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0313)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袁长春施苏华黎培新王燕芳何雪宝更多>>
相关机构:湛江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五脉绿绒蒿
  • 2篇ITS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种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亲本
  • 1篇棕榈
  • 1篇棕榈科
  • 1篇棕榈科植物
  • 1篇微形态
  • 1篇荔枝
  • 1篇荔枝品种
  • 1篇近缘
  • 1篇近缘类群
  • 1篇抗旱
  • 1篇抗旱性
  • 1篇类群

机构

  • 6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袁长春
  • 2篇施苏华
  • 1篇王燕芳
  • 1篇肖政权
  • 1篇丁利明
  • 1篇刘柱
  • 1篇杨秀坚
  • 1篇黎培新
  • 1篇梁月明
  • 1篇何雪宝
  • 1篇李伍荣
  • 1篇陈燕
  • 1篇袁秋梅
  • 1篇吴丹红

传媒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Journa...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东南亚热带广泛种植的5种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抗旱性比较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对形态特征的观察和人工干旱胁迫试验,初步探讨了广东南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狗牙根Cyn-odonda ctylon,细叶结缕草Zoysiatenui folia,地毯草Axonopos compressus,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和广金钱草Deamodium styracifoli5种草坪草在土壤持续干旱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分析了这5种草坪草的干旱适应能力以及它们的抗旱能力与生物学特性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持续干旱胁迫条件下,5种草坪草的抗旱能力依次为:狗牙根>细叶结缕草>假俭草>地毯草>广金钱草。
袁长春丁利明李伍荣杨秀坚陈燕
关键词:草坪草生物学特性抗旱性
绿绒蒿自然杂交种及其亲本cpDNA trnL-trnF基因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对自然杂交种Meconopsis×cookei及其亲本红花绿绒蒿M.punicea和五脉绿绒蒿M.quintuplinervia的叶绿体DNAtrnL-trnF区进行了序列测定,所得序列的长度为957~961bp,其中M.×cookei的序列长度为960bp,红花绿绒蒿为961bp,五脉绿绒蒿为957bp。利用软件Clustal X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和碱基比较,排序后的序列长度为964bp,其中trnLintron为512bp,trnL3′exon为50bp,trnL-trn Fintergenic spacer(IGS)为361bp,还包括41bp的trnF5′端片段。整个trnL-trnF区序列共有25个变异位点,其中杂交种M.×cookei与红花绿绒蒿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点有21个(占84%),M.×cookei与五脉绿绒蒿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点仅有1个(占4%),余下3个位点(占12%)中,M.×cookei的碱基与两个亲本均不相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M.×cookei的叶绿体基因trnL-trnF来自红花绿绒蒿,根据质体细胞质遗传的规律,从而推测红花绿绒蒿为该杂交种的母本,五脉绿绒蒿为其父本。
袁长春何雪宝袁秋梅施苏华
关键词:五脉绿绒蒿TRNL-TRNF
粤西地区主要荔枝品种的形态及微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粤西地区已经成为广东省的荔枝主产区,本研究选择该地区较为广泛种植的4个荔枝品种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黑叶”、“桂味”、“白糖罂”和“白腊”,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对这些不同品种荔枝的叶和花的形态、微观形态的观察,并加以比较和分析,来探讨荔枝品种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及其与荔枝产量的关系,并为荔枝品种的早期鉴定提供依据.
袁长春刘柱肖政权
关键词:荔枝微形态
用核糖体ITS区序列验证自然杂交种Meconopsis×cookei G.Taylor被引量:13
2004年
对被认为是自然杂交种的绿绒蒿植物Meconopsis×cookeiG .Taylor及其可能的亲本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和五脉绿绒蒿 (M .quintuplinervia)的核糖体DNAITS区进行了序列测定 ,所得序列的长度为 6 6 7~ 6 6 8bp ,其中红花绿绒蒿的序列长度为 6 6 7bp ,另外两个种的序列长度均为 6 6 8bp。利用软件ClustalX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和碱基比较 ,排序后的序列长度为 6 6 8bp ,其中ITS1长度为 2 5 4bp ,5 8S长度为 16 2bp ,ITS2长度为 2 5 2bp。整个ITS区序列共有 16个变异位点 ,占序列总长度的 2 4 0 % ,其中ITS1的变异位点 9个 ,占 5 6 2 5 % ,占整个序列长度的 1 35 % ;ITS2的变异位点 6个 ,占 37 5 0 % ,占整个序列长度的 0 89% ;5 8S的变异位点 1个 ,占 6 2 5 % ,占整个序列长度的 0 15 %。分析结果表明 ,M .×cookei同时具有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的两种ITS序列 ,也就是说M .×cookei与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之间在ITS基因上的变化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从而从分子水平上证明M .×cookei是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的杂交后代。
袁长春黎培新王燕芳施苏华
关键词:杂交种X五脉绿绒蒿ITS
西欧绿绒蒿(Meconopsis cambrica)及其近缘类群ITS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对西欧绿绒蒿Meconopsis cambrica(L.)Vig.及其它来自罂粟亚科(Papaveroideae)的17个种的nrDNA ITS区(包括ITS1、5.8S和ITS2)的序列进行测定,并对这些序列进行排位和统计分析.所得18个种的ITS序列长度范围为589-676bp,这些序列经ClustalX1.81软件排序后ITS区的序列长度为706位点(ITS1为271bp;5.8S为162bp;ITS2为373bp;包括gap),其中变异位点99个(占14.0%).结果显示,西欧绿绒蒿与绿绒蒿属其它种之间的差异较其与罂粟属(Papaver)的种类之间的差异更大,表明西欧绿绒蒿与罂粟属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因此,将西欧绿绒蒿从绿绒蒿属中划分出来并重新归到罂粟属中较为合理.
袁长春吴丹红袁秋梅
关键词:ITS
湛江棕榈科植物的RAPD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RAPD法对湛江地区棕榈科5属12种植物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位点72个,其中多态性位点72条,占全部位点数的100%,特有位点43个,占全部位点数的59.7%.利用PAUP4.0b10软件包选择UPGMA法对所得到RAPD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UPGMA聚类树与有关文献表型分类结果不尽一致.研究结果不支持夏威夷椰子(Chamaedorea seifriziiBurr.)置于竹节椰属(ChamaedoreaWilld.)的观点,对于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确定.
梁月明袁长春
关键词:棕榈科RAP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