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3852)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吕晓智赵萌李志华周志田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武警江西省消防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晚期舌根癌术后缺损的疗效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晚期舌根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行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0例舌根癌术后局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0例患者术后6个月舌体外形、语音及口咽功能恢复情况,并对20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进行评分(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表评分)。结果 20例患者中,19例术后肌皮瓣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例切口二期愈合。20例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行放疗后,患者皮瓣均未出现坏死。20例患者术后6个月舌体外形、语音及口咽功能恢复满意。16例语音清晰;4例语音不清晰,但不影响交流,经过语音功能训练后,均达到语音清晰。20例患者术后6个月活力、咀嚼、味觉、唾液和肩功能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外貌、娱乐、吞咽、语言、情绪和焦虑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采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和重建晚期舌根癌术后缺损,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和整体生存质量。
- 周志田吕晓智
- 关键词:舌根癌胸大肌肌皮瓣
-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研究2005年8月~2001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86例,其中,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7例,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
- 吕晓智李志华
- 关键词:腮腺肿瘤部分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影响其美观和生存质量。虽然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晚期OSCC的5年生存率只有40%~50%,但是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85.4%。因此,OSCC的早期诊断对提高其疗效至关重要。研究证实,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s,TM)对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非常有价值,但关于OSCC的TM研究,文献报道较少,如果能找出特异性的TM,将对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邵婷如赵萌吕晓智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标记物
-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研究2005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86例,其中,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7例,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患者49例;所有患者随访1-5年,对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组面部畸形明显,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20.4%(10/49),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40.8%(20/49),涎瘘发生率4.1%(2/49);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术区面部畸形较轻,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5.4%(2/37),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8.1%(3/37),P<0.05,本组无涎瘘发生;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面部畸形小等优点,是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 吕晓智李志华
- 关键词:腮腺肿瘤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