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53100-3-02)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沈向群孙功汪玉吕清璐史湘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索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育雄性不育两用系。【方法】从矮牵牛328自然群体后代中发现并选择不育株,以不育株(08A328)为母本,以7份不同来源的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自交获得F2,选择F2分离出的不育株与F1回交,同时对F2不育株进行人工自交结实率试验和花粉生活力测定。在F2中优选不育株与经济性状优良的父本进行回交转育,转育后代自交,子代兄妹交,筛选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1分离的株系。【结果】F1后代全可育,F2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回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3∶1分离。不育株花药干瘪微黄,花粉无活力,自交不结实。回交转育后代均可育,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经兄妹交筛选,初步育成矮牵牛雄性不育"两用系",其基因型为ms1ms1ms2ms2、MS1ms1ms2ms2或ms1ms1MS2ms2。【结论】该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由2对隐性等位核基因控制,不育株率稳定在50%,不育度高。
- 王妍沈向群关柏丽郭春李青
- 关键词:矮牵牛雄性不育
- 矮牵牛闭花瓣型性状转育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以两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闭花瓣型矮牵牛为母本,正常开放纯合型的矮牵牛为轮回父本,采用杂交、回交、测交验证和自交方法,保留闭花瓣型基因的同时获得不同颜色的闭花瓣型矮牵牛,并对不同回交世代数的植株进行植物学性状调查,确定最佳的回交代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一代回交后代中,注重同型株的选择,颜色、大小越接近轮回亲本,回交的效果越好,回交3代可以基本满足目标经济性状的要求。
- 李欣沈向群孙功王妍孙欣欣马岳
- 关键词:矮牵牛回交转育
- 矮牵牛闭花瓣与长柱头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闭花瓣型短柱头矮牵牛为母本,以正常开放纯合型长柱头矮牵牛为父本,采用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分别完成F1、F2及BC1F1各世代的试验。分析了不同世代植株的闭花瓣型分离和柱头长短情况,探讨了闭花瓣与长柱头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矮牵牛闭花瓣型性状是由2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遗传的,矮牵牛长柱头性状是由2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遗传的;闭花瓣与长柱头性状之间表现为独立遗传。由此提出了转育闭花瓣型长柱头矮牵牛的遗传模式。
- 杨宜忱沈向群李青孙功
- 关键词:矮牵牛
- 矮牵牛长柱头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以闭花瓣型短柱头矮牵牛为母本,正常开放纯合型长柱头的矮牵牛作为父本,采用杂交、自交、回交方法,对不同世代的植株进行柱头长短调查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矮牵牛长柱头是由两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遗传,提出了转育长柱头闭花瓣型矮牵牛的遗传模式,以期获得长柱头闭花瓣型矮牵牛材料。
- 孙功沈向群杨宜忱郭春
- 关键词:矮牵牛
- 美女樱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对美女樱雄性不育系及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器官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不同时期的蕾和花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可育系;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可育系。
- 吕清璐沈向群汪玉史湘华
- 关键词:美女樱雄性不育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
- 美女樱叶片离体培养研究
- 2010年
- 以美女樱品种"Quartz"离体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细胞分裂素、暗培养、硝酸银质量浓度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的诱导效果好于TDZ。在培养基MS+6-BA4.0mg/L+IBA0.15mg/L+蔗糖30g/L上可以使美女樱叶片不定芽的再生率达26.8%。2mg/LAgNO3可以将美女樱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提高到31.3%,并缩短不定芽发生时间。暗培养5d可以促进美女樱叶片不定芽的再生,活性炭对美女樱叶片离体再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 吕清璐沈向群汪玉史湘华
- 关键词:美女樱叶片不定芽离体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