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BEA110033)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程红艳徐先荣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立体的多元网络:美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特点被引量:1
- 2013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教育出现了倡导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回潮。美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并没有直接的、讲授式的道德教育,没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而是将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融入到学校生活和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融合到学校与社区、社会互动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体系。
- 徐先荣程红艳
- 关键词:道德教育网络
- 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与教育惩罚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学生行为守则》是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协助教师教学行为及学校管理行为的重要文件。《学生行为守则》在美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法律效用。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体现程序正义原则和规范导向特点,以学生的权利和责任为法律依据,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分类、分级界定,并明确规定了各种违规行为导致的相应惩罚。其教育惩罚措施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性、系统性等特点。
- 程红艳
- 关键词:学生权利教育惩罚
- 不要把公民权利关在学校门外——美国中小学学生权利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合理而清晰地界定中小学学生权利,是解决教育系统中学生发展和教育权威顾此失彼的两难问题的关键。美国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在保障学生权利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并逐渐形成成熟体系。美国中小学学生权利包括:受教育和学习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平等权、人身安全及隐私权。学生权利的界限处于不断变动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总的变化趋势是学生的言论自由权受到更严格的限制,而受教育权、隐私权和平等权则受到更多保障。
- 程红艳
- 关键词:公民权利学生权利言论自由
- “新社会本位”教育:儿童自由及其对学校变革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新社会本位"教育试图改进当前学校教育中弥漫的个人主义、竞争至上、能力至上氛围,试图在学校建构一种公平的社会秩序,以合作代替竞争。"新社会本位"突显了自由的意义:在知识教育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思想的自由、求知的自由;在道德教育上,强调没有规则就没有理性,没有对话就没有规则,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法则的敬畏,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
- 程红艳
- 关键词:社会本位儿童自由
- 美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特点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教育出现了倡导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回潮。美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并没有直接的、讲授式的道德教育,没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而是将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融入到学校生活和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融合到学校与社区、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体系。
- 徐先荣程红艳
- 关键词: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