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10-JZ-004)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6
相关作者:周丽孙虎冯勇明邱涛张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0篇结构健康监测
  • 10篇健康监测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7篇LAMB波
  • 3篇损伤识别
  • 3篇自适
  • 3篇自适应
  • 3篇复合材料层
  • 2篇有限元
  • 2篇双稳
  • 2篇双稳态
  • 2篇谱元法
  • 2篇裂纹梁
  • 2篇结构损伤识别
  • 2篇进气
  • 2篇进气道
  • 2篇合板
  • 2篇复合材料层合...
  • 2篇层合板

机构

  • 17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沈阳飞机设计...
  • 1篇中国商飞上海...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17篇周丽
  • 6篇孙虎
  • 3篇冯勇明
  • 3篇张平
  • 3篇穆腾飞
  • 3篇邱涛
  • 2篇宋恩鹏
  • 2篇相超
  • 1篇许希武
  • 1篇赵林虎
  • 1篇尹强
  • 1篇李真
  • 1篇何志全
  • 1篇程文杰

传媒

  • 4篇工程力学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6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QSSE方法的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识别
2012年
提出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QSSE,Adaptive Quadratic Sum-Squares Error)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在线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振动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一套刚度元件装置在线模拟结构损伤,测量模型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基于测得的加速度信号和AQSSE方法在线识别基础隔震结构的参数和位移,并追踪参数的变化,从而识别结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典型地震波激励下,通过不同时刻的刚度突变模拟结构损伤,AQSSE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且识别得到的位移曲线与实验测量的位移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AQSSE方法在基础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追踪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穆腾飞周丽尹强
关键词:参数识别结构健康监测基础隔震结构
用于自适应进气道的扁薄球壳双稳态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自适应进气道通过主动控制唇口和内管道的结构形状,能够调节进气道的捕获面积和喉道面积,从而提升战斗机在宽速域内的进气道性能。鼓包进气道是一种先进的进气道,但是鼓包面形状不可调节,限制了其在非设计点的性能。该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扁薄球壳的双稳态构型调节鼓包面形状,从而改善进气道在不同速度下的使用性能。研究了铰支边界的圆底扁薄球壳存在双稳态构型需要的条件,分析了加载方式和加载位置对壳体双稳态特性的影响,并给出稳态构型转换时壳体结构参数与驱动载荷、加载行程以及结构内应力的关系,为扁薄球壳双稳态构型的形状控制以及在自适应进气道上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张平周丽邱涛
关键词:进气道
基于谱元法的裂纹梁Lamb波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首次提出用一种无质量弹簧元来模拟含横向裂纹梁的轴弯耦合效应,并结合谱元法分析含裂纹梁内Lamb波的传播特性。由卡氏定理和断裂力学方法推导弹簧元的刚度,以此构建裂纹处的平衡条件和位移协调条件,建立损伤谱元模型。通过和传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比较,表明在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所提出模型在分析结构固有特性和Lamb波传播特性上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所提出模型的基础上又推导出基于谱元法的能量计算公式,通过裂纹处的能量守恒再次验证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处转化生成的Lamb波各模态能量随裂纹深度的变化具有单调性,该结论可以为结构健康监测中定量识别裂纹提供实用依据。
孙虎周丽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谱元法
基于可变形蜂窝的柔性蒙皮力学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被引量:5
2013年
变体飞机可以在飞行中充分改变外形获得最佳气动效率以适应变化的任务环境.覆盖在结构表面的蒙皮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面内方向柔性,产生满足设计变形量的光滑连续变形,同时要提供足够的垂直平面方向刚度,维持气动构型,并将气动载荷传递到下层结构.论文提出一种在十字形可变形蜂窝表面覆盖硅胶表层的结构作为柔性蒙皮,理论分析了该柔性蒙皮在面内方向的变形机理以及十字形可变形蜂窝的形状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后缘变弯度机翼的设计要求,给出了柔性蒙皮的设计参数范围.结果表明该柔性蒙皮具有足够的面内方向变形能力和垂直平面方向承载能力,满足变弯度机翼后缘设计要求.
张平周丽邱涛
关键词:力学性能
