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48B00)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都业娟石宝萍李成亮向本春刘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原体
  • 3篇分子鉴定
  • 2篇黄化
  • 2篇黄化病
  • 2篇16S-23...
  • 2篇丛枝病
  • 2篇丛枝病植原体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药效
  • 1篇异菌脲
  • 1篇室内毒力
  • 1篇室内毒力测定
  • 1篇田间
  • 1篇田间防效
  • 1篇田间防效试验
  • 1篇田间药效
  • 1篇田旋花
  • 1篇莴苣
  • 1篇咪鲜胺

机构

  • 5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作者

  • 4篇向本春
  • 4篇李成亮
  • 4篇石宝萍
  • 4篇都业娟
  • 2篇刘娟娟
  • 1篇但红侠
  • 1篇冯宏祖
  • 1篇陈小飞
  • 1篇支金虎
  • 1篇王兰
  • 1篇赵思峰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5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刺皂荚黄化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2013年
采用巢式PCR,分别用植原体16S rRNA,16S-23S rRNA间区序列及tuf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表现黄化症状的三刺皂荚DNA进行扩增,得到大小为1.2,0.3,0.8 kb特异性片段。对该片段分别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三刺皂荚黄化病植原体(HoY)上述3序列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V-B)的枣疯病植原体(JWB))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8%,100%和100%。iPhyClassifier在线分析显示,HoY与JWB(AB052876)有相同的16S rDNA酶切图谱,表明三刺皂荚黄化病植原体属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V-B)。
都业娟李成亮石宝萍向本春
关键词:植原体RRNA16S-23S分子鉴定
新疆田旋花丛簇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2013年
为明确新疆田旋花丛簇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现利用植原体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P1/P7和R16F2n/R16R2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表现丛簇症状的田旋花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田旋花丛簇病植原体16SrRNA基因片段长1 229bp(Genbank No.:KC414725),该分离物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植原体16SrII组花生丛枝组(Peanut witches’broom)成员聚集在一起,与该组成员中的茄子巨芽Eggplant big bud(JX083377)植原体同源性最高,达到98%。因此确定田旋花丛簇病植原体是16SrII组成员。
石宝萍李成亮都业娟向本春
关键词:田旋花植原体分子鉴定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枣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枣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为0.172 8 mg/L,毒力高于目前枣生产中使用的43%戊唑醇悬浮剂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对枣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叶部和果实的黑斑病相对防效达到了87.0%和63.1%。该药对枣的安全性好,喷药后无药害症状,同时能够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可在枣生产上推广应用。
王兰冯宏祖支金虎陈小飞但红侠
关键词:室内毒力田间药效
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做出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技术,分别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16S-23S rRNA间区及tuf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表现丛枝病症状的苦豆子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约1.2、0.3和0.8 kb特异片段。将所得片段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SAWB)上述3序列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V-B)的枣疯病植原体(JWB)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李成亮都业娟刘娟娟石宝萍向本春
关键词:植原体RRNA基因16S-23S
莴苣黄化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明确新疆莴苣黄花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采用巢式PCR和PCR技术对表现黄化症状的莴苣植株分别利用植原体16SrRNA基因和tuf基因通用引物P1/P7、R16F2n/R16R2和fTufu/rTufu进行扩增,得到大小约1.2kb和0.8kb的特异性片段,对所得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和榆树黄化组(Elm yellows group)成员的16SrRNA基因、tuf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高于98.6%和92.4%。基于16SrRNA基因和tuf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其均与植原体16Sr V组成员位于同一分支上。对16SrRNA基因的iPhyClassifier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 V-B)代表株系JWB(AY197661)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所有结果表明莴苣黄化病植原体(LSY)属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 V-B)。
石宝萍李成亮都业娟向本春
关键词:植原体分子鉴定
新疆枣上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戊唑醇、异菌脲和咪鲜胺的敏感性被引量:1
2023年
链格孢引起的黑斑病是新疆枣上危害严重的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7株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对戊唑醇、异菌脲和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均可抑制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EC_(50)平均值分别为(1.010±0.691)、(0.764±0.178)、(0.776±0.421)μg/mL。戊唑醇、异菌脲和咪鲜胺的EC_(50)频数分布均呈单峰曲线,其平均EC_(50)值可以作为敏感基线。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戊唑醇与异菌脲、咪鲜胺及咪鲜胺与异菌脲对链格孢菌株的抑制效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084、0.161。综上所述,3种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因此,生产中可以将3种杀菌剂交替使用。
宋月凤王静茹国立耘赵思峰朱小琼
关键词:链格孢戊唑醇异菌脲咪鲜胺敏感性
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进行检测,通过其16S rRNA基因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苯胺蓝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新疆小叶白蜡嫩茎横切片;采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P1/P7和R16F2n/R16R2进行直接和巢式PCR扩增,对得到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进行RFLP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现丛枝病症状的新疆小叶白蜡中存在植原体,暂命名为Fraxinus sogdianaBunge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Fraxinus sogdianaBunge WB);其16S rRNA基因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061042,RFLP图谱与16Sr V-B亚组的枣疯病植原体相同,系统进化地位与枣疯病菌株AB052876相同。【结论】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李成亮都业娟石宝萍刘娟娟向本春
关键词:植原体DAPI系统进化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