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280) 作品数:10 被引量:137 H指数:6 相关作者: 刘怀攀 於丙军 陈宣钦 刘友良 胡炳义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渗透胁迫与大豆幼苗类囊体膜上结合态亚精胺的关系 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大豆品种豫豆24号(抗旱性较强)和豫豆6号(抗旱性较弱)幼苗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NCC-Spd)和高氯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亚精胺(PISCC-Sp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弱的豫豆6号的NCC-Spd和PISCC-Spd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豆24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抑制了渗透胁迫下豫豆6号类囊体膜上NCC-Spd含量的下降,也提高了豫豆6号大豆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MGBG处理,则明显促进了渗透胁迫下豫豆24号类囊体膜上NCC-Spd含量的下降,也降低了豫豆24号大豆幼苗的抗性;PISCC-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o-phen处理,促进了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类囊体膜上PISCC-Spd含量的下降,而且明显降低了大豆幼苗的抗性。表明大豆幼苗类囊体膜上NCC-Spd和PISCC-Spd水平在胁迫条件下的稳定有利于增强大豆幼苗适应渗透胁迫的能力。 刘怀攀 纪秀娥 杜红阳关键词:大豆 渗透胁迫 类囊体膜 耐盐性不同的野大豆种子和幼苗对等渗水分和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5 2006年 用等渗(-0.53 MPa)PEG-6000、NaC l、Na+-盐和C l--盐溶液分别处理野大豆种群BB52(耐盐性较强)和N23232(耐盐性较弱)的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除PEG处理对两种群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外,其余各等渗盐处理下其相对发芽率均显著下降,其中Na+-盐处理下降最明显;两种群所有处理幼苗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这些处理对N23232的影响大于BB52,其中Na+-盐的影响最大,PEG影响最小。可见,NaC l胁迫对野大豆造成的伤害中,离子毒害较渗透胁迫重,其中又以Na+毒害大于C l-毒害。 陈宣钦 刘怀攀 罗庆云 於丙军 刘友良关键词:野大豆 等渗 栽培和野生大豆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的耐氯性与多胺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5 2007年 对经逐代耐盐性筛选的栽培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Jackson’בBB52’)F4代‘JB185’株系及其亲本幼苗以不同浓度NaCl和等渗(-0.53 MPa)PEG-6000、NaCl、钠盐(无Cl-)和氯盐(无Na+)溶液处理6d。结果表明:(1)随NaCl浓度的提高,3种遗传材料幼苗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除‘BB52’和‘JB185’在NaCl 50mmol/L处理时显著上升外,其余处理呈下降趋势,‘JB185’变化介于两亲本之间。(2)不同离子胁迫下,它们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较对照多表现增加趋势,其中‘BB52’和‘JB185’在钠盐(无Cl-)处理下的变化明显大于氯盐(无Na+)处理。叶片中游离态和束缚态Put、Spd和Spm含量都较对照明显提高,但‘BB52’和‘JB185’在钠盐(无Cl-)处理下游离态(Spd+Spm)/Put比值和束缚态多胺总量为3种盐处理中最低。表明‘JB185’与野生大豆‘BB52’种群一样对Na+敏感而对Cl-表现较强的耐性。 陈宣钦 於丙军 刘友良关键词: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杂交后代 NA^+ 多胺 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Spd)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豫豆24号(强抗旱性)和豫豆6号(弱抗旱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渗透胁迫下,PEG、MGBG和外源Spd对大豆幼苗叶片MDA和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APX)的影响。[结果]渗透胁迫3d,豫豆24幼苗叶片Spd含量明显上升,豫豆6号幼苗叶片MDA含量明显上升,还提高了豫豆24幼苗叶片3种抗氧化酶活性。MGBG处理促进豫豆24MDA含量的上升,抑制其Spd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但对豫豆6号影响不大。外源Spd处理提高了豫豆6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其MDA含量的升高,但对豫豆24影响不大。[结论]渗透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可降低MDA含量,缓解活性氧的伤害。 朱自学 古红梅 杜红阳 刘怀攀关键词:渗透胁迫 大豆 亚精胺 抗氧化保护酶 测定植物体内氯离子含量的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比较 被引量:43 2007年 以耐盐性较强的大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鉴4’幼苗为材料,比较硝酸银滴定法与分光光度法(分别以明胶-乙醇水溶液和丙酮作为胶体保护剂)测定植物体内氯离子含量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还是实验操作的简便性,分光光度法(特别是以明胶.乙醇水溶液作为肢体保护剂)都优于滴定法。 周强 李萍 曹金花 於丙军关键词:氯离子 滴定法 分光光度法 氯离子通道抑制剂对盐胁迫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离子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盐胁迫下,植物主要受过量的 Cl和 Na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 Cl和 Na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如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 屈娅娜 於丙军文献传递 等渗盐胁迫下Na^+和Cl^-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离子效应(英文) 被引量:15 2007年 研究和比较了等渗(-0.53MPa)的PEG-6000、NaCl、钠盐(无Cl-)和氯化物(无Na+)溶液处理6d对栽培大豆品种‘Lee68’(耐盐性较强)和‘N23674’(耐盐性较弱)幼苗光合作用的离子效应。