贴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析及参数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建立贴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分析了贴补结构在拉伸载荷下的失效模式和极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贴补结构的极限强度。分析结构的渐进失效过程,根据结构失效时的主导因素将贴补结构的失效模式分为补片失效、胶层失效和混合失效。研究不同补片直径和厚度下贴补结构的失效模式,结合结构的失效模式,讨论贴补参数的变化对贴补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为复合材料贴补时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一些设计规律。
叶正浩周丽宋恩鹏相超
关键词:层合板失效模式
输入未知条件下基于自适应广义卡尔曼滤波的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6
2014年
发展一种输入未知条件下的自适应广义卡尔曼滤波(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with Unknown Inputs,AEKF-UI)方法,在线复合反演系统参数与未知输入,结合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适应技术实现系统时变参数追踪,进而识别结构损伤,包括损伤发生的时间、位置和程度。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及理论模型,其中隔震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通过Bouc-Wen模型描述。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振动实验研究,采用刚度元件装置模拟时间、位置和程度不同的结构损伤,基于测得的加速度响应和AEKF-UI方法进行实时系统参数与未知输入的同步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典型地震波激励下,AEKF-UI方法得到的识别值与参考值相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在系统辨识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穆腾飞周丽
关键词:损伤识别结构健康监测
基于ARX模型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冲击载荷时程重建被引量:1
2013年
发展一种基于ARX模型的冲击载荷时程重建方法,用于识别作用在复合材料结构上的冲击载荷时间历程,为复杂结构冲击载荷识别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建立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冲击载荷实验,首先对完成网格划分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进行冲击载荷训练,实现系统辨识,得到结构的ARX模型;然后推导逆向ARX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通过逆向传递函数矩阵集合描述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结合等参单元理论,基于传感器信号重建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的冲击载荷时间历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线有效地重建作用在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上的冲击载荷时间历程。
穆腾飞周丽赵林虎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辨识ARX模型
基于传递阻抗能量的无基准Lamb波裂纹检测被引量:2
2014年
该文提出了一种获取压电陶瓷(PZT)传感器间Lamb波传递阻抗的方法,以实现对板结构裂纹的无基准快速检测。该方法从两组并排的PZT元件间提取包含Lamb波转换模式的损伤特征信号,对特征信号进行分类并求出其传递阻抗,通过比较传递阻抗的能量差异来判断裂纹是否存在。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裂纹导致的Lamb波模式转换现象以及PZT极化特性对各模式之间相对相位的影响,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通过在铝板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无需选择最优的激励频率和采样时间即可实现对裂纹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
何志全周丽孙虎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LAMB波传递阻抗
PWAS激励Lamb波的谱有限元建模及参数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谱有限元法发展了一种由压电晶片主动传感器(PWAS)、胶层和主结构组成的三层模型,来模拟PWAS激励结构中Lamb波的传播.首先在各层使用不同的梁理论,推导PWAS-胶层-主结构三层模型的控制方程和力的边界条件,建立谱有限元模型.通过和传统的有限单元法进行比较,表明了在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所发展谱有限元模型在分析结构中Lamb波传播上仍具有较高的精度.分析了激励频率、PWAS长度与厚度、胶层厚度等参数变化对输出电压信号的影响,可以为基于PWAS和Lamb波的主动健康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孙虎周丽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LAMB波胶层
椭圆底扁薄球壳结构的双稳态力学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可变形鼓包型面设计方案需求,以铰支边界的椭圆底扁薄球壳模型为对象,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结构双稳态构型的转换机理以及需要满足的参数条件;对稳态构型转换中的跳变类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驱动方式下,加载位置和形状参数对稳态构型转换需要的临界驱动力以及结构内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在铰支约束下存在双稳态需满足一定的拱高厚度比;稳态构型在转换过程中存在局部跳变和整体跳变组合方式,可以通过选择加载位置和结构参数进行控制;结构发生跳变时的临界载荷和结构内应变与加载方式和结构参数有关.
张平周丽邱涛程文杰
关键词:双稳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