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级星火计划(2011GA701001)

作品数:22 被引量:235H指数:8
相关作者:竺俊全杨华程顺张慧恩雷世勇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黄鱼
  • 17篇大黄鱼
  • 10篇养殖
  • 4篇养殖大黄鱼
  • 4篇营养
  • 4篇营养成分
  • 3篇养殖模式
  • 3篇精子
  • 3篇不同养殖模式
  • 2篇脂肪酸
  • 2篇岱衢族大黄鱼
  • 2篇风味
  • 2篇氨基酸
  • 2篇超高压
  • 2篇超高压处理
  • 1篇单细胞
  • 1篇单细胞凝胶
  • 1篇单细胞凝胶电...
  • 1篇蛋白
  • 1篇地理种群

机构

  • 18篇宁波大学
  • 7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象山港湾水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竺俊全
  • 5篇杨华
  • 4篇程顺
  • 3篇张慧恩
  • 3篇雷世勇
  • 2篇周歧存
  • 2篇娄永江
  • 2篇刘丽君
  • 2篇吴文俊
  • 2篇黎明
  • 2篇杜晨
  • 2篇龙玲利
  • 1篇倪海儿
  • 1篇许健
  • 1篇李梅芳
  • 1篇金敏
  • 1篇王国良
  • 1篇毛芝娟
  • 1篇闫家强
  • 1篇戚向阳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第九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预报被引量:2
2013年
为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根据2001—2008年间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监测数据和各采样点海洋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灰色预报模型GM(1,1)和GM(1,N),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时间和发病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养殖水域的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把水温、悬浮物、无机氮和COD选作先行指标,用这些因子的不同组合建立了GM(1,5)、GM(1,4)和GM(1,3)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由无机氮和COD构成的GM(1,3)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304%;用GM(1,1)模型对大规模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Owen M bokigwe Kibona倪海儿王国良吴雄飞
关键词:大黄鱼细菌性疾病
温度和盐度对岱衢族大黄鱼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静水封闭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8℃、14℃、20℃、26℃、31℃)和盐度(5、15、25、35)对体质量353.2 g岱衢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浮头点和窒息点。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排氨率和耗氧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在26℃时两者达到最大值,温度对两者存在显著影响(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排氨率和耗氧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盐度25时两者达到最大值,盐度对两者存在显著影响(P<0.05);浮头点和窒息点随着温度上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14℃达最小值,温度对浮头点和窒息点存在显著影响(P<0.05)。研究认为,在温度26℃、盐度25的环境条件下,岱衢族大黄鱼代谢旺盛,是其比较适合的生长条件;14℃可以作为苗种运输时的温度。
郭念岗吴雄飞沈伟良
关键词:岱衢族大黄鱼温度盐度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
饲料中添加不同核苷酸对大黄鱼生长、血液指标及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实验以对照组饲料和分别添加0.1%的5’-尿苷一磷酸二钠(UMP)、5’-腺苷一磷酸二钠(AMP)、5’-胞苷一磷酸二钠(CMP)、5’-鸟苷一磷酸二钠(GMP)、5’-肌苷一磷酸二钠(IMP)和以上5种核苷酸(1:1:1:1:1)混合物(Mix)的实验饲料(粗蛋白:45.0%;粗脂肪:10.0%)喂养大黄鱼(平均初始质量为(5.57±0.01)g)64d,研究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体成分及血液常规指标基本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肌苷酸组和核苷酸混合物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鸟苷酸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酶活性数据表明,腺苷酸和鸟苷酸组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组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和血液常规基本无显著性影响,而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的添加能够提高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促进饲料中糖源的吸收;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对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吴文俊周飘苹黎明申屠基康周歧存
