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971190211)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买文宁何争光曾科贾晓凤代吉华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林肯霉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 2008年
- 利用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及硫酸亚铁与聚丙烯酰胺2种复合混凝剂,在不同pH值及不同投加量的情况下,对林肯霉素废水中COD及SS的去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PAM在pH值为12,投加量为300 mg/L时,相对硫酸亚铁+PAM有较好的去除率,且去除率达到了最大值;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22.05%和32.81%.混凝沉淀法可作为林肯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单元,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
- 杨峥买文宁谢付兵梁允
- 关键词:混凝沉淀PACPAM硫酸亚铁
- IC+SBR处理抗生素废水脱氮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IC+S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结果表明,抗生素废水进入IC反应器后,得到有效的水解发酵,将有机氮充分转化为氨氮,厌氧出水经过SBR反应器处理后出水氨氮质量浓度降低到30 mg/L,有时甚至在20 mg/L以下,去除率高达80%,出水水质良好.
- 王爱芹买文宁余杰
- 关键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抗生素废水
- 红霉素生产废水处理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红霉素废水试验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中COD浓度和对厌氧污泥有效的培养驯化,红霉素生产废水可以被有效处理,进水COD为6700-7500mg/L,出水COD为820-1000mg/L,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25h,容积负荷达到3-4.5kgCOD/(m3.d),COD去除率达到88%.
- 韩德全朱义彬马清进赵胜利
- 关键词:红霉素废水UASB反应器污泥驯化
-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采用中试规模的厌氧复合床 (2 2m3 )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 (12m3 )处理抗生素废水 .当厌氧复合床的容积负荷为 6 0kgCOD/(m3 ·d)时 ,SS ,COD ,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74 9% ,91 1% ,95 5 % ;当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浓度为 4 0 0 0mgMLSS/L ,污泥负荷为 0 4kgCOD/(kgMLSS·d)时 ,SS ,COD ,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90 3% ,87 6 % ,95 4 % ,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生物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 。
- 买文宁曾科何争光
- 关键词:废水处理厌氧复合床UBFCASS制药工业
- 乙酰螺旋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采用相同体积 (6 2L)的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处理乙酰螺旋霉素废水 ,当容积负荷为 6 0kg(COD) (m3 ·d)时 ,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6 7 4 %、85 1%、91 2 %和 75 6 %、91 7%、96 1%,结果表明厌氧复合床是高效实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出水采用相同体积 (6 4L)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处理 ,当容积负荷为 1 6kg(COD) (m3 ·d)时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87 9%、85 1%、92 8%和 91 6 %、88 7%、95 4 %,结果表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是高效实用的好氧生物反应器 .
- 买文宁贾晓凤
- 关键词:生物处理厌氧复合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医药废水
- 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采用相同体积 (6 2L)的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处理抗生素废水 ,当容积负荷为 6 .0kgCOD/m3 ·d时 ,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6 7.4%、85 .1%、91.2 %和 75 .6 %、91.7%、96 .1%,结果表明厌氧复合床是先进高效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出水采用相同体积 (6 4L)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处理 ,当容积负荷为 1.6kgCOD/m3 ·d时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87.9%、85 .1%、92 .8%和 91.6 %、88.7%、95 .4%,结果表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是先进高效的好氧生物反应器。
- 买文宁
- 关键词:CASSUASB厌氧复合床UBF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内循环(IC)反应器的启动控制较复杂,控制因素与水质条件密切相关。总结了郑州大学实际工程经验,对不同水质条件下IC反应器的启动进行了比较、讨论。启动结果表明:金霉素废水和酒精废水采用的初始COD污泥负荷分别为0.050、0.075kg/(kg·d),每周分别将负荷提高到上一周的1.118、1.230倍,分别经过168、112d完成启动,启动完成后COD容积负荷分别达到5.02、11.48kg/(m3·d),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0%、95%。
- 李海松买文宁代吉华
- 关键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抗生素废水酒精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