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07LZ10-06)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长法仲跻峰李建斌李秋玲安利国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两SNP位点基因型组合对产奶性状的影响
- <正>引言本研究采用PCR-RFLP、CRS-PCR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了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κ-酪蛋白基因外显子4和5基因序列上T10996A、T12980C等2处突变,据此选择了SspⅠ和BglⅡ等2种限制性内切酶检...
- 鞠志花王洪梅李秋玲黄金明李建斌安利国杨桂文仲跻峰王长法
-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产奶性状
- 文献传递
- 牛LAP3基因内含子12和外显子13单核苷酸多态性
- 2010年
-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创造酶切位点PCR(createdrestriction site-PCR,CRS-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以及直接测序方法,研究中国荷斯坦牛、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LAP3基因第12内含子和第13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共检测到5个SNP,分别为24 794(T/G)、24 803(T/C)、24 846(T/C)、24 564(G/A)和25 415(T/C),其中24 564(G/A)为首次报道的位点。经PCR-SSCP结合测序图谱发现24 794(T/G)、24 803(T/C)、24 846(T/C)位点完全连锁,但该连锁位点在鲁西黄牛群体中未检测到。5个SNP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相同,分别是T、T、T、G、T,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T(CH0.579/LY 1/BB 0.722)、T(CH0.579/LY1/BB 0.722)、T(CH0.579/LY1/BB 0.722)、G(CH0.584/LY0.775/BB 0.500)和T(CH0.596/LY 0.796/BB 0.750),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25至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
- 郑雪鞠志花李荣岭李秋玲张爱武仲跻峰王长法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单链构象多态性
- 精子相关抗原11(SPAG11)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SPAG11基因是由两个相互独立的β-防御素基因通过通读转录连接到一起。SPAG11基因的表达受通读转录、启动子选择和物种特异性外显子招募机制的控制,在不同的物种、同一物种不同组织中存在多种SPAG11剪切体。SPAG11主要在雄性生殖道中表达,同β-防御素一样,除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外,还在雄性生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牛SPAG11D能够提高附睾中不成熟精子的运动能力。
- 刘新颜李建斌仲跻峰安利国王长法
- 关键词:防御素抗菌活性生殖功能
- 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第4和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第4和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性,为培育高乳蛋白及高乳脂率奶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NA测序、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544头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外显子4和5序列进行研究,通过SHEsis软件和PHASE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6个新的SNPs,包括外显子5上A12907G、G12950A、C12989T、A13028G、T12980C共5个SNP位点,证实前4个位点紧密连锁;外显子4上A10996T共1个SNP位点。单位点基因型与泌乳性状关联分析表明,A10996T突变位点的TT和AT基因型个体乳脂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T12980C突变位点的TC和CC基因型个体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极显著(P<0.01)、显著(P<0.05)高于TT基因型个体;紧密连锁的4个突变位点的DE基因型个体乳脂率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1)。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共构建出7种单倍型,发现16种单倍型组合;其中H6H6单倍型组合个体乳脂率最高,H1H4次之;H1H4单倍型组合个体乳蛋白率最高;H5H6单倍型组合个体乳蛋白率及乳脂率最低。【结论】H1H4单倍型组合在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方面为有利单倍型组合,可作为选择高乳蛋白高乳脂率牛群的分子标记。
- 鞠志花王洪梅李秋玲黄金明李建斌安利国杨桂文仲跻峰王长法
-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多态性泌乳性状单倍型
- 牛α1-抗胰蛋白酶基因5′侧翼区新SNP的鉴定及其与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9年
- 以中国荷斯坦奶牛(Chinese Holstein dairy cattle)为对象,以α1-抗胰蛋白酶基因(α1-AT)为候选基因,扩增5′侧翼区668 bp和999 bp的片段并进行测序.首次发现,在+3 142 bp处P1和+4 408 bp处P2分别发生C-T、T-C突变.随后采用PCR-RFLP方法对随机采自6个牛场,共计294头牛进行了检测,遗传变异和产奶性状分析结果显示: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都有分布,且处于中度多态.P1位点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0.34%和49.66%;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81%、53.06%和23.13%;P2位点E和F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30.61%和69.39%,EE、E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90%、37.41%和50.68%.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该群体在P1位点的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P2位点未达到平衡.基因与产奶性状关联分析表明,AB基因型个体产奶量与脂蛋比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EF基因型个体(P<0.05);9种单倍型组合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产奶量及脂蛋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 部德群李秋玲王长法王洪梅黄金明李建斌仲跻峰潘庆杰
- 关键词:多态性PCR-RFLP产奶性状中国荷斯坦奶牛
- 补体C3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在补体各成分中,补体第三组分(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是补体系统的核心。C3在功能上不仅处于补体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和补体旁路途径三条激活途径的汇合点,还是C3b依赖的阳性反馈环路的基础;而且C3裂解片段及其结合蛋白复杂多样,在免疫防御、免疫调控以及免疫病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C3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时会造成C3缺陷性疾病,常伴发免疫性疾病及反复细菌感染,患者对病原菌感染的易感性显著增加。论文概述了C3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以及其与机体易感性的关联性。
- 翟瑞燕王长法仲跻峰安利国
- 关键词:C3多态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易感性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1研究进展
- 2011年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是补体激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无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生物体内或在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之前,凝集素补体途径可发挥主要的防御作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nnose-binding lectin-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ASP)是凝集素途径的中心蛋白酶分子。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或纤维胶凝蛋白(fi-colin)分子通过其胶原样区(collagen-like region,CLR)与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1或MASP-2结合形成复合物,在其C端糖识别域(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的糖结构后,可活化MASPs酶原,从而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而发挥天然抗感染免疫效应。
- 张海燕王长法仲跻峰杨桂文安利国
- 关键词: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