关键词:核苷酸大黄鱼血液指标血清酶活性
甘油为抗冻剂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的DNA损伤被引量:8
2013年
以甘油(Gly)为抗冻剂、0.5 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法检测冻精核的DNA损伤。结果表明:以Cortland液为稀释溶液,5%~20%Gly为抗冻剂,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的效果较佳,冻精活力与鲜精活力无显著差异;Gly浓度为10%,冻精的激活率和运动时间分别达89.93%和8.91min;25%、30%Gly组冻精活力显著下降;SCGE检测显示,Gly浓度5%~20%时,冻精核DNA损伤与鲜精无显著差异,Gly浓度25%及30%时,冻精核DNA损伤与鲜精差异显著;鲜精与冻精的DNA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比率较低,完全损伤只存在于25%Gly及30%Gly组的冻精中,且比例低。
程顺闫家强竺俊全吴雄飞
关键词: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大黄鱼
不同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对东海区野生大黄鱼(野生组)、投喂鱼浆池塘养殖大黄鱼(池塘组)、投喂鱼浆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深水网箱组)、投喂鱼浆网箱养殖大黄鱼(鱼浆组)、投喂饲料网箱养殖大黄鱼(饲料组),并以投喂冰鲜网箱养殖闽东族大黄鱼(闽东组)为对...
周飘苹吴雄飞金敏吴文俊黎明谢奉军申屠基康周歧存
关键词:大黄鱼养殖模式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养殖大黄鱼脱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以养殖大黄鱼为原料,研究比较了红茶和食盐混合液和酵母溶液的脱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红茶浓度50%、食盐浓度1%、以鱼与溶液的比为1:3的比例浸泡鱼片60min,脱腥的效果较适合。经过GC-MS分析,该脱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减少养殖大黄鱼的主要腥味成分。
杨华刘斌斌娄永江
关键词:养殖大黄鱼脱腥
岱衢洋与官井洋大黄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比较研究了岱衢洋大黄鱼养殖群体和官井洋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9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的4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38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88个。2个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5.01%和57.50%,0.162 3和0.1175,0.254 7和0.185 6,显示岱衢洋大黄鱼F2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官井洋大黄鱼繁育多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图显示2个群体各自聚成一支。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娄剑锋雷世勇竺俊全吴雄飞
关键词:大黄鱼养殖群体
水生动物金属硫蛋白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离子主要通过水及食物进入生物机体并累积,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产生危害。金属硫蛋白(MT)是一种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在必需金属元素稳态调节、非必需金属元素解毒以及抗氧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MT可作为检测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标记,其分子毒理学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MT的结构、功能、分类与分布,以及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MT分子毒理学研究概况。
盛樟竺俊全
关键词:重金属金属硫蛋白生物标记水生动物分子毒理学
超高压处理和贮藏对养殖大黄鱼中微生物、酶及风味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3年
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研究超高压作用对养殖大黄鱼鱼肉中的微生物、酶和风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高压作用下降低了鱼肉组织中酶的活力:超高压对微生物有杀灭和抑制效果;通过固相微苹取技术(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贮藏过程中超高压处理对养殖大黄鱼风味组分的影响表明:无超高压作用下贮藏12d后养殖大黄鱼主要腥臭物质三甲胺和吲哚等的含量分别为(15.91±1.02)%和(2.11±0.23)%,但在贮藏12d后,超高压(500MPa)处理后的大黄鱼中主要腥臭物质三甲胺和吲哚等的含量为(1.98±0.02)%和0。
杨华梅清清张慧恩
关键词:养殖大黄鱼超高压微生物风味
不同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对东海区野生大黄鱼(野生组)、投喂鱼浆池塘养殖大黄鱼(池塘组)、投喂鱼浆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深水网箱组)、投喂鱼浆网箱养殖大黄鱼(鱼浆组)、投喂饲料网箱养殖大黄鱼(饲料组),并以投喂冰鲜网箱养殖闽东族大黄鱼(闽东组)为对...
周飘苹吴雄飞金敏吴文俊黎明谢奉军申屠基康周歧存
关键词:大黄鱼养殖模式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