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86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蒋素华丁小强张晓丽方艺邹建洲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诱导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 2篇血性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血红素氧化酶
  • 1篇预缺血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肾衰
  • 1篇肾衰竭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纤维化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间质
  • 1篇肾小管间质纤...
  • 1篇肾脏
  • 1篇衰竭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许迅辉
  • 3篇邹建洲
  • 3篇方艺
  • 3篇张晓丽
  • 3篇丁小强
  • 3篇蒋素华
  • 2篇刘红
  • 1篇何广成
  • 1篇滕杰
  • 1篇朱加明
  • 1篇刘春凤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氧诱导因子1α高表达对小鼠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高表达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35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氯化钴(CoCl2)组和8%O2组,每组10只;预处理12h后,以上3组各取5只,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CoCl2+IR组、8%O2+IR组;另设5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min的方法建立肾缺血动物模型,观察CoCl2和8%O2预处理对小鼠IR 24h后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和相关肾损伤指标的影响及与CoCl2和8%O2诱导HIF-1α及其保护性靶基因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CoCl2+IR组小鼠的肾功能[BUN(35.2±12.2)mmol/L,Scr(34.0±9.7)μmol/L]和8%O2+IR组小鼠的肾功能[BUN(31.8±9.1)mmol/L,Scr(41.6±10.6)μmol/L]均较IR组[BUN(65.8±2.6)mmol/L,Scr(229.5±11.2)μmol/L]显著改善(P〈0.01);与此相一致,CoCl2+IR组和8%O2+IR组的病理学改变、细胞凋亡程度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IR组。另外,CoCl2组和8%O2组中HIF-1α及其靶基因HO-1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上调体内HIF-1α表达,对小鼠IRI肾脏具有良好保护效果。
张晓丽刘红邹建洲方艺蒋素华许迅辉丁小强
关键词:氯化钴低氧诱导因子1急性肾损伤血红素氧化酶
不同预缺血时间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在建立缺血所诱发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基础上,探讨不同预缺血时间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双侧肾蒂夹闭40min后恢复灌注,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8d前用同样方法分别造成肾脏预缺血10min、20min和30min。预缺血后1d、4d、8d和第2次缺血后5周收集血样和肾脏标本。Masson特殊染色法观察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和磷酸化Smad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脏α-SMA和TGF-β1的分布。结果:术后5周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和10min缺血预处理组(I-10/I)出现了相似程度的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30min缺血预处理组(I-30/I)的肾脏纤维化明显加重,并伴有肾脏重量的增加、肾功能的减退和α-SMA、TGF-β1、phospho-Smad2蛋白表达进一步上调;相反,20min缺血预处理组(I-20/I)的肾脏纤维化显著减轻甚至消失,与假手术对照组(sham)相比上述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时间的肾脏缺血可以引起小管间质纤维化,提前进行缺血预处理影响此病理改变,其作用结果与预缺血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时间适中的预缺血能保护肾脏免于纤维化结局,其保护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肌成纤维细胞增多(α-SMA阳性)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缺血性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过程。
蒋素华丁小强张晓丽许迅辉何广成刘春凤邹建洲滕杰方艺
关键词:肾脏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肾纤维化
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观察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小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的影响及其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C57/BL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DMOG组(20mg/kg,ip),假手术组(Sham组)及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DMOG预处理组(DMOG+I/R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min的方法建立小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模型,DMOG注射6h或缺血.再灌注24h后采血并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的肾功能,通过HE染色对肾组织病理学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中波形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HIF-1α活化情况。结果DMOG组小鼠肾组织中H1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OG+I/R组小鼠肾功能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I/R未处理组[BUN,(26.3±6.5)vs(65.8±2.6);Ser,(27.0±14.1)vs(229.5±11.2),P〈0.01],DMOG+I/R组细胞凋亡程度和小管波形蛋白的表达较I/R组明显减少[(5.7±1.5)vs(23.3±2.1),P〈0.05;(12.9±5.7)vs (69.6±22.7),P〈0.01]。结论DMOG可通过诱导HIF-1α活化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张晓丽刘红朱加明邹建洲方艺蒋素华许迅辉丁小强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急性肾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