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1KS06)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程肇基梁凤华谢旭慧更多>>
- 相关机构:上饶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一致性沟通模式、团体辅导与青少年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被引量:8
- 2012年
- 萨提亚倡导的"一致性沟通"模式是关注"自我、他人与情境"三方面和谐互动的模式。青少年问题大多源自困扰的人际关系,要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和谐共融的情感位置,需要有一个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和高自我价值感,而这需要在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中获得。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团体辅导,注重人际互动的演练情境,着眼于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寻求"一致性沟通"学习,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供有效帮助和指导。
- 程肇基谢旭慧
- 关键词:团体辅导青少年人际沟通
- 青少年心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其团体辅导干预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调查青少年情感满意及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探索青少年情感危机补偿的团体干预模式。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情感量表》、《自卑心理诊断量表》对江西省上饶市3所中学共210人进行了测查。结果:青少年心理健康总检出率为32.07%;青少年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Ⅱ型自卑,男生自卑心理强于女生;男生总体情感指数得分高于女生,相较女生有更多的积极情感,更少的消极情感。所测查青少年群体心理满意度水平偏低。青少年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整体、消极情感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与常模相比心理满意度偏低,并且青少年体验到较大的学习压力和较高的因动机与期望引起的自卑。最后提出了改善青少年情感危机的团体辅导干预策略。
- 程肇基梁凤华
- 关键词:青少年自卑积极情感团体辅导
- 论“无为而教”视域中的道德教育被引量:1
- 2012年
- "无为而教"的教育理念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地结合,它既是一种思维模式,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无为而教"的道德教育关心现实、尊重主体、顺应人之本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无为"中"学有所为"。在道德教育中可以通过参与式自我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体验感悟式道德教育,发挥"无为而教"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内化正确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 程肇基梁凤华
- 关键词:道德教育概念思维实践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