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1366)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家新陆正和赵宝坤许欢欢周西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双酚A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及生活史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应用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了双酚A(BPA)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及生活史影响。结果表明:BPA对萼花臂尾轮虫24h急性毒性LC50为13.76 mg/L,95%置信限为10.97—17.10 mg/L。生活史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5—4.0 mg/L的BPA对轮虫胚胎发育历时影响不显著;2.0—4.0 mg/L的BPA显著延迟了轮虫幼体发育时间;当BPA为0.5 mg/L时,轮虫净生殖率(R0)显著上升,但BPA浓度为2.0和4.0 mg/L时R0显著降低;4.0 mg/L的BPA显著缩短世代时间(T);BPA浓度为2.0、4.0 mg/L时,轮虫生命期望值(e0)显著下降;BPA浓度为1.0、2.0、4.0 mg/L时,轮虫内禀增长率(rm)显著下降;BPA浓度为0.5、1.0 mg/L时轮虫所产后代混交率(MR)显著增长。研究结果表明BPA对轮虫的生殖具有干扰作用,其中R0和MR受BPA影响最为显著。
- 陆正和赵宝坤杨家新
-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双酚A环境激素
- 饵料种类对黄颡鱼仔稚鱼不同阶段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讨开口饵料种类在黄颡鱼仔稚鱼阶段的投喂效果,研究了不同饵料组合对黄颡鱼仔稚鱼开口期及后期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尾刚出膜4 d的黄颡鱼幼鱼,随机分为8组,开口期分别投喂蛋黄(蛋黄开口组,前4组)、轮虫(轮虫开口组,后4组),后期对蛋黄组和轮虫组分别改投喂蛋黄、轮虫、卤虫及轮虫与卤虫组合。试验结束以存活率(SR)、特定生长率(SGR)、增质量率(WGR)、最终肥满度(CF)为指标,综合评价不同的饵料组合对黄颡鱼仔稚鱼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黄颡鱼仔稚鱼开口期投喂轮虫,苗种的SR最高,可达90.83%,而投喂蛋黄组的SR只有63.75%,同时前者的SGR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后期阶段,前期投喂轮虫的组别分别改投喂蛋黄、轮虫、卤虫及轮虫与卤虫混合的4个试验组,SR分别为35.00%、48.33%、56.67%和50.00%,SGR分别为2.48%、3.05%、5.88%和5.22%,SR和SGR均以后期投喂卤虫组为最高,蛋黄组呈现类似结果;就黄颡鱼仔稚鱼整个生长阶段(4-24 d)来看,开口期投喂轮虫且后期投喂卤虫的饵料组合下,苗种的SR最高,为56.67%;WGR也最大,为3 300%。SGR以开口期投喂蛋黄且后期投喂卤虫的组合最高,为5.00%,开口期投喂轮虫且后期也投喂轮虫的组合CF最大,为1.23%。研究表明,在黄颡鱼苗种开口期投喂轮虫,后期投喂卤虫可以有效地保证苗种较高的存活率以及较快的生长速度。
- 周西詹政军季亚培郁晴雯尚国玲许欢欢杨家新
- 关键词:蛋黄轮虫卤虫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