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7202)
- 作品数:91 被引量:990H指数:21
- 相关作者:刘黎平李国平何光碧李跃清肖天贵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2011年“8.20”雅安暴雨过程的波能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雅安暴雨发生的机制问题,利用NCEPA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11年8月20日~8月21日雅安地区暴雨过程期间波包传播和积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波包的分布及传播能明显反映出降水过程的发生、维持和结束特征。波包的大值区域与强降水区域基本一致,强降水过程基本上产生于波包扰动能量积累的高值时段或处于高位相阶段。波包值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表明,“8.20”雅安地区暴雨过程主要是高原地区的冷空气和孟加拉湾向盆地输送的暖湿空气的共同作用。
- 闵涛肖天贵李跃清李平
- 关键词:大气科学暴雨过程
- 青藏高原、中国东部及北美副热带地区夏季降水系统发生频次的TRMM资料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利用1998—2011年夏季(6-8月)TRMM卫星资料分忻青藏高原(TP)、中国东部(EC)及北美副热带西部(WNA)和东部(ENA)降水系统的发生频次,定义降水系统为TRMM测雨雷达观测到近地面有降水的相邻像元组成的个体,即RPF(Radar Precipitation Feature),将RPF分为全体RPF、大面积RPF(面积>1000 km^2)和小面积RPF(面积不<400)km^2)3组,对比分析四个区域内各组的RPF个数发生频次和RPF像元个数发生频次,主要结果如下:(1)全体RPF的个数发生频次在青藏高原地区最高,北美东部地区最低;全体RPF的降水像元个数发生频次在中国东部最高,青藏高原最低。(2)四个区域内RPF发生频次的日变化主要为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当地午后至傍晚,且大面积RPF的峰值时间晚于小面积RPF的;中国东部地区RPF降水像元个数发生频次则具有双峰结构。(3)RPF降水像元个数发生频次的分析结果与以往基于地面观测降水量的分析结果相似。
- 周胜男罗亚丽汪会
- 关键词:青藏高原TRMM
- 青藏高原全区与东西部各分区大气热源的变化规律对比
- 2015年
- 为了找出青藏高原与东西部各分区大气热源的变化规律,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月平均温度场、比湿场、风场以及位势高度场的再分析格点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得到高原地区月平均大气热源原始格点资料,对比分析青藏高原全区与东西部各分区大气热源在1948~2011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证实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全区和东西各分区的大气热源均表现出明显的年际振荡特征。在变化周期方面,青藏高原全区大气热源存在14年的显著周期,高原东部地区大气热源存在16年的显著周期,高原西部地区大气热源存在8年的显著周期。在变化趋势方面,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1989年前,大气热源变化趋势相同,1989年后,大气热源变化趋势相反。在大气热源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方面,青藏高原全区大气热源各个季节热源热汇分布特征不同,春季西部地区出现热源中心,夏季东部地区出现热源中心,秋季东部地区出现热汇中心,冬季出现西部地区热源中心和东部地区热汇中心共存;在变化趋势突变检测方面,青藏高原全区大气热源在1989年存在显著的突变,西部地区大气热源1976年左右存在显著的突变,东部地区大气热源在1990年左右存在显著的突变。
- 李超李跃清蒋兴文
- 关键词:气象学大气热源年际振荡年代际变化
-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持续性暴雨特征分析
- 持续性暴雨是产生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年降水最长平均持续时间的地区之一,也是夏季最长降水平均持续时间的地区之一。本文针对高原周边地区的局地持续性暴雨和区域持续性暴雨,给出划分标准,在此...
