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06)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马静赵娇董海军杨倩倩陈艳秋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中医
  • 2篇睾丸
  • 2篇CYP19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制备
  • 1篇虚证
  • 1篇阳虚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阴虚
  • 1篇阴虚证
  • 1篇证型
  • 1篇肾气
  • 1篇肾气丸
  • 1篇肾阳虚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中医证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赵娇
  • 2篇马静
  • 1篇宋欢欢
  • 1篇陈艳秋
  • 1篇李浩
  • 1篇杨倩倩
  • 1篇董海军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GFβR1对肾阳虚不育大鼠睾丸精子及CYP1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1对肾阳虚不育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精子质量以及细胞色素P-19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正常+阻滞组及模型+阻滞剂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诱导肾阳虚不育模型,在解剖显微镜下,对阻滞组大鼠睾丸间质内进行显微注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性激素水平;精子自动检测仪检测精子的密度及活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睾丸中TGF-β1/CYP19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正常+阻滞组和模型+阻滞剂组睾酮(Testosterone,T)和雌二醇(Estradiol 2,E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大鼠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以及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率(A级)、满速前向运动精子率(B级)显著上升(P<0.05),睾丸CYP19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正常+阻滞组升高最为明显,且模型+阻滞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正常+阻滞组和模型+阻滞剂组TGF-β1均有降低(P<0.05),模型+阻滞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GF-βR1在睾丸表达异常与肾阳虚不育模型大鼠精子质量提高和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李浩赵娇宋欢欢吴雷涛马静
关键词:动物
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睾丸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色素P-1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受体阻滞后大鼠转化TGF-β1、细胞色素P-19(CYP19)、性激素水平和精子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男性不育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阻滞剂组、金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制备肾阳虚不育模型。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阻滞剂组注入大鼠睾丸间质TGF-β1受体阻滞剂,金匮组给予金匮肾气丸水煎剂灌胃。经尾静脉采血并摘取睾丸,采用免疫组化法、放射免疫法和电镜观察,检测睾丸TGF-β1和CYP19的表达、性激素水平、精子密度和活率及睾丸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表达水平升高、CYP19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匮组和阻滞剂组TGF-β1表达水平降低、CYP19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子数量较少且形态异常(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匮组和阻滞剂组睾酮(T)、雌二醇(E2)、精子密度和活率升高(P<0.05);金匮组和阻滞剂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改善肾阳虚模型大鼠精子质量和性激素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睾丸TGF-β1受体表达、促进CYP19表达进而影响精子发育与增殖。
张晓红董海军吴雷涛赵娇陈艳秋杨倩倩马静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转化生长因子-Β1CYP19
中医阴虚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概述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总结中医阴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对造模方法及标准进行概括比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对相关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进行电子或人工检索。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20余篇。造模方法主要分为现代医学理论指导的药物造模、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和其他造模方法等三大类。主要通过肉眼观察表象,检测相关指标判断模型状态。结论:虽然许多学者对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进行了的改进和创新,但在诸多造模方法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尚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模型制备方法。参考文献22篇。
董海军吴雷涛杨倩倩赵娇王玉珍马静
关键词:中医证型阴虚证动物模型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