被引量:5
- 2010年
- 自20世纪80年代大学排行榜正式产生以来,围绕着它的争议就一直持续不断,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从目前来看,反对的声音更大。大学是能够排行的,这是由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是社会需要使然,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人人都有评价大学的权力,但不是谁都适合做大学排行,政府和大学都不适合做大学排行。为保证大学排行的客观公正性和专业权威性,实施大学排行的应该是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如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大学排行作为大学社会评价的形式之一,其产生的时间还不长,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完善我国的大学排行,要强调三个方面:大学的分类研究是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置是关键;数据来源的全面准确是保障。
- 余小波陈怀芳沈明明
- 关键词:大学排行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