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65002)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2H指数:11
- 相关作者:杜军拉巴杨勇左慧林边多更多>>
- 相关机构: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拉萨近半个世纪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拉萨1952-2005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年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表现为显著的升温趋势,以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平均最高气温除春季升温不明显外,其它各季均表现为显著的增暖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27℃/10a的幅度在升高,年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则表现为极显著的减小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最低气温的明显升高引起的。年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也都表现为显著的升高趋势,以极端最低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特别是近25年,升幅达1.26℃/10a。20世纪60年代至今,拉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明显的逐年代升高趋势。年平均气温异常偏暖出现在1999年和2005年,异常偏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气温存在准5a、准15a年际振荡和准24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特征。
- 杜军胡军建军拉巴
- 关键词:气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小波分析
- 拉萨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4
- 2008年
- 利用拉萨1952-2005年逐月降水量,≥0.1mm、1.0mm、5.0mm和10.0mm年降水日数,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年、季降水量及年降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年降水量表现为前30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17.8mm/10a;季降水量除夏季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它各季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以秋季增幅最大;≥0.1mm、≥1.0mm和≥5.0mm年降水日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近25年≥10.0mm的年降水日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夏季降水量表现为逐年代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则呈逐年代增加趋势,而冬季降水量为负距平。各等级年降水日数20世纪80年代偏少,90年代偏多。年降水量异常偏旱年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的初期各出现一次异常偏涝年,70年代从未出现过异常年份。14年振荡周期可能是影响年降水量的主导周期。
- 杜军建军余燕群杨斌拉巴
-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日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小波分析
- 西藏羊卓雍湖流域近45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被引量:21
- 2008年
- 利用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气象、水文观测站1961-2005年逐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近45年流域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以及羊湖水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45年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25oC/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增温主要表现在秋、冬季。近25年,流域平均降水量除冬季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各季节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11.4 ̄30.0mm/10a,夏季增幅最大;年降水量以54.2mm/10a的速率明显增加。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除夏季外,其他3季表现为逐年代增温趋势。在夏季,降水量除80年代偏少外,其他3个年代偏多;而冬季相反,80年代降水偏多,其他3个年代偏少。流域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年出现过3次,且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降水多异常年份。自1997年发电以来,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流域平均降水量达409.7mm,明显高于平衡降水量,水位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增多、日照减少,以及气温明显升高、冰雪融水增加是造成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
- 杜军胡军唐述君鲍建华拉巴
-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近25年雅鲁藏布江中游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被引量:26
- 2008年
-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中游1981~2005年14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西藏雅江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流域绝大部分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109.92mm,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2℃/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23℃/10 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少(-0.29℃/10 a)。因此,雅江中游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年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减小和降水量的增加在蒸发量减少趋势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 杜军胡军刘依兰鲍建华拉巴
- 关键词:气候变化蒸发皿蒸发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 藏北牧区牲畜掉膘期温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西藏那曲地区1971—2005年日平均气温≤-5℃的初终日、持续时间及期间的负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近35a来藏北牧区牲畜掉膘期及期间温度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藏北各牧区牲畜掉膘期开始日均呈现推迟趋势,平均推迟2.1~4.9d/10a;终日变化不显著;掉膘期持续时间均呈现缩短趋势。掉膘期间各牧区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5℃的负积温为减少趋势。掉膘期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掉膘持续时间短,有利于牧业生产。
- 杜军胡军廖健拉巴杨勇
- 关键词:温度负积温气候倾向率
- 西藏地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被引量:47
- 2007年
- 利用1971-2005年西藏10个站的0.8m、1.6m和3.2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35年西藏年、季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0.8m年平均地温在西藏东部的林芝、昌都呈现为下降趋势,其他各站以0.19~0.81oC/10a的速率升高;有5个站的1.6m年平均地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20~0.60oC/10a;3.2m年平均地温6个站均表现为升高趋势,为0.13~0.52oC/10a,以拉萨升温率最大。在0.8m处,①大部分站点季平均地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西藏西部、南部以夏季升幅最大,特别是狮泉河达1.61oC/10a;北部以冬季增温最突出。东部地区四分之三的季平均地温呈降温趋势。②大部分站点年平均地温呈逐年代升高趋势,而昌都表现为逐年代降低趋势。③狮泉河春、夏季平均地温分别在1996年和1983年发生了气候突变;拉萨和日喀则年、季平均地温发生的气候突变是从一个相对偏冷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暖期,前者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者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而林芝1993年夏、秋季出现的气候突变是从一个相对偏暖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冷期。④西藏西部年、季平均地温以异常偏高年份居多,且发生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前5年;南部年、季平均地温均为异常偏高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部年、季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年均出现在21世纪前5年,异常偏低年份以20世纪80年代居多;东部年平均地温以异常偏低年为主。青藏铁路沿线西藏境内测站最大冻土深度以-4.5~-25.4cm/10a的速率呈显著减小趋势,安多减幅最大。
- 胡军杜军边多左慧林格桑杨勇
- 关键词:地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表湿润状况的趋势分析被引量:31
- 2006年
- 利用1961—2000年雅鲁藏布江中游4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得出最大潜在蒸散,进而得到地表湿润指数,分析了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季节性差异,并讨论了它与降水、气温的联系。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季、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前20年呈减少趋势,后20年则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20世纪60至80年代初,地表为变干趋势;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降水量增加,最大潜在蒸散显著减小,地表呈变湿趋势。60年代为冷湿型,90年代为暖湿型。
- 杜军胡军陈华索朗欧珠
- 关键词:地表湿润指数气候变化
-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9
- 2008年
- 根据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Thom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Pv),分析Pv的变化趋势,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Pv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Pv呈二次项曲线变化趋势,前22年(1961~1982)表现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76.0kg/(hm^2·10a),1983年以来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682.6kg/(hm^2·10a)。20世纪60年代流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Pv为正距平;80年代多干旱少雨年,Pv最低,为过去40年最低的10年;90年代雨水偏多,气温偏高,气候“暖湿”,植物干物质积累多,Pv达到最高。“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有利,平均增产11.62%,而“冷干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不利,平均减产12.13%。未来“暖湿型”气候趋势,Pv将有不同程度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 杜军胡军周保琴刘依兰左慧林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近50年拉萨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8
- 2007年
-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拉萨1953~2005年的年、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0年来拉萨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每10年27.6h倾向率减少,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增大,主要表现在夏、秋季。20世纪50~80年代年日照时数均为正距平,90年代以负距平为其主要的年际变化特征;90年代夏季日照明显偏少,60年代冬季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90年代末出现异常偏少年,夏季日照时数仅在2000年出现了异常偏少现象,而冬季日照时数多异常年份,主要发生在50年代。年平均总云量减少趋势明显,低云量下降趋势显著。
- 杜军周明君罗布次仁次仁德吉路红亚
- 关键词:日照时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西藏近3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6
- 2007年
-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25个站1971~2005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对日照有影响的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5年西藏年日照时数表现为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4.1h。除冬季变化不大外,其它各季均为减少趋势,特别是近25年,夏、秋季日照时数减幅加大,年日照时数减少明显。西藏20世纪70年代春、夏季日照充足,秋、冬季日照偏少;80年代季日照时数均为正距平,以秋季最为明显;90年代与80年代截然相反,季日照时数均偏少,尤其是夏季。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年份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而异常偏少年份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阿里地区年、季日照时数的显著增加与总云量的显著减少、降水量减少有关,其它大部分站点年、季日照时数显著下降与大气水汽压的增加关系密切。
- 杜军边多胡军廖健周明君
- 关键词: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水汽压云量