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无)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无)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姚济敏谷良雷乔永平赵林丁永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05年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2005年涡动系统和10m气象塔数据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地表能量收支状况.结果表明:感热与潜热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感热春季较大,夏季有下降趋势;潜热夏秋季节较大,冬春季节较小;净辐射在冬春季节主要转化为感热,夏秋季节转化为潜热,这些主要受季风、活动层冻、融过程及净辐射变化的影响.Bowen比夏秋季节平均为0.7,冬春季节平均为3.4,变化范围为-1.0~17.9.另外,研究显示降雨对感热、潜热通量影响较大.
- 姚济敏赵林丁永建谷良雷乔永平
- 关键词:多年冻土
- 青藏高原唐古拉垭口地区小气候特征被引量:9
- 2009年
- 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唐古拉站点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各辐射量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反照率冬春季节较强,夏季较弱,年平均反照率为0.31;气温、比湿、气压及地温等变化均呈现夏季高,冬春季低,而风速冬季高于夏季.无论干季(且活动层冻结)还是湿季(且活动层融化),夜晚或清晨由于长波辐射冷却,近地表出现冷中心,形成逆温,大气趋于稳定,湍能活动受到抑制,风速变小,水汽输送也相应变弱,形成高比湿中心;白天加热地表形成热中心,近地表温度较高,湍能增强,风速增强,水汽输送也相应变强烈,形成比湿的低值中心.
- 姚济敏赵林谷良雷乔永平肖瑶
- 关键词:气温比湿风速地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