- 何光碧曾波郁淑华张虹娇陈永仁
- 关键词:持续性暴雨
- 文献传递
- 基于TRMM资料的西南涡强降水结构分析被引量:20
- 2014年
-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07年7月17日发生在四川东部和重庆西部地区的一次西南涡强降水系统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系统由一个主降水云团(云带)和多个零散降水云团组成,属于对流性降水,强降水雨强大、范围广。降水系统中对流云降水的样本数量比层云降水少,但对流云降水的平均降水率大,对总降水量的贡献比层云大。对流云降水的雨强谱主要集中在1~50 mm·h-1范围内,而90%层云降水的雨强都在10 mm·h-1以下。从降水系统的垂直结构来看,强降水系统的雨顶高度可伸展到16 km,最大降水率位于地面上空2~6 km的大气层,降水强度的垂直和水平分布不均匀,对流层低层云滴的碰并增长过程对降水起主要作用。西南涡引发的强降水中不管是层云降水还是对流云降水,6 km高度以下降水量的贡献最大,不同高度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 蒋璐君李国平母灵孔亮
- 关键词:强降水TRMM卫星
- 三次高原切变线过程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4年
- 为了揭示高原切变线的动、热力等特征,进一步认识高原切变线线演变机制,应用MICAPS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风云卫星红外亮温资料,选取出现在初夏(2008年5月19 22日)、盛夏(2007年7月1 3日)和夏末(2009年9月19 21日)的三次高原切变线个例,对夏季高原切变线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切变线两侧南北风速减弱,特别是北风风速减弱时,切变线过程趋于减弱。冷暖空气势力强弱影响切变线所处位置,初夏和盛夏切变线位置偏北,夏末切变线位置偏南。(2)切变线活动期间有正涡度、辐合上升运动与切变线配合。当切变线减弱消失,辐合带先于正涡度带减弱消失。切变线附近多正涡度中心和辐合中心,可能与低涡活动有关。盛夏和夏末切变线正涡度辐合中心东移特征明显,辐合上升区更为偏东且较强。(3)切变线附近通常有TBB<-20℃的带状或块状区域,切变线维持发展阶段,TBB进一步降低,盛夏切变线和形成初期的夏末切变线多TBB低值中心,对流活动比较旺盛。(4)由于地形的阻挡和加热,高原东坡和南坡是大气不稳定能量聚集地。盛夏在切变线附近近地层聚集的高温、高湿能量明显。初夏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降水量小,呈零散分布,盛夏和夏末切变线引发降水其对流不稳定降水特征明显,带来的降水更强、范围更广,呈带状分布在切变线附近。(5)500 hPa切变线也是水汽聚集带,切变线附近上空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聚集,正涡度东传和对流发展是切变线引发强降水的重要机制。
- 何光碧师锐
- 关键词:降水机制
- 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特征与东亚降水的区域关系被引量:15
- 2015年
- 基于1979-2011年欧洲中心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并通过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5个重要热源区域,最后对比分析各区域的热力特征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原及周边地区热源空间分布复杂,局地特征显著,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与降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高原南侧热源强时,高原主体及印度北部降水增多;高原东北侧热源强时,华北及邻近地区降水增多;高原主体东部热源强时,江淮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东南侧热源强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主体西部热源强时,华南降水增多。并且,高原及周边地区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影响东亚地区不同区域异常的水汽输送,从而对东亚地区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 敖婷李跃清
- 关键词: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
-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中国南方短时强降水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0
- 2015年
-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合降水数据所反映的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特征与站点资料一致,并能更好地描述地形的影响;(2)短时强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东亚夏季风进程和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密切相关;(3)短时强降水与暴雨日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趋势相似,4月下半月—10月上半月,超过60%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暴雨日,同时短时强降水也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短时强降水暴雨日数占总暴雨日数的比例(68.6%)普遍高于非短时强降水暴雨日(31.4%),但是短时强降水暴雨日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区域差异。
- 周璇罗亚丽郭学良
- 关键词:天气学时空分布特征短时强降水
- 高原低涡影响下的一次暖区强降水特征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雷达资料、FY-2E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以及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等,对2014年7月30—31日四川盆地的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及触发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本次暴雨的地面中尺度风场辐合线与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辐合线比强降水提前1 h出现,且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辐合线左侧有边界层弱冷空气影响的偏北气流范围内,同时强降水落区随地面中尺度风场辐合线移动;(2)暴雨过程临近时具有不稳定能量特别高、地面和低层露点温度大、抬升凝结高度低、湿层非常深厚等显著特征十分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降水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汽向暴雨区输送并在暴雨区有明显的辐合上升,为强降水的持续提供了较好的条件;(3)在高原低涡缓慢东移过程中,涡前的正涡度平流使低层涡度增加、垂直上升运动加强,触发强对流活动,是本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之一;强对流降水造成的非绝热加热正反馈于大气,使强对流活动发展,强降水天气持续,是本次暴雨过程的维持机制之一。
- 杨康权卢萍张琳
- 关键词:暖区暴雨高原低涡中尺度对流系统
- 近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若干统计被引量:44
- 2013年
- 利用1998--2010年逐日08:00、20:00(北京时)500hPa高空图、日雨量和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分别对近13年冬、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活动情况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进行了天气诊断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夏半年高原切变线是以横切变线为主,且以东部切变线占绝大多数。冬半年高原切变线主要出现在3、4月,4月有五分之一能移出高原;夏半年高原切变线主要出现在5—9月,8—9月有五分之一能移出高原。冬半年,24h以上活动时间的高原横切变线与12h以上活动时间的竖切变线可造成高原中雪天气。夏半年,高原切变线随着活动时间的增长,影响高原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降水范围和强度在增大,24h以上活动时间的高原竖切变线可造成高原暴雨及其周边地区出现小雨以上的降水;还有一半以上年份,每年有1次可影响到中国中部并产生中雨到大暴雨。48h以上活动时间的高原横切变线在高原上可造成暴雨以上的降水,甘肃、四川盆地中雨以上的降水;绝大多数年份每年有1~3次移出高原的横切变线,可影响到中国西南部、中部产生暴雨以上的降水,有的可影响到华东、华南及华北产生暴雨或大暴雨。
- 郁淑华高文良彭骏
- 关键词: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