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1034-2)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桂姣曹阳和荣丽张鹏云成晓龙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体育职业学院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游泳
  • 2篇游泳运动
  • 2篇衰老
  • 2篇细胞
  • 2篇力竭
  • 2篇力竭运动
  • 2篇NF-ΚB
  • 2篇IL-10
  • 2篇IL-6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引流
  • 1篇运动后
  • 1篇置管
  • 1篇置管引流
  • 1篇室旁核
  • 1篇鼠血清
  • 1篇衰老大鼠
  • 1篇衰老过程
  • 1篇脓毒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山西体育职业...

作者

  • 5篇杨桂姣
  • 3篇张鹏云
  • 3篇和荣丽
  • 3篇曹阳
  • 2篇陆利
  • 2篇成晓龙
  • 2篇何生
  • 1篇张瑞萍
  • 1篇范琳琳
  • 1篇钦少君
  • 1篇史卫俊
  • 1篇毕志斐
  • 1篇龙女
  • 1篇刘娜
  • 1篇胡晓琴

传媒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对照组10只,不进行游泳运动。力竭运动组30只,每天大鼠尾部负重(2%体重的重物)游泳1次至力竭,连续7 d,分别于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0 h)、4 h、8 h、12 h、16 h、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F-κB、Bcl-2、Bax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和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与力竭运动0 h组NF-κB表达较低,力竭运动组运动后4 h NF-κ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h达到峰值,而后下降,24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Bax表达与Bcl-2相似,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F-κB与Bax阳性神经元数目表达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对照组可见一定数量Bcl-2阳性神经元,力竭运动后Bcl-2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但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竭游泳运动中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的诱发,表现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不明显。
曹阳成晓龙范琳琳和荣丽何生张鹏云杨桂姣
关键词:力竭游泳运动下丘脑室旁核NF-ΚBBCL-2BAX
两种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其早期生存率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 CLP)、腹腔持续置管引流( CASP)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其早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编号,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 Sham组)、CLP组、CASP组,各20只。 CLP组小鼠麻醉后,于中下腹正中线做纵行切口,充分暴露并结扎盲肠,用18 G注射器针头在结扎部位远端穿孔并来回贯穿2次,将少量肠内容物挤出,回纳盲肠,缝合腹壁切口。 CASP组术前准备、开腹方式同CLP模型,暴露小鼠升结肠系膜,在其对侧处插入静脉导管,退出针芯,荷包缝合并固定、剪断静脉导管,将游离端放置于腹腔内。用棉签挤压肠管,使少量肠内容物从导管口溢出,以确认导管通畅。 Sham组术前准备、开腹、术后处理同CLP组,不行盲肠结扎、穿孔。观察各组小鼠术后12、24、36、48、60、72 h的生存率。术后6 h采集各组小鼠尾静脉血,采用 ELISA 检测血清 IL-6,比较此时间点3组存活小鼠间 IL-6水平以及CLP组、CASP组的存活和死亡小鼠间IL-6水平。结果 Sham组、CLP组和CASP组术后72 h生存率分别是100.0%(20/20)、45.0%(9/20)和10.0%(2/20),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970,P〈0.01),两两比较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小鼠生存时间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030,P〈0.05)。术后6 h,Sham组、CLP组、CASP组存活小鼠血清 IL-6水平分别是(36.62依10.30) ng/L、(2443.47依970.50) ng/L、(4057.93依827.4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29.270,P〈0.01);CLP组和CASP组各组内存活小鼠血清IL-6水平平均分别为(1348.80依276.25) ng/L、2100.00 ng/L,明显低于死亡小鼠的(3157.29依330.94)ng/L、(4275.48依512.71)ng/L,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P〈0.01)。结论两种脓毒症模型小鼠的转归都有一定的病死率,较好地模拟了脓毒症的
毕志斐陆利胡晓琴龙女杨桂姣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白细胞介素-6小鼠
有氧游泳运动对衰老过程大鼠海马IL-6、IL-10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衰老过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IL-6、IL-10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处理条件不同将3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安静组(SS)、D-半乳糖安静组(DS)和D-半乳糖运动组(DE),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建立衰老模型;DE组每天游泳60 min,5 d/w,持续运动12周。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IL-6及IL-10的表达;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变化。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进行有氧游泳训练后,DE组逃避潜伏期和到达平台游过距离较DS组显著缩短(P<0.05),且DE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DS组显著延长8.7s(P<0.05),而与SS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DS组活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较SS组显著增加(P<0.05),DE组活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较DS组显著下降20%(P<0.05);(3)DS组海马脑区IL-6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SS组和DE组(P<0.05);(4)DE组IL-10阳性细胞数较DS组显著增加11%(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表明DE组IL-10的表达水平较DS组显著增加0.6倍(P<0.01)。结论:(1)注射D-半乳糖可引起大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释放炎性因子,诱导大鼠出现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衰老表型;(2)有氧运动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衰老过程大鼠脑内炎症反应,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史卫俊陆红曹阳成晓龙杨桂姣
关键词:衰老IL-6IL-10小胶质细胞D-半乳糖
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修复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6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0、4、8、12、16、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海马内NF-κB、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组海马内NF-κB含量在4 h开始升高(P<0.05),8 h达峰值(P<0.05),12~16 h开始回落(P<0.05),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力竭组海马内BDNF含量12 h及16 h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训练后0 h组大鼠海马内NF-κB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增多(P<0.05),8 h组达高峰(P<0.05),12~2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减少(P>0.05)。海马内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则在力竭后24 h内持续表达且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12 h达峰值(P<0.05),其余力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可以活化海马内NF-κB信号转导系统,后者可能与运动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2)力竭运动可能通过诱导海马内BDNF的表达上调,对抗力竭运动性脑损伤,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张鹏云和荣丽何生张瑞萍钦少君杨桂姣
关键词:力竭运动海马NF-ΚBBDNF
衰老大鼠持续游泳运动后学习记忆能力和IL-6、IL-10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持续游泳运动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学习、记忆以及IL-6、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1)生理盐水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D-半乳糖安静组(n=10),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d),连续8周;(3)D-半乳糖运动组(n=10),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进行持续游泳训练1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下丘脑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D-半乳糖安静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的时间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延长,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29.42±2.12)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45.12±1.26)(P<0.05);D-半乳糖运动组潜伏期时间显著短于D-半乳糖安静组(P<0.05),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35.35±1.54)较D-半乳糖安静组增加。(2)IL-6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D-半乳糖安静组IL-6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D-半乳糖运动组IL-6阳性细胞数(8.32±0.43)较D-半乳糖安静组(11.54±0.52)显著减少(P<0.05),表明持续游泳运动有助于降低衰老模型大鼠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3)IL-10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D-半乳糖运动组IL-10阳性细胞数(11.22±0.53)较D-半乳糖安静组显著增加(P<0.05),表明持续游泳运动可上调抗炎因子表达水平。结论:持续游泳运动有助于改善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并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延缓衰老。
魏姣龙陆利刘娜张鹏云曹阳和荣丽杨桂姣
关键词:衰老大鼠学习记忆IL-6IL-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