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089)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佳丽蒋国强丁富新王于杰王玉杰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埋植释药骨架的共混改造被引量:2
- 2013年
- 温敏凝胶是注射埋植释药的理想材料,其强度、表面性质及与细胞的粘附作用,显著影响体内状态和释药。本文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在壳聚糖-多聚磷酸盐(CS-GP)温敏溶胶中共混聚乙烯醇(PVA)、甲基纤维素(MC)、明胶(GL),对相变速率、强度、表面性质、水含量及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3种高分子均可加速凝胶转化,PVA和MC效果优于GL;均可提高凝胶强度,PVA效果最显著;均可减小凝胶表面正电荷,GL效果最显著;GL和PVA可显著提高凝胶表面亲水性及凝胶水中结合水比例,使细胞粘附率降低50%以上。上述效果可有效减少体内细胞对凝胶的侵蚀,保持凝胶结构,对控制药物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 孙佳丽蒋国强王于杰丁富新
- 关键词:温敏凝胶壳聚糖共混药物控释细胞粘附
- 温敏凝胶原位植入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温敏凝胶的原位给药系统是理想的长效给药系统。该文从凝胶材料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凝胶的机体反应和体内降解以及药物控释三方面,综述了该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水凝胶网络的不规则形态和较低的机械强度,其植入后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组织融合与水分快速流失及这些反应造成的凝胶网络结构和降解速率的个体差异性变化,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困难。通过提高凝胶表面亲水性,降低其表面正电荷,或在其表面修饰抗炎性多肽,可减轻炎性作用、减缓组织融合;通过与亲水性高分子形成共混凝胶或互穿凝胶网络以及共价交联等方式,可提高凝胶强度,保持凝胶网络的空间结构和水分;通过在凝胶表面建立扩散屏障、加强药物和凝胶骨架的相互作用、构建微粒/原位凝胶复合释药系统等技术,可进一步改善药物释放特征。
- 王于杰蒋国强孙佳丽丁富新
- 关键词:温敏凝胶炎性反应控释综论
- 载药原位凝胶中水份随渗透压的变化及其对释药的影响1被引量:2
- 2012年
- 原位凝胶是实现注射埋植给药的理想载体,凝胶水是药物存在的主要环境并对维持凝胶骨架形态有重要作用,而释药环境渗透压是影响凝胶水的重要因素。以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为例,研究了体内外渗透压变化引起的载药原位凝胶中水含量与组成变化,及其对释药的影响。由于生物组织与水中的渗透压差异,凝胶植入SD大鼠皮下后水分(主要是自由水)迅速流失,水含量最终接近周围组织,与其在体外溶胀、溶蚀的过程显著不同。通过在释放介质中加入PEG,对体外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模拟研究了渗透压变化对释药的影响:凝胶自由水快速流失携带药物快速流出而出现突释;水分流失又使凝胶网络更致密、凝胶中剩余药物结晶析出,导致药物后期释放缓慢且不完全。控制凝胶水分变化是控制凝胶释药特征的重要方面。
- 孙佳丽蒋国强王玉杰唐世福丁富新
- 关键词:原位凝胶水含量渗透压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