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4034)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陶红标张慧杨晓江徐李军干勇更多>>
相关机构:钢铁研究总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篇结晶器
  • 4篇板坯
  • 4篇薄板
  • 4篇薄板坯
  • 2篇应力
  • 2篇热流密度
  • 2篇漏斗型结晶器
  • 2篇传热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坯壳
  • 1篇热能
  • 1篇锥度
  • 1篇温度检测
  • 1篇连铸
  • 1篇连铸结晶器
  • 1篇结晶器振动
  • 1篇结晶器锥度
  • 1篇拉应力
  • 1篇板坯连铸
  • 1篇板坯连铸结晶...

机构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马鞍山钢铁股...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 1篇邯郸钢铁集团...

作者

  • 4篇张慧
  • 4篇陶红标
  • 2篇杨晓江
  • 2篇丁毅
  • 2篇徐李军
  • 2篇干勇
  • 1篇倪满森
  • 1篇张洪波
  • 1篇陈远清
  • 1篇刘爱强
  • 1篇吴夜明
  • 1篇席常锁
  • 1篇赵沛
  • 1篇张宗宁
  • 1篇孔平
  • 1篇刘和平
  • 1篇吕晓军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钢铁
  • 1篇炼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马钢CSP工艺漏斗型结晶器铜板温度检测及传热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获得求解薄板坯流动、传热凝固模型的合理热流边界条件,并为揭示结晶器铜板及铸坯裂纹的形成机理提供参考依据,应用马钢薄板坯连铸机中结晶器温度监测软件在线采集了不同工况和不同时刻的铜板温度,分析了结晶器铜板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冷却参数和铜板实测温度,计算了在不同拉速下浇注断面分别为1 275 mm×70 mm和1 525 mm×70 mm的SPHC钢种时的结晶器热流场。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结晶器铜板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性,它们在结晶器纵向上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横向上也存在明显的波动,靠近弯月面时这种波动尤为剧烈;采用相同水口和结晶器浇注宽度分别为1 275 mm和1 525 mm的铸坯时,结晶器铜板温度和热流密度在宽度方向上的分布总体上分别呈现为"M"和"W"形状,即铜板温度及热流密度的最高值分别位于铜板宽度方向的1/4处和中心线部位;拉速为4.5 m/min时,结晶器铜板最大热流密度可达到4.6MW/m2。
丁毅张慧陶红标张宗宁陈远清刘爱强
关键词:漏斗型结晶器薄板坯传热热流密度
CSP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的应力计算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为研究结晶器振动对初生坯壳应力状态的影响,利用Marc软件建立了结晶器内初生凝壳的应力计算模型,分析了振动过程中凝壳上应力和应变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横向上最大应力和应变出现在振动的波峰时刻,宽面中部比边部的应力略高;而纵向最大拉应力和应变出现在振动的波谷时刻,纵向拉应力在凸弧位置出现拉压应力的交变边界,在振动波谷和振动的半周期时,边界内铸坯受压应力,边界外铸坯受拉应力作用。
孔平徐李军倪满森干勇
关键词:薄板坯结晶器振动数值模拟应力
唐钢新型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的设计和使用效果被引量:8
2007年
针对唐钢超薄热带生产线中FTSC工艺的H2长漏斗型结晶器在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开发设计了新的漏斗型结晶器。这种漏斗型结晶器将H2结晶器下部的漏斗区改为平面区,结晶器漏斗区高度由2 100 mm缩短为900 mm,并通过模拟计算和优化设计,使结晶器内腔曲面形状各部分平滑过渡,使其具有生产铸坯承受变形应力小的优点。工业应用试验获得了成功,结果表明,使用新型结晶器较好地消除了开浇初期铸坯纵裂现象,提高了铸坯质量,新型结晶器对于钢种和铸坯断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使用寿命达到了进口铜板的水平。
张慧吴夜明徐李军陶红标张洪波杨晓江
关键词:连铸薄板坯结晶器
薄板坯表面纵裂形成机理及结晶器锥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从力学角度出发对薄板坯表面纵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结晶器锥度控制工艺对薄板坯表面纵裂纹的影响,详细论述了纵裂纹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的拉应力集中是铸坯表面纵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表面纵裂纹的控制措施包括2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优化连铸工艺提高凝固壳生长的均匀性,另一方面是通过优化结晶器内腔结构和调控锥度来促进结晶器与凝固壳接触状态的最佳化。
陶红标吕晓军席常锁张慧赵沛
关键词:薄板坯拉应力锥度
CSP和FTSC工艺结晶器的冷却结构及传热能力被引量:3
2010年
结合实际生产数据,比较和分析了CSP及FTSC工艺结晶器的冷却结构及传热能力,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计算模型中,FTSC和CSP结晶器内传热区高度分别为1 200 mm和1 010 mm,相同工况下二者的传热能力相近;CSP结晶器采用42条凹型水道及20条内径11 mm的圆型水道进行组合冷却,FTSC结晶器采用72条内径14 mm的圆型水道进行冷却;弯月面处FTSC结晶器铜板热面温度高于银铜的再结晶温度,铜板将发生局部变形,这是造成镀层龟裂或铜板裂纹的主要原因。
张慧丁毅陶红标刘和平杨晓江干勇
关键词:漏斗型结晶器传热能力热流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