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277) 作品数:6 被引量:74 H指数:2 相关作者: 刘奕志 张铁英 林晓峰 袁钊辉 娄秉盛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壁成分在细菌性眼内炎中的致病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壁及其成分在大鼠眼内的致炎特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热灭活细菌组(96只,注射热灭活细菌10μg)、热灭活细菌碎片组(96只,注射热灭活细菌碎片10μg)、肽聚糖组(96只,注射肽聚糖10μg)和对照组(96只,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在玻璃体腔注入药物后6、12、24、48、72h和5d,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眼部炎症评分,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眼内浸润白细胞计数,并测定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的表达水平和前房水蛋白质浓度。结果:在注射后6-72h,热灭活细菌组、热灭活细菌碎片组及肽聚糖组眼内均可见严重的炎症反应,至术后5d炎症基本消退。各组眼内白细胞的浸润数量在术后24h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207.1±33.7)细胞/眼;热灭活细菌碎片组(514.2±116)细胞/眼,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412.6±191)细胞/眼,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至术后3d浸润细胞数量迅速下降。各组TNF-α的浓度在术后24h均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178.3±76.5)ng/L;热灭活细菌碎片组(353.2±141.3)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311.2±99.8)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并持续至术后48h,随后迅速下降,并在术后5d回复至基线水平。各组IL-1β浓度在术后24h均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637.8±277.7)ng/L;热灭活细菌碎片组(1922.0±670.3)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1517.0±420.2)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并持续至术后48h,随后迅速下降,并在术后5d回复至基线水平。各组CINC-1的浓度在术后12h均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1173.3±221.5)ng/L;热灭活细菌碎片组(1864.0±403.4)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2536.0±386.3)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并持续至术后24h,随后迅速下降,并在术后3d回复至正常水平。在各观察 袁钊辉 龙崇德 林晓峰 张铁英 娄秉盛 刘奕志关键词:眼内炎 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滤蓝光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植入滤蓝光人工晶体治疗效果,为患者白内障术后提供更舒适的选择。方法收集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组,50例植入普通可折叠人工晶体、50例植入滤蓝光人工晶体,术后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对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术后1周、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1周视功能调查表指标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内,滤蓝光人工晶体可以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提供更好选择。 付海荣 郭文兵 刘奕志关键词:白内障 病因学 糖尿病并发症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58 2010年 本文比较同轴微切口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特点;通过对前房稳定性、角膜切口状态、角膜散光改变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方面的评价,阐述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产生的影响。由于手术操控性好、视力恢复迅速及手术源性散光减少等优势,微切口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屈光手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随着超声乳化设备的发展和人工晶状体的研发,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将日益发展、完善和普及。 刘奕志关键词:微切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先天性无脉络膜症及其与CHM基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先天性无脉络膜症是一种X链锁的以夜盲和进展性视野缩小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眼病,致盲率较高,到目前已确定的致病基因为CHM基因.先天性无脉络膜从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分离出来已经有半个世纪,但在中国的研究还是空白.受累的男性初期表现为夜盲,进展性周边视野缺失,视野进行性变小.目前对于无脉络膜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建议是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部分有关营养和基于细胞的治疗研究.视网膜下腔移植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林英 柳夏林 刘玉华 刘奕志关键词:突变 多形式集体宣教在白内障日间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实施 被引量:14 2013年 从2012年9月起,对白内障日间病房手术患者采用多形式的集体宣教方法,为了解集体宣教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与传统的宣教方法进行比较,接受集体宣教的患者对教育内容完全掌握的比例(65.9%)与接受传统宣教形式的患者(68.9%)比较差别不大,而集体宣教相对于一对一的传统宣教模式来说节省时间和人力,能促进护患以及患者之间的互动,更适合日间病房。 林菁 肖伟伟 赖家欣 吴素虹关键词:白内障手术 日间病房 健康教育 酵母多糖在Wistar大鼠真菌性眼内炎中的致病作用 2011年 目的 观察真菌酵母多糖诱导的Wistar大鼠眼内炎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血眼屏障的改变和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SC组,n=168)、眼内炎组(EO组,n=168).EO组玻璃体腔注射真菌酵母多糖溶液诱导眼内炎动物模型,SC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射后6、12 h及1、2、3、5、7 d,观察各组大鼠眼部炎性反应表现,并分别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取其房水检测蛋白质浓度.取玻璃体检测TNF-α、IL-1β水平.结果 注射后6 h~3 d,EO组眼内可见严重炎性反应,注射后7 d炎性反应基本消退.注射后1 d,EO组眼内白细胞浸润数量为(482.63±191.15)细胞/眼,达到高峰;注射后3 d浸润细胞数量迅速下降至(131.25±57.95)细胞/眼.注射后I d,EO组TNF-α和IL-1β浓度分别为(331.17±99.81)、(2 156.09±1 440.27)ng/L,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注射后2 d,随后迅速下降;注射后7d,EO组TNF-α和IL-1β浓度分别为(5.55±5.27)、(43.66±18.73)ng/L.在各观察时点,均可观察到EO组房水蛋白质浓度较SC组注射后6 h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 真菌酵母多糖在Wistar大鼠可诱导出严重的实验性眼内炎,大量白细胞眼内浸润、血眼屏障破坏和玻璃体TNF-α、IL-1β的高水平表达是本实验性眼内炎模型的主要病理特点. 袁钊辉 娄秉盛 林晓峰 张铁英 刘奕志关键词:酵母多糖 眼内炎 白细胞介素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