结果表明:PEG-6000处理使两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Rubisco活性较对照低,但降幅不如同样渗透压的NaCl、钠盐(无Cl-)和氯化物(无Na+)溶液明显。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光化学的有效量子产额(Fv'/Fm')在PEG-6000处理2d和6d时显著下降,但在3种等渗盐处理下,多显著下降。两品种叶片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在4种胁迫处理下均显著下降,其中在3种盐处理下更明显,但胞间CO2浓度(Ci)仅在PEG-6000处理时下降,在盐处理下反而升高。两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Fv/Fm、ETR、Fv'/Fm'、Pn、Gs等在氯化物(无Na+)溶液处理的下降幅度和叶绿体中Cl-含量及其与Na+总量的增加幅度均大于钠盐(无Cl-)处理的,在耐盐性弱的‘N23674’品种中更明显。可见,在NaCl胁迫对栽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毒害效应中,渗透胁迫较轻,离子毒害较重,其中Cl-的毒害大于Na+的。 陈宣钦 於丙军关键词:大豆 NA^+ 光合作用 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活性与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 2008年 以抗旱性不同的大豆(Glycine max L.)品种豫豆24(抗旱性较强)和豫豆6号(抗旱性较弱)幼苗为材料,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条件下,幼苗根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如下: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豫豆24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豫豆6号,而豫豆24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亚精胺(Spd)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豫豆6号。外源Spd处理,明显促进了豫豆6号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了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豫豆6号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显著抑制了豫豆24在胁迫条件下膜上非共价结合Spd的增加,同时促进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明显降低了豫豆24幼苗的抗性。结果表明,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的Spd可能通过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来提高大豆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胡炳义 周琳 杜红阳 刘友良 刘怀攀关键词:大豆 渗透胁迫 线粒体膜 氯离子通道抑制剂对盐胁迫下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离子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2008年 研究了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A)对盐胁迫下野生大豆种群BB52(耐盐)和N23227(盐敏感)、栽培大豆品种Lee68(较耐盐)幼苗离子含量、膜透性、渗透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0 mmol.L-1NaCl处理6 d后,供试3种材料的幼苗体内K+、叶片NO3-与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均显著下降,Cl-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均显著上升。外加20μmol.L-1Zn2+处理后,与NaCl单独处理相比,K+、NO3-与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均有明显提高,MDA和Cl-含量及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明显下降。外加20μmol.L-1NA处理后,情况则相反。就所用大豆材料而言,这种效应在栽培大豆中更明显。可见,NaCl胁迫下Zn2+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豆幼苗的氯/盐害。 屈娅娜 於丙军关键词: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ZN^2+ 大豆种子脱水过程中不同形态多胺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探讨多胺的功能,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大豆(Glycine maxL.)种子在成熟脱水过程中3种不同形态(游离态,f;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ASCC;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AISCC)多胺(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fPut的变化不明显,而fSpd和fSpm的水平明显上升。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多胺(ASCC-PAs)、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腐胺(AISCC-Put)和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亚精胺(AISCC-Spd)的含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fSpdf、Spm、ASCC-PAs、AISCC-Put和AISCC-Spd在大豆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胡炳义 刘怀攀关键词:大豆种子 脱水 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