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JJ025)
-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淑兰张宏乔万三敏沈振剑穆桂松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教育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部六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空间结构系统构建被引量:26
- 2009年
-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熵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 陈淑兰
- 关键词: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中部六省
- 中部六省旅游重心转移规律及对旅游合作的启示被引量:20
- 2010年
- 通过对中部六省的国际游客人数、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这4项旅游指标的重心转移情况的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旅游重心整体转移幅度较小,重心转移轨迹在经度上和纬度上均呈特定趋势,且总体上有北移规律。对这些规律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这些规律得出了对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一些启示:中部六省应该避免旅游重心的无序转移或大幅度转移,共享游客资源,旅游要素应该进行地域空间整合,共同培育旅游精品。
- 万三敏陈淑兰沈振剑
- 关键词:旅游合作中部六省
- 旅游资源的共轭开发构思
- 2008年
- 在分析旅游资源的特征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共轭开发的构思,强调了政府主导、旅游资源共轭关系分析以及制定具有共轭机制的旅游规划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必要性.
- 张宏乔田中政李明霞
- 关键词:旅游资源共轭
- 轨道交通对郑州市空间形态的引导作用被引量:7
- 2009年
- 随着郑州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郑州也开始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引导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本文从郑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空间形态、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形态、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轴、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等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对郑州市空间形态的引导作用,推断出轨道交通将形成郑州市空间结构的新骨架,它会引导郑州市向"两轴多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 杨建华高建华陈淑兰
- 关键词:轨道交通
- 基于中部旅游合作的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本文运用β指数、γ指数、α指数、通达度等指标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整体状况较好,能够促进中部六省间的旅游合作.但各省会城市自身的对外通达度却有较大差别,其中武汉的通达度最好,是中部六省旅游交通网络的中心,郑州其次;太原则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通达度较差.本文针对各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状况的这种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陈淑兰张宏乔穆桂松
- 关键词:旅游交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