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1559)

作品数:2 被引量:63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景双王洋王全英刘强孙崇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冻融
  • 2篇冻融作用
  • 2篇环境效应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分布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团聚体
  • 1篇农田
  • 1篇农田黑土
  • 1篇黑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王洋
  • 2篇刘景双
  • 1篇孙崇玉
  • 1篇刘强
  • 1篇王全英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冻融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51
2013年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在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等成分参与下,通过土壤微生物以及干湿、冻融交替等自然物理过程协同作用形成不同大小的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分布是反映团聚体对有机碳物理保护作用的关键。土壤冻融作用的交替收缩与膨胀可改变团聚体的结构与组成,对土壤结构和水分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影响,降低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变化速率、通气性以及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迁移,冻融作用影响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冻融过程也加快土壤有机碳和植物残留物矿化分解速率,致使有机碳组分的固定与活化产生分异,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冻融初期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会显著增加。受到冻融作用的土壤团聚体中各种形态的有机碳都会不同程度的暴露出来,有机碳在不同结构的团聚体中进行重新分配,影响土壤有机碳源/汇的强度及变化趋势。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等养分易于溶出,或通过各种途径包裹在矿物颗粒内或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随水迁移而流失。冻融作用初期对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影响较大,但频繁的冻融循环有利于增强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王洋刘景双王全英
关键词:冻融作用环境效应团聚体有机碳
农田黑土季节性冻融过程及其水分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2年
秋冬、冬春季节转换过程中0~10 cm农田黑土温度日较差较大,土壤经历着反复的冻融交替过程,大于20 cm的土壤温度日较差逐渐减小,冻融作用对深层土壤的影响逐渐减弱。融冻期土壤融化过程是由地表向下和由季节冻结层底面向上两个方向同时进行;而冻融期土壤冻结过程由土壤表面向下单方向进行。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发生迁移而重新分布,冻结期上层土壤首先冻结并聚集水分;融化期冻层融化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越靠近冻结层水分含量越大。
王洋刘景双孙崇玉刘强
关键词:冻融作用水分分布环境效应农